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8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72篇
测绘学   60篇
大气科学   130篇
地球物理   13篇
地质学   154篇
海洋学   40篇
综合类   28篇
自然地理   3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31.
看云报天气     
云的变化是天气转变的重要征兆。几年来,我们通过不断走访群众,亲身体验,总结了一些较好的指示性云状,对预报天气帮助很大。现整理如下: 一、看云报风 1.晴天西北方出现5—7条东北西南向的密卷云条,看不出那头粗细,则在24小时内将起西北风(见图la)。冬季效果较好。 2.在西方靠天边的上空,出现3—4条头部尖,尾部带丝的卷云条,则48小时内将有风。风速一般不大,云头向南出现南风或东南风,云头向北出现北风(见图1b)。 3.在西面天边出现卷云丝,云头向东,云丝向西,丝状明显,则未来风不大,天气好(见图lc)。 二、看云报雨、雪 1.扇面云 成条的卷云,从根部向外辐射,根部常常有老云(即不清楚的高、中云等)。出现这种云时,  相似文献   
32.
对汞矿成因,国内外争论已久,主要有沉积、升华、岩浆低温热液三种观点。近代以热液说占统治地位。最近数十年,尤其是60年代以来,随着地质工作不断地深入和发展,岩浆低温热液成矿论,遇到了难以克服的困难,而“沉积-热液改造”,“多源多成因”等观点,则普遍被人们所接受和赞赏。本文主要是在研究贵州省汞矿的基础上,试以综合多因素的方法,对贵州及其邻区的汞矿成因作初步探讨。不当之处,望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33.
感受新西兰     
新西兰位于太平洋西南部,介于南极洲和赤道之间。西隔塔斯曼海与澳大利亚相望,相距1600千米,北邻汤加和斐济。由南岛、北岛和一些小岛组成。公元1 350年有一批毛利人乘6只独木舟从波利尼西亚来新西兰定居。1 642年荷兰航海家阿贝尔·塔斯曼到达新西兰海岸。他认为此岛很像荷兰北海中的泽兰岛,就把它命名为“新泽兰”。1769年至1777年间,英国航海家詹姆斯·库克先后5次到达新西兰。此后,英国移民增多,海岛的荷兰文的名字“新泽兰”被改成英文“新西兰”。  相似文献   
34.
以东川泥石流为研究对象,选取高程、坡度、坡向、起伏度、曲率、工程岩组、距断层距离、距水系距离、土地利用类型9个影响因子,以研究区144条泥石流为样本数据,建立了东川泥石流易发性评价体系。基于GIS平台,采用信息量模型计算各个评价指标状态分级的信息量值,以小流域为评价单元使用自然间断法将研究区泥石流易发程度分为极高、高、...  相似文献   
35.
云南高原岩溶塌陷总的特征是由岩溶高原特定的地质环境、岩溶发育、水文地质以及水文气象和人类工程活动等因素综合影响和决定的,文中通过对这些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的分析,深化了对高原岩溶塌陷基本特征和发育规律的认识。云南高原岩溶塌陷区域上分布零星,地段上呈现“点状”特征,主要集中发育于岩溶断陷盆地、岩溶槽谷(洼)地、岩溶台地或古高...  相似文献   
36.
中华鲎(Tachypleus tridentatus)属于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近年来数量锐减已成为濒危物种。该研究基于北部湾沿岸滨海湿地中华鲎种群调查,利用中华鲎幼鲎栖息地主要大型底栖动物资源数据,采用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指数分析探讨中华鲎幼鲎对资源利用情况及其与各物种之间竞争强弱,进一步采用种间联结性探究中华鲎幼鲎与各物种竞争情况。结果表明:(1)中华鲎幼鲎在底栖群落中属于广生态位物种,其生态位宽度最大(4.252 2);(2)中华鲎幼鲎与各底栖生物均有一定程度生态位重叠,其中与短指和尚蟹(Mictyris brevidactylus)生态位重叠高达0.837 5;(3)中华鲎幼鲎与短指和尚蟹种群动态模拟结果显示,二者种群规模在西背岭和三娘湾地区呈此消彼长状态,自然补充量减少是限制种群增长的重要因素。生态位分析表明,中华鲎幼鲎可作为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程度指示物种,建议以中华鲎为旗舰物种开展滨海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宣传。  相似文献   
37.
何威风  阎建忠  花晓波 《地理研究》2014,(11):2043-2055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农户生计出现分化。不同生计类型农户家庭用能差异越来越明显,而已有文献对此研究较少。选取了重庆市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和生态脆弱性较强的"两翼"地区为案例,基于1015份调查问卷,对比分析了不同类型农户家庭能源消费数量、结构及环境、经济成本的差异。基于山区生态环境的角度及农户家庭用能现状,使用Tobit模型,分析了农户家庭薪柴(最主要的能源)消费比例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四类农户中,以非农为主的III-2(人力资产型农户)的人均薪柴消费量及其占总能的比例均最低。由于生计策略差异及年龄等条件限制,其他三类农户仍大量使用薪柴。2农户人均薪柴消费成本较高,尤其在环境成本方面,替代能源能有效降低农户人均能源消费的环境成本。III-2通过减少薪柴消费量,降低了人均家庭能源消费总成本,其他三类农户人均家庭能源消费总成本较高。3替代能源可获取性及人均牲畜量是影响四类农户薪柴消费比例的共同原因;此外,家庭健康状况对II(基本型农户)薪柴消费比例有促进作用,对III-2起抑制作用;在家人数比例对III-1(自然资产型农户)和III-2薪柴消费比例均有促进作用,其他收入不利于降低II薪柴消费比例。  相似文献   
38.
江西省县域人均粮食占有量的时空格局演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合运用样带、空间分析、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分析1997—2010年江西省县域单元人均粮食占有量的时空格局演变及其形成机理。江西省县域人均粮食占有量空间集聚特征明显,呈较明显的圈层分布;全省大部分县域为余粮区,过半数的县域人均粮食有所提高,主要集中于赣中平原和赣北鄱阳湖周边地区。江西省县域人均粮食的空间格局主要受1997年人均粮食占有量与人均耕地面积的影响,仍对农业生产地理基础表现出较大的依赖,粮食政策、市场价格等对区域粮食生产亦有一定影响。样带趋势分析显示14年来全省县域人均粮食的东西向变化较南北向大;样带地理探测分析则有助于深入认识不同农业生产自然条件、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等县域人均粮食驱动机制的差异。  相似文献   
39.
老矿山深部、外围找矿是当前"以矿找矿"为重要方式。文章以福建某铅锌矿为例,通过坑道内开展小线框、大电流的瞬变电磁法获取电阻率异常,利用坑内钻进行验证,取得了良好的找矿效果,为老矿山勘探提供了新的有效的物探方法。  相似文献   
40.
以银川大世界商务广场的基坑为例,介绍了大型基坑工程水平位移监测的实施方案,给出了水平位移监测方法的精度,并对监测成果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分别用多项式拟合和时间序列分析模型两种方法进行建模,对基坑水平位移进行预测,结果表明,该基坑水平位移较小,在规范规定的要求之内,说明基坑是稳定的;时间序列分析模型的预测精度要高于多项式拟合模型的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