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28篇
  免费   665篇
  国内免费   743篇
测绘学   1603篇
大气科学   1317篇
地球物理   474篇
地质学   783篇
海洋学   637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264篇
自然地理   554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61篇
  2022年   169篇
  2021年   159篇
  2020年   152篇
  2019年   193篇
  2018年   139篇
  2017年   179篇
  2016年   133篇
  2015年   177篇
  2014年   261篇
  2013年   228篇
  2012年   259篇
  2011年   207篇
  2010年   198篇
  2009年   247篇
  2008年   224篇
  2007年   226篇
  2006年   185篇
  2005年   187篇
  2004年   142篇
  2003年   206篇
  2002年   201篇
  2001年   145篇
  2000年   129篇
  1999年   105篇
  1998年   94篇
  1997年   131篇
  1996年   92篇
  1995年   95篇
  1994年   103篇
  1993年   98篇
  1992年   91篇
  1991年   55篇
  1990年   50篇
  1989年   62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0篇
  1985年   6篇
  1982年   4篇
  1966年   4篇
  1957年   4篇
  1948年   8篇
  1946年   8篇
  1945年   3篇
  1944年   3篇
  1943年   4篇
  1942年   5篇
  1941年   8篇
  193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21.
卢美  严俊 《海洋预报》2003,20(2):15-23
本文对2002第16号台风“森拉克”的风暴潮灾害过程做了回顾,总结预报经验,分析本次过程浙江沿海各岸段风暴潮特征及成因,提出特殊河口、湾口地形的风暴增水和天文潮相互作用的问题。预报实践证明,及时地根据最新的气象预报和实况观测资料来调整潮位和风暴增水预报值是本次风暴潮预报取得成功的关键。预报和实况的对比结果说明,本次对浙江沿岸各岸段的增水和高潮的过程预报是及时、准确的。台风在登陆前几个小时移动速度突然急剧加快,是本次风暴高潮位预报出现误差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2.
地形坡度对多金属结核分布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选取我国东太平洋多金属结核开辟区内的一个区域作为研究区,利用人工神经网络中应用最为广泛的BP网络,建立控制多金属结核分布的地质因素与多金属结核分布之间的映射关系,探讨地形坡度对多金属结核分布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在经度、纬度、水深、坡度四个因素中,坡度对结核分布影响程度最大;多金属结核主要分布于坡度小于5°的地方;当坡度小于5°时,丰度与地形坡度呈正相关,品位与地形坡度呈负相关,丰度与品位呈负相关;品位与坡度似呈指数关系,坡度增大,品位降低.  相似文献   
23.
地形和流同时影响下波向线的数值计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提出一种同时考虑地形和均匀流影响的波向线数值解法及其具体的计算步骤。作为例子,对一种理想的简单地形作了数值计算并绘出波向线图.计算结果表明.流对波浪折射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24.
以2005年严重影响我国的登陆台风Haitang为研究对象,在用MM5模式成功模拟台风登陆前后路径、强度、降水以及结构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地形敏感性试验,分析了地形对台风的影响及其机理。结果表明:台风在经过台湾及其后在福建登陆期间的异常路径是地形诱生低压发生发展的结果;在降水强度上东部沿海特殊地形对台风北侧东南气流的辐合抬升使得暴雨增幅度1倍以上;地形对台风强度也有一定影响,约为4~5hPa。通过对有无地形影响时台风结构的比较发现地形影响主要在低层,使得高度场分裂两个中心,低层台风主体受山脉阻挡在位置上落后于高层。分析还发现台风登陆前夕移动方向西侧相当位温向西倾斜也可能与地形有关。  相似文献   
25.
本文介绍了南极中山锚地的选择条件,勘测实施过程及水文、气象特点,并对测量区域作了分析研究与评价,科学地确定了适合科考船抛锚的锚地,致使“雪龙”船首次在中山锚地抛锚试抛成功,结束了中山站附近海域无锚地的历史。  相似文献   
26.
冲绳海槽海底地形的补偿模式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区域补偿模式和实验均衡理论出发,利用重力和地形资料计算了冲绳海槽的均衡响应函数,结果表明:冲绳海槽南段弹性板有效厚度和补偿深度明显大于中段,结合其它地质地球物理资料解释认为,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是南,中两段岩石圈温度和补偿机制的不同所致。  相似文献   
27.
将大气和海洋中f-平面上中尺度地形的扰动问题统一起来作为一个地球物理流体力学问题,应用涡度、能量和经圈动量守恒条件,将原来高度非线性方程变成一个二阶椭园型非线性方程,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大气中的过山运动和海洋中的沿岸上升流,给出了与观测接近的模拟结果以及运动过程对内部物理参数和外界条件的敏感性分析。所提方法可供进一步的动力学分析和数值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28.
长江口深水航道数学模型信息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GIS二次开发软件ArcView,完成数学模拟所需的计算网格生成及线边界法中地形数据提取的优化。集成ArcView、Visual Basic及长江口潮流数学模型,实现了数值模拟计算成果的三维可视化及实时互动的动态演示。所开发的长江口数学模型信息系统能根据整治工程需要,提交各类工程数据库。  相似文献   
29.
青岛海陆风三维结构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采用 1个陡地形影响修正的三维中尺度流体静力的气象学模式 ,对青岛地区海陆风的日变化规律和三维结构进行了较细致的分析。结果显示 ,青岛有多支海陆风存在 ,且每支海陆风出现的时间、强度和向内陆伸展的距离有很大的不同。这其中沿岸山地的机械和热力作用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观测站 ,模拟结果和实测资料等方面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30.
舟山马岙峡道的水文泥沙特性和峡道效应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根据舟山本岛北部马岙峡道实测水文泥沙资料和沉积物采样分析结果以及对马岙岸段岸滩的现场踏勘结果,分析了马岙峡道的水文泥沙特性及其峡道效应。文章认为,受峡道地形限制,马岙岸段水流呈现显著的往复流特性,潮流流速较强,水体含沙量较低,泥沙淤积较弱,岸滩处于冲淤平衡状态;受峡道内涨落潮流分流和汇流的共同作用,马岙小泥糊礁附近发育水下沙嘴,该沙嘴是以落潮流作用为主形成的浅滩,受涨潮流改造而形成的,并将在涨落潮流作用下逐渐增长,形成连岛沙嘴,使小泥糊礁附近岸线发展成弧形岸线,并达成新的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