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6篇
测绘学   16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27篇
海洋学   38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设计了一种适合自动气象站常规传感器现场检测的系统,主要介绍了传感器信号采集电路和基于测试数据分析的传感器故障判断方法。在温度、湿度和气压传感器的测试中引入经实验室检定的传感器作为标准器,与待测传感器在同环境下同步测试,经统计学分析实现待测传感器的4种工作状态自动分类;分析风向传感器输出格雷码的码位关系,设计9个不同于计量检定规程的特定测试方位,实现对全部输出码位的检测;在风速和雨量传感器的现场检测中模拟实验室检定流程,达到准实验室检定效果。该成果已应用于广东省气象装备一线保障中,性能稳定,满足保障业务需求。  相似文献   
52.
阐述了一种海洋生物调查数据快速检核方法,以齐全性、规范性和准确性为检核内容,探讨了生物调查数据检核流程和实现方法,并以浮游植物数据检核为例进行案例分析。该方法对海洋生物种名称中存在的书写不规范、同物异名、错别字、中文名或拉丁名缺失、拼写错误等问题,实现了快速检核和批量修正,其结果对规范生物数据格式、提高物种中文名和拉丁名准确率、提高生物调查数据质量,对海洋生物数据质量控制和海洋科学研究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3.
中国海洋生物多样性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目前,生物多样性科研管理被视作行政管理的一个部分,主要采用课题负责制,以科研项目为单位进行统一管理。该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科研管理的专业需求,造成了海洋生物多样性科研管理的不连续性,不仅不利于科研人员把握生物多样性的研究现状,更不利于科研材料、数据和成果的后续利用及延续。文章将生物多样性科研管理的内容分为项目进程资料、数据资料、图像资料、样品及标本、成果资料,对每部分的内容和管理方法进行了阐述。建议建立一个以生物多样性专业为单位的科研管理队伍、管理机制和管理系统,通过管理系统存储和管理本研究队伍中现行和历史的各项目的项目进程资料、图像、数据、样品及标本、成果资料,打破单一科研项目的束缚,实现海洋生物多样性科研的横向、纵向全覆盖管理,并实现科研团队的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54.
长江、黄河水沙特征初步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江、黄河为我国最大的两条河流,也是世界上很有特色的大河。其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从南、北两边向东流经我国三大地貌类型区,分别流入东海和渤海,流域面积广阔,携带了巨量的水、沙和营养盐类,在河口地区形成了巨大的三角洲,其邻近海域则形成了高生产力的海洋生态环境。因此,两大河流的年径流量、输沙量及其变化对长江、黄河三角洲区和邻近海域的地质地貌特征与生态环境等有极为重要的影响,且是我国陆海相互作用过程中极为重要的环节。由于长江、黄河流域气候条件、下垫面物质组成、流域地质地貌特征、河流入海口位置、海区自然条件以及人类活动影响的差异,使两大河的水沙特征在入海口的造陆速率等方面均有很大的差异。为了进一步了解长江和黄河水沙物质输运及其变化特征,作者选取距长江口门624km,潮区界附近的大通站作为长江干流水沙变化特征的代表,黄河则选用下游利津站作为黄河干流水沙变化特征的代表,将其水沙特征进行对比、分析,为今后研究该地区陆海相互作用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55.
以肌动球蛋白的盐溶性、肌原纤维蛋白 ATPase活性以及肌原纤维蛋白的巯基含量为指标 ,研究了鲫鱼 ( Carassius auratus)肌原纤维蛋白在 - 10℃ ,- 2 0℃ ,- 30℃和 - 4 0℃下冻藏时的变性情况。结果表明 ,在不同温度下冻藏时 ,鲫鱼肌动球蛋白的盐溶性、肌原纤维蛋白的 ATPase活性以及巯基含量随着冻藏时间的延长 ,均呈下降趋势。且鲫鱼蛋白质的变性速度在不同冻藏温度下的差异是极其显著的 ( P<0 .0 1)。冻藏温度越低 ,变性越缓慢。  相似文献   
56.
针对传统优化模型难以将土地利用数量结构与空间布局优化有效统一的问题,本文提出基于混合蛙跳算法的土地利用优化模型,以地理栅格为基本操作单元,引入首尾排序分组、智能学习算子与变异算子改进算法,实现土地利用空间格局优化。以重庆市渝北区2016年的土地利用数据对2030年土地利用空间格局进行优化,优化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2.012×10~9元,优化后为2.099×10~9元,区域经济总产出优化前为1.263×1011元,优化后为2.148×1011元,土地利用集约度优化前为0.654,优化后为0.812,增长幅度分别为4.3%、70.1%、26.3%。研究表明利用混合蛙跳算法建立土地利用优化模型,能够在多个优化目标与限制条件下,同时进行土地利用数量与空间格局优化,具有较强的全局寻优能力与较快的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57.
电子地图的发布与共享可通过网络出版平台实现,以物联网为基础的电子地图网络出版模型能够实现从客户终端、数据信息传输到网络出版商服务端一体化的网路出版模式。提出了一种基于物联网共享空间的电子地图网络出版模型体系。首先构建了物联网共享空间模型,提出搭建电子地图网络出版模型的需求和思路。以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3层基本结构为底层模型构建了客户终端模块、数据传输模块和数据处理模块,并以集合论的概念定义了不同模块存储数据信息的数据库,在此基础上搭建了物联网电子地图网络出版体系。最后通过模拟实验和测试验证了模型系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8.
任大忠  孙卫  黄海  刘登科  屈雪峰  雷启鸿 《地球科学》2016,41(10):1735-1744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油田长6储层原油储量丰富,储层致密制约着油气的勘探开发潜力和评价精度.通过开展物性、粒度、铸体薄片、X衍射、扫描电镜、压汞等测试研究储层特征,以时间为主轴,综合成岩史、埋藏史、地热史、构造等因素,采用“成岩作用模拟”和“地质效应模拟”构建孔隙度演化模型及计算方法探讨致密储层成因机理.结果表明:储层经过较强的演化改造发育微-纳米孔喉系统,形成低孔特低孔-超低渗的致密砂岩储层.H53井长6段孔隙度演化史揭示了增孔和减孔因素对孔隙度及油气充注的影响;通过对比最大粒间孔面孔率、最大溶蚀面孔率、最大压实率、最大胶结率样品孔隙度演化路径和含油饱和度,查明了致密储层成因的差异及品质.   相似文献   
59.
“东川型”排导槽结构对泥石流流速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消能肋槛和排导槽纵比降是控制"东川型"泥石流排导槽内流体运动的两个关键因素.泥石流流速是反映排导槽工程输移力及对排导槽的冲刷淤积破坏的重要参数之一.通过实验,对固定配比的泥石流流体在不同的肋槛组合下的排导槽中的流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肋槛间距从40 cm增加至60 cm时,泥石流流速先增加后减少,在间距50 cm时达到最大值;(2)肋槛高度对泥石流流速的影响非常复杂,在不同的肋槛间距和纵比降下表现不同的相关关系;(3)纵比降对排导槽内的泥石流流体基本呈正相关;(4)得到了肋槛间距与肋槛高度之比值N与泥石流流速V之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V=0.0341N+C,其中C为常量.  相似文献   
60.
非饱和土在p -s平面上屈服轨迹及土-水特征曲线的探讨   总被引:24,自引:8,他引:16  
黄海  陈正汉  李刚 《岩土力学》2000,21(4):316-321
用一系列吸力增量与净平均应力增量之比为常数的三轴排水固结试验探讨了非饱和土在p-s平面上的屈服特性、变形特性和水量变化特征,曲试验结果得到了初始屈服服线的形状、压缩指数和变化规律和广义土-水特征曲线,改进了Alonso提出的非饱和土的弹塑性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