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3篇
  免费   246篇
  国内免费   258篇
测绘学   549篇
大气科学   135篇
地球物理   228篇
地质学   766篇
海洋学   178篇
天文学   224篇
综合类   159篇
自然地理   108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94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114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95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88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71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2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利用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二维面对称分档云模式(two-dimensional slab-symmetric detailed spectral bin microphysical model of Tel Aviv University),对2016年9月4日16:00(北京时)前后我国华东地区的一次暖性浅对流云降水过程进行模拟,模式模拟的强回波中心高度和最大回波强度范围与观测基本一致。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小于1 μm的吸湿性核的播撒减雨试验,分别考虑了不同播撒时间、不同播撒高度以及不同播撒剂量的敏感性测试。结果表明:在云的发展阶段早期播撒能起到更好的减雨效果,播撒时间越早对大粒子生长过程的抑制作用越强,随着播撒时间向后推移,受抑制作用最显著的粒径段向小粒径端偏移;在云中心过饱和度大的区域下方进行播撒,减雨效果更加明显,当播撒剂量为350 cm-3时,地面累积降水量减少率可达23.3%;另外,随着播撒剂量的增加,减雨效果更加显著,甚至能达到消雨的效果。因此,在暖性浅对流云中合理地播撒小于1 μm的吸湿性核能达到较好的减雨或消雨效果。  相似文献   
92.
略谈我国核废物岩盐处置的前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93.
铀成矿作用、核废物地球化学处置与吸附作用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景廉 《铀矿地质》1989,5(3):158-163
在不同类型的工业铀矿床的矿石中,吸附状态的铀占了很大的比重,铁钛氢氧化物、硅胶、粘土、有机质等是常见的主要吸附剂。本文利用朗缪尔等温式、弗仑德里奇等温式、D-R等温式,讨论了粘土矿物(主要是高岭土、蒙脱石)对溶液中铀的吸附作用,对吸附作用在铀成矿作用、核废物处置中的意义作了详细的讨论,认为吸附作用是一种重要的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94.
本文提出一种既可用于从图象上提取具有某种用途的一维边缘,又可用于提取具有多种用途的二维边缘的序贯一维型边缘检测新算法。由于构成该算法重要组成部分的基础算子的作用,以及将二维问题化为一维问题求解而使其明显具有简单,快速、有效的特点。该算法还具有Abdou等所建议的边缘检测算子应具有的两个特性。  相似文献   
95.
通过对自然光3年的逐日观测表明,一定照度的光时受天气状况影响发生明显变化,晴天光时长、阴雨天光时短,低温伴随着短光时。武汉地区光照度(E)大于50lx,光时大于13h 45min的持续时间是6月 ̄8月1日,该时段内基本可满足光敏核不育的光照条件。  相似文献   
96.
核废物处置试验场环境地质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国外核废物处理试验场有关环境地质研究现状与进展。据核废物的放射性不同,目前或未来处置的方式不一样:中-低放射性废物(ILW-LLW)一般采用浅层处置,多置于粘土层或沉积岩层中;高放射性废物(HLW)一般通过竖井或平巷处置于深部的花岗岩或岩盐中。根据母岩的类别不同,本文分花岗岩、岩盐、粘土及其它四部分,对不同的试验场的研究计划、内容、方法、进展等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97.
本文介绍了能够有效地揭示复合变量的随机性变化和规律性变化的相关性及其空间变化特征的杨赤中滤波,通过对复合变量的观测序列的逐遍杨赤中滤波,可自动建立起估值核函数,以实现对未知域的最小二乘推估。这一建模方法适用于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98.
西沙永兴岛西南季风期大气中Cl^—和SO4^=核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吴兑  毛伟康 《热带气象》1990,6(4):357-364
  相似文献   
99.
凡有核设施的国家都会产生核废物.由于核废物具有一定的毒性,所以国际上对核废物的地质分量研究极为关注,这也是第28届国际地质大会讨论的热点之一.本文就是根据这次大会的有关论文编写的,并按下列6部分作了简要的介绍:核废物地质处置研究概况,处置库场地预选,预选场地的水文地质研究,核素迁移,场地的特性评价和安全评价.文中侧重介绍了核废物地质分量研究中的一些新思想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0.
矿物微区元素分布分析研究:核探针的地学应用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朱节清  王毅民 《岩矿测试》1991,10(4):262-266
本文简介了研究矿物微区元素分布特征的新方法——扫描核探针,展示了用核探针研究矿物样品所获得的部分结果(元素分布图和能谱),并展望了它在我国地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