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2篇
  免费   194篇
  国内免费   214篇
测绘学   532篇
大气科学   70篇
地球物理   112篇
地质学   734篇
海洋学   278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106篇
自然地理   157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106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96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首先对计算机地图制图与出版一体化的状况进行了概要论述。在对目前国内常用的两种一体化地图制图信息系统讨论后,重点点对通用CAD软件应用于彩色地图编制与出版进行了研究,总结出用一般CAD软件(非专用出版软件)进行彩色地图编制与出版应解决的3个关键性的共性问题:层控制、颜色模式及PS输出。并以通用CAD软件-MicroStation95为例详细说明用该软件进行彩色地图编制与出版的3个共性问题的解决,并用实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992.
刘红涛 《岩石学报》2001,17(3):337-351
在东昆仑北部的祁漫塔格山地区发育一套晚三叠世陆相火山岩,这套火山岩主要由英安-流纹质熔岩和火山碎屑岩构成,并含有少量的玄武安山岩和安山岩夹层,岩石组合类似于消减带之上的玄武岩-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组合,其岩相特征与安第斯火山岩带发育的“灰流凝灰岩”组合基本一致,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它属于典型的钙碱系列岩石(CA=59),并具有富钾特点;以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为重要特征,具有稀土总量较高(REE=151.26-288.43ug/g),轻稀土富集(LaCN/YbCN=8.42-21.77)和轻微-中等程度的负铕异常(Eu=0.25-0.82)的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元素配分图谱,根据上述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并结合其发育的区域地质条件,认为这套火山岩类似于中安第斯的弧火山岩,其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应活动大陆边缘,采集于火山岩东,西两个剖面中的两组同位素测年样品,获得的全岩Rb-Sr等时线年龄分别为208Ma和222Ma,指示火山岩的喷发时代相当于晚三叠世晚期(印支晚期)。根据同位素测年样品的地理分布,推断该期火山活动在西部喷发较早,东部则相对较晚。由于这套火山岩发育在昆仑造山带北侧与塔里木陆块的接合部位的祁浸塔格山地区,因而推断在印支晚期昆仑洋壳曾经向塔里木陆声发生过强烈的B消减事件,导致在塔里木陆块南缘发育大规模弧岩浆活动;本研究认为,这套陆相火山岩与本区的同时代(或稍晚)花岗岩类共同构成了塔里木陆块南缘的印支期弧岩浆带。  相似文献   
993.
主要讨论宇宙射线成因核素10Be(T 1/2= 1.5Ma)在大洋边缘海洋学尤其是中国近海海洋研究中的应用。在过去的近20年中,在中国开展的10Be研究在黄土堆积年龄及地层对比方面获得了诸多成果,但在海洋方面的应用研究距国际水平仍有一定的差距,尚需进一步加强。综述了海洋环境中10Be作为一个地球化学示踪剂的研究现状,着重介绍10Be在中国东部海域的收支平衡模式以及讨论10Be在太平洋西部边缘海及岛弧地区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4.
塔里木盆地中部地区中-晚奥陶世碳酸盐陆棚边缘相带中发育4期明显的准同生期大气淡水溶蚀作用和4个旋回的大气成岩透镜体,分别见于不同旋回的礁滩沉积序列顶部,厚度一般为15~50 m,在横穿陆棚边缘相带方向上最大延伸范围可达6~8 km宽.在大气成岩透镜体中-上部发育的厚度几米至20余米的透镜状孔隙层,是目前塔中Ⅰ号断裂构造带中-上奥陶统灰岩孔隙型、裂缝-孔隙型储层和油气藏的主要发育层位.它们在纵向剖面上呈2~4层发育,区域上分布范围广,研究其发育分布特征有重要的勘探意义.  相似文献   
995.
丁焕峰  陈烈 《山地学报》2002,20(3):307-312
大城市边缘山地旅游对大城市居民有很大的吸引力,大城市边缘山地旅游系统的提出是为了增强山地旅游的竞争优势,实现山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对大城市边缘山地旅游创新系统的内涵及其构成进行了阐述,同时对相关的几个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96.
997.
龙门山造山带崛起和川西陆前盆地沉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从沉积环境、地层古生物来研究龙门山造山带晚三叠世早期以前的组成及地史发展,从同位素地球化学来研究印支期—燕山期的地质热事件,从遥感地质和构造地质来研究变形特征,从重磁电各种物探资料综合解释来研究深部地壳结构,最后得出龙门山造山带岩石圈演化的动力学模式——多层次、多阶段、深层控制浅层变形的陆内俯冲模式,它不同于国内外许多学者对龙门山造山带演化模式的认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C-型(中国型)俯冲造山模式。这个模式的建立不仅具有发展中国陆内构造的理论意义,并将对龙门山造山带寻找金属矿产和扩大川西陆前盆地油气资源有实际指导意义,还将为研究龙门山区南北地震带和青藏高原东部隆起的成因机制提供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998.
本文以板块运动观点,综合四川盆地西部地区的沉积、构造、地热特征,对四川盆地西部边缘地区油气形成条件作了分析论证,认为该区具有良好的油气前景。通过对火井背斜的实践,指出本区的油气层以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中深层油气)为主,二叠系下统(深层气)为次,侏罗系沙溪店组局部也有浅层气。  相似文献   
999.
东秦岭-桐柏-大别山碰撞造山带北部早古生代变质火山岩系具有与大洋拉斑玄武岩相似的岩石学、岩石化学及微量元素特征,与镁铁质、超镁铁质岩块、辉绿岩墙群以及变质的沉积岩断片共同构成蛇绿混杂岩带。它们原来形成在华北断块南部大陆边缘的早古生代边缘海盆地的洋壳上。这个边缘海盆地的产生与华南洋壳海域岩石圈断块在晚前寒武纪时期向北俯冲有关,是震旦纪古边缘海继续扩张的结果。在加里东末期到海西早期,扬子断块与华北断块发生碰撞,边缘海闭合。  相似文献   
1000.
青藏高原北、东边缘第四纪构造应力场演化特征   总被引:24,自引:5,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由断层滑动资料确定的第四纪构造应力场和晚第三纪以来的地壳形变分析结果,较好地解释了青藏高原北、东边缘自中新世中晚期以来的地壳动力学演化特征:在中新世中晚期至早更新世末期,青藏高原北、东边缘主要受来自印度板块碰撞青藏块体产生的垂直块体边界方向的挤压,在高原周缘主要形成逆断裂.构造应力场以逆断型为主;早更新世末期以后,印度板块继续向北推挤,高原内部挤压变形增大.与此同时,在高原东侧边缘形成北西-南东方向的引张,构成了高原东部块体向东、南东方向滑移的有利条件,从而导致了高原周边一系列断层由逆冲改变为走滑,构造应力场以走滑型为主.其最大主压应力方向相对早期构造应力场发生了一个顺时针方向的旋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