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37篇
测绘学   14篇
大气科学   23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71篇
海洋学   10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对于埋置于海床表层的沉管隧道,波浪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常遇海洋环境因素。不同于陆域地下结构,海底沉管隧道地震反应分析和安全评价应考虑波浪的联合作用。基于Biot完全耦合的动力有效应力分析方法,对波浪与地震联合作用下砂质海床-隧道之间的动力相互作用特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仅有地震作用,波浪荷载加速了沉管隧道周围海床地震残余超孔压的增长和渐进液化进程,增大了沉管隧道上浮量;波浪与地震联合作用对应的β谱谱值更大,且卓越反应周期向长周期偏移;波浪对海床地震动的影响深度有限,仅对海床地表以下15 m范围内的地震动有放大效应。忽略波浪环境作用对砂质海床场地设计地震动参数的影响,对于沉管隧道抗震设计是偏于不安全的。  相似文献   
142.
我国93%的海岛为基岩岛,大多数海岛上存在着开山采石的开发行为,极易引发边坡失稳或崩塌滑坡等危害。进行海岛灾害监测,及时了解海岛灾害发生、发展和危害过程,是海岛灾害防治的重要手段。由于海岛特殊的自然环境和较为薄弱的基础设施,灾害监视监测工作相对滞后。基于山东北长山岛山后村采石边坡监测系统的构建、运行等遇到的具体问题,开展海岛环境下采石边坡的灾害监测系统技术探讨,分析不同监测技术方法在海岛环境中的适用性和实用性,并提出了海岛边坡监测系统构建和运行维护时的注意事项和建议,为后续海岛地质灾害监测系统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43.
浙东括苍山-雁荡山破火山由时空上关联的括苍山巨型环状破火山及其东南缘的雁荡山破火山构成。为重塑该地区白垩纪岩浆演化历史,本文在结合雁荡山火山-侵入杂岩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对括苍山早期流纹质熔结凝灰岩和石英二长闪长岩进行了锆石年代学、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括苍山-雁荡山破火山岩浆活动时间为130~98 Ma,具有多个旋回的结晶年龄和同位素组成相仿的巨厚火山岩地层和未喷发的富晶体侵入岩。火山岩和侵入岩可由分离结晶作用联系起来,前者由晶粥内晶体间熔体抽提形成,后者由残余熔体和晶体形成。从括苍山-雁荡山破火山的火山岩地层厚度、规模及区域性火山岩分布特点可知,浙东岩浆活动高峰期为130~120 Ma及112~88 Ma,前者岩浆活动规模大于后者,它们分别对应于古太平洋板块快速后撤及缓慢后撤的两个阶段,而120~112 Ma为陆缘伸展作用停滞的岩浆活动沉寂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