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文章总结了大城市边缘地区休闲度假旅游待开发的小城镇的一般特点,分析了其旅游开发所面临的产业转移与旅游发展矛盾、旅游资源品质、旅游基础等几个问题,提出相应的“二元转换”、“向心系统”、旅游资源与形象塑造互动进行、与旅游相适应的城区建设等开发思路,并以高明市场梅镇为例进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2.
文章总结了大城市边缘地区休闲度假旅游待开发的小城镇的一般特点,分析了其旅游开发所面临的产业转移与旅游发展矛盾、旅游资源品质、旅游基础等几个问题,提出相应的 "二元转换”、"向心系统”、旅游资源与形象塑造互动进行、与旅游相适应的城区建设等开发思路,并以高明市杨梅镇为例进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3.
为了协助政府或企业对中部大城市港台游市场的预测、营销与管理,也为了验证人们对多个目的地旅游意象的差异是否导致他们对这些目的地旅游意愿的差异,文章以南昌市为例,分析、比较了中部大城市居民对港台两地的旅游意象和旅游意愿。对598位无港台旅游经历南昌市民的调查表明:香港的旅游意象优势多于台湾,就总体而言市民对香港的旅游意愿也显著强于台湾;市民对港台两地的旅游意愿和选择偏好均存在显著的群体分异。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香港的多数旅游意象优势、劣势因子显著影响市民在港台两地中偏好香港的概率。这就从潜在游客角度证实了目的地之间旅游意象差异与旅游意愿差异的因果联系。香港、台湾应重视对中部大城市旅游市场的开拓,但两地的具体策略应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4.
基于系统学理论,构建区域旅游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将区域旅游创新系统分为创新能力系统和创新效率系统,采用离差算法,对广东省2007—2008年、2012—2013年、2017—2018年3个节点数据进行测算,分析各地市旅游子系统的创新协调水平,揭示出区域旅游创新协调能力“时间上波动、空间上差异”的时空特征。将广东省创新变化型城市分为四大类,发现旅游创新系统是自我调整和优化的系统,该系统能力子系统和效率子系统协调共生,系统协调值的时空变化符合“中心-边缘”的空间衰减规律和经济周期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5.
旅游供给与需求的空间关系研究   总被引:80,自引:4,他引:80  
牛亚菲 《地理学报》1996,51(1):80-87
本文研究旅游供给与旅游需求的地域分布规律和空间联系特征,提出了旅游供给与需求的空间模式以及二者之间的动态平衡关系。并根据我国旅游供需分布特点,以大城市为中心,分析了不同地域旅游供需关系。  相似文献   

6.
北方中小滨海城市旅游发展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北方中小滨海城市为研究对象,比较了其作为旅游城市同南方滨海城市在城市景观、适宜旅游期和旅游市场等方面的不同之处,分析了其与大城市相比在旅游发展方面存在的一系列制约因素,认为,北方中小滨海城市的资源和市场条件较好,接待和推广条件不足。  相似文献   

7.
我国山地旅游资源特征及可持续开发利用对策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山地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我国山地旅游资源的特色鲜明,不仅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开发利用潜力巨大,而且大部分山地既是风景区,叉是自然保护区,是开展各种旅游与科考活动的极佳场所。长期困扰我国山地旅游资源开发的主要问题是资金投入不足、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落后、管理混乱。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已加大对山地旅游资源开发规划和管理整顿的力度,促使山地旅游资源开发逐步迈上科学、和谐发展的轨道,其特有的价值和经济效益得到初步体现。文章在分析我国山地旅游资源特征、开发优势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山地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8.
山地文化旅游影响游客在目的地的行为与时间感,会对目的地客流分布产生影响。已有研究证实山地文化旅游会削弱客流的自然季节性波动,但其对客流多时间尺度波动的影响仍有待进一步厘清。本研究以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重遗产地泰山为案例地,以景区智慧系统大数据为主要数据来源,从月际、日际、日内三个时间尺度比较徒步登高、朝山进香、极顶观日三类典型的山地文化旅游活动客群与景区整体客流的时间分布差异,揭示山地文化旅游对目的地客流时间分布规律的影响。研究发现:(1)山地文化旅游平缓了景区客流的季节性波动,其中徒步登高决定季节性分布的基本趋势,朝山进香、极顶观日在此基础上产生叠加效应,朝山进香催生反淡季的旺季分布,极顶观日平衡淡旺季差距。(2)山地文化旅游调节了景区客流的日际波动,其中徒步登高影响平均水平,朝山进香影响峰值水平,徒步登高与极顶观日有助于降低差距水平。(3)山地文化旅游打破了景区客流的“朝发夕返”自然节律,其中徒步登高、朝山进香共同构成景区客流日内分布的日间高峰,极顶观日促成了景区客流日内分布的夜间高峰。本研究结论对文化和旅游融合背景下的山地景区管理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银元  李晓琴 《热带地理》2012,32(6):676-682
从旅游业态角度出发,回顾了山地旅游业态研究情况,界定了山地旅游业态的概念,归纳出山地旅游业态的五大构成因素,即山地旅游资源(R)、市场需求(M)、生态限制(E)、产业技术(I)和利益主体(A),探讨了各因素的主要构成和现实载体,并依据其在山地旅游业态规划中的不同作用,将其划分为积极型、消极型和灵活型三大类.并以贡嘎山风景名胜区为例,进行山地旅游业态规划的实证研究,将贡嘎山全域划分为综合旅游区域(东坡)、配套旅游区域(西北坡、西坡)和科考区域(西南坡、东南坡)三大区,对贡嘎山旅游业态进行了影响因子分析和业态规划.  相似文献   

10.
大城市边缘区人居环境系统演变规律——以广州市为例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祁新华  程煜  陈烈  朱宇 《地理研究》2008,27(2):421-430
文章以广州市为例,揭示了大城市边缘区人居环境系统的演变规律:首先,人居环境系统演变过程可以划分为初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各阶段在城市化水平、经济发展状况、基础设施建设、社区形态、景观类型、土地利用等方面都呈现出显著的特征;其次,提出了人居环境容量概念,并借助于GIS空间分析方法,发现边缘区人口密度不断地增加,人居环境容量逐步趋于饱和;第三,大城市边缘区人居环境演变呈现出不均衡的周期性变化。在此基础上,借鉴Verhulst逻辑斯蒂方程与复合生态系统的动力学机制,构建了大城市边缘区人居环境演变的阶段性、生命周期与可持续发展模型。揭示大城市边缘区人居环境系统演变的规律,可为大城市边缘区人居环境系统优化调控提供理论依据,充实人居环境科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1.
旅游山地灾害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胡文海  胡来林 《山地学报》2000,18(6):576-579
旅游山地具有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其灾害种类和特点亦具有独特性,通过分析旅游山地的灾害类型,找出其特征和规律,提出减灾,防灾对策,对减少旅游山地经济损失,促进旅游业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论山地开发与旅游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结合山地特殊的旅游资源与山地环境,分析了山地区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特征,将旅游开发的优势与传统产业进行了对比,提出山地区旅游发展程式、应该遵循的原则、开发以生态旅游为主的旅游活动,同时还应该强调旅游开发过程中的道德、科技等保障措施,以维护山地经济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从山岳旅游地形成和发展、管理与制度、旅游景观、旅游影响、旅游者行为与旅游市场、旅游开发与规划、旅游环境与生态旅游7方面对山岳旅游地研究进行综述。利用定量评价法分析载文所反映的名山研究影响力,其具有层次性、区域性、不平衡性特征;分析山岳旅游地研究存在的局限性,并从研究队伍、研究理论和方法、研究数据、研究方向4方面展望未来山岳旅游地研究。  相似文献   

14.
Tourism is often considered as one of the dynamic conservation and adaptive management approaches in Agricultural Heritage Sites. It has been over 15 years since the GIAHS programme was initiated in China, and tourism developed quickly in the Agricultural Heritage Sites, to some extent because many researchers consider tourism as a significant engine of the local economy. However, this is contrary to the original intention of agricultural heritage tourism as it was proposed in the first place. Apparently, there are some overt problems during the tourism development process, which are mainly as follows: Some threats to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 are ubiquitous; The tourism development mode in Agricultural Heritage Sites is questionable; Community involvement is difficult to implement; And the negative environmental impacts are easy to overlook. Under the context of global development, the UNWTO sustainable tourism criteria provide some guidance for agricultural heritage tourism. Based on the Global Sustainable Tourism Criteria, combined with previous survey experiences and related research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tourism sustainability of all the 15 GIAHS sites in China, and explores the current sustainable tourism development level. On this basis, an agricultural heritage sustainable tourism development framework was built in an attempt to find the road to sustainability for agricultural heritage tourism. The framework in the global and local contexts is trying to connect all the important elements related to agricultural heritage tourism according to the UNWTO sustainable tourism criteria.  相似文献   

15.
Mountain glaciers have an obvious location advantage and tourist market condition over polar and high latitude glaciers. Due to the enormous economic benefit and heritage value, some mountain glaciers will always receive higher attention from commercial media, government departments and mountain tourists in China and abroad. At present, more than 100 glaciers have been developed successfully as famous tourist destinations all over the world. However, global climate change seriously affects mountain glaciers and its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accelerated retreat trend, natural and cultural landscapes of some glaciers will be weakened, even disappear in the future. Climate change will also inevitably affect mountain ecosystems, and tourism routes under ice and glacier experience activities in these ecosystems. Simultaneously, the disappearance of mountain glaciers will also lead to a clear reduction of tourism and local economic benefits. Based on these reasons, this paper took Mt. Yulong Snow scenic area as an example and analyzed the retreat trend of a typical glacier. We then put forward some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response mechanisms and adaptation models based on climate change in order to help futur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mountain glacier tourism.  相似文献   

16.
基于全域旅游和“旅游+”的产业实践,通过分析已有的产业链、旅游产业链和旅游产业融合理论,提出产业链旅游概念。通过理论演绎和典型案例实证分析阐释了产业链旅游的内涵特征和发生发展规律。研究发现:产业链旅游的概念涵盖了旅游赋能的价值链、产旅融合的企业链、旅游者体验的供需链以及线路可达的空间链等独特内涵;产业链旅游从母产业依附性、链型体验性和多元创新性方面区别于传统旅游;产业链旅游的产生发展是产业内生发展诉求、创新旅游发展理念、链性耦合组织和技术、知识与制度革新共同作用的结果。本研究既是对产业实践发展中涌现出的新业态、新现象的科学认知和概念抽象,也是对旅游产业链和旅游产业融合等理论的有益梳理和辨析拓展,尝试为业界和学界提供了一个更为科学地从整体性把握新的旅游发展规律、参与旅游产业实践的新视角,希冀为新时代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7.
依据思想库理论及中国旅游业研究机构现状,可以看出旅游企业思想库是旅游业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为旅游业、旅游企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的研究机构,旅游企业思想库应从筹资机制、思想生产机制、人才机制、管理机制、检验机制等5个方面进行具体构建。在运营过程中,旅游企业思想库应注意研究数据来源的权威性、研究范围的广域性、研究过程的保密性等一些问题,充分发挥“智囊”作用,帮助旅游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湿地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湿地以其独具特色的自然和文化景观为湿地旅游提供了有利条件。本文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湿地旅游这一概念,分析了湿地旅游发展与湿地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针对湿地生物多样性、景观多样性、文化多样性等特点对湿地的旅游价值作了进一步的探讨,提出了湿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9.
刘锋 《地理科学进展》2000,19(3):237-243
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对旅游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必须寻找一些新的有效形式和方法使规划过程具有可持续性和可操作性。旅游系统规划途径即是朝这一方向所做的努力。本文指出旅游规划实质上是旅游系统规划 :规划必须考虑整个旅游系统的运行 ,着眼于规划对象的整体优化 ,要从社会、经济和自然的各层面和整体上来考虑。文章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 ,简要阐述了旅游系统规划的总体思想模型、系统规划要素和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20.
滑雪度假旅游成为欧美山地旅游开发的主要形式。近十几年来,山地滑雪旅游在中国迅速发展,并成为东北一些地方旅游产品的主打品牌。本文从滑雪旅游开发布局影响因素研究出发,通过对中国滑雪旅游市场的需求与供给这对矛盾的全面分析,对照发达国家的滑雪旅游开展状况,总结出中国目前比较缺乏中高端的旅游滑雪场所。据此,作者提出内蒙古应以发展中高端滑雪旅游作为切入点,以阿尔山国际滑雪场为主,建立山地型滑雪网络和滑雪天堂的旅游形象。这些重要结论,对内蒙古发展冰雪旅游业、突破冬季无旅游、延长旅游季节性等方面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