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2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42篇
海洋学   1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新疆博格达造山带构造属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石炭纪的构造演化过程,概括起来有岛弧[1~4]和裂谷[5~12]之争.  相似文献   
42.
为了确定双峰山花岗闪长岩的形成时代、岩体成因及形成环境,对其开展了锆石U-Pb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以及Sr-Nd同位素的研究。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双峰山花岗闪长岩的形成时代为334.8±2.1 Ma(MSWD=1.2)。岩石具较高的SiO_2(55.42%~65.53%)、Al_2O_3(14.84%~17.53%)和Na_2O+K_2O(7.42%~8.32%)含量,K_2O/Na_2O值为0.16~0.29,为钙碱性、准铝质Ⅰ型花岗岩。岩石富集Rb、K、Nd、Zr、Hf元素,相对亏损Nb、Ta、P、Sm、Ti元素。Nb/La值(0.41~1.01)、Hf/Th值(0.80~1.15)接近典型岛弧岩浆岩。(~(87)Sr/~(86)Sr)_i值(0.706 0~0.709 5)和εNd(t)值(-0.22~+0.52)显示出壳幔相互作用的特点。结合区域地质研究表明,双峰山花岗闪长岩源于中元古代晚期形成的玄武质下地壳,是早石炭世玄武岩浆底侵作用下发生部分熔融的产物,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是辉铜山-帐房山蛇绿岩所代表的弧后盆地北向俯冲的响应。  相似文献   
43.
历史聚落地理学作为历史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其发展既有机遇也面临挑战.文中基于历史文献分析和历史计量法梳理了100年以来历史聚落地理学的发展成果,旨在管窥其研究领域和发展特征以展望其发展趋势.结果发现,目前国内历史聚落地理学研究主要集中于聚落起源及发展、聚落地域空间结构、聚落形态及内部结构等方面,并呈现明显特征:在空间维度上,研究区域集中性明显,空间范围多位于江南地区;在时间维度上,研究尺度以断代史为主,研究频度多集中于宋、明、清时期;在要素维度上,分析方法基本符合“因地制宜”原则,显示了“天人合一”  相似文献   
44.
笔者对塔里木克拉通东南缘大红山花岗岩体进行了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年代学研究。通过大红山花岗岩锆石LA-ICP-MS测年,获得207Pb/206Pb加权平均年龄为1732.3±7.4Ma,全岩δ18 OV-SMOW为7.6‰~8.6‰。岩体富硅(SiO2=71.14%~75.85%)、富碱(Na2O+K2O=8.32%~9.94%);稀土配分曲线呈显略右倾的"海鸥型"分布特征,显示强烈的Eu负异常(δEu=0.08~0.30);微量元素特征显示具有较高Rb(80.9×10-6~129×10-6)、Th(17.3×10-6~28.6×10-6)、Y(62×10-6~220×10-6)、Ga(28.1×10-6~44.6×10-6)和Nb(52.6×10-6~145×10-6)含量,较低的Sr(12.2×10-6~79.3×10-6)含量,Zr+Nb+Ce+Y和104×Ga/Al值均较高,具有A型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结合Sc/Nb-Y/Nb图解,大红山花岗岩为A1型花岗岩,是低压条件下形成。通过计算18个花岗岩样品的锆石饱和温度,TZr为732.45~1128.33℃,平均为916.3℃,属高温花岗岩。大红山花岗岩是由挤压体制向伸展转变过程的地质记录,是伸展构造背景下软流圈上涌或幔源岩浆底侵导致下地壳在高温低压条件下发生部分熔融形成,记录了塔里木克拉通在Columbia超大陆聚合后的高热事件,是克拉通大规模裂解初期阶段的痕迹。  相似文献   
45.
箍筋约束T形截面短柱轴压承载力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13根箍筋约束混凝土T形截面短柱的轴心受压试验,研究箍筋约束混凝土T形截面短柱的轴心受压承载力。分析了轴心受压下T形截面柱箍筋约束混凝土的强度随配箍特征值、箍筋有效约束系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T形截面柱箍筋约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随配箍特征值、箍筋有效约束系数呈非线性关系。根据分析结果建立了箍筋约束混凝土T形截面短柱轴心受压承载力计算公式,与试验结果比较,计算公式偏于安全,可用于箍筋约束混凝土T形截面短柱轴心受压承载力的分析。  相似文献   
46.
苑春方  彭苏萍  吕焱  王晓伟  蔡利文 《岩土力学》2009,30(12):3710-3714
弹性波阻抗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对入射角进行估计,由于误差的原因可能出现 的情况,这使得弹性波阻抗反演很不稳定。为此,Whitcombe等(2002)用 代替 ,提出了扩展弹性波阻抗,改善了弹性波阻抗反演的稳定性。本文以Aki-Richards(1980)的Zeoppritz 三项简化式为基础,改进了Whitcombe等的扩展弹性波阻抗,改进后的扩展弹性波阻抗提高了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47.
2011年以来,潍坊市国土资源局坊子分局始终坚持优质高效服务的工作理念,对国土资源业务审查、报批等事项进行了全面梳理,采取多种措施,有效提高了行政审批效率,得到了办事群众的一致好评。一是简化办事程序。  相似文献   
48.
艾母土巴斯它乌蛇绿岩为区域上阿拉尔—巴音沟—古尔图蛇绿岩带的西延部分,是华力西中期准噶尔微板块与伊犁—伊赛克湖微板块俯冲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该处存在微板块缝合带提供了依据。带内发育早石炭世洋盆火山—沉积岩系、蛇绿岩。地球化学特征显示蛇绿岩于早石炭世晚期形成于微洋盆扩张环境。  相似文献   
49.
甘肃北山石板泉岩体锆石U-Pb年龄为211~200 Ma;211~214 Ma;215~216 Ma,侵入时代为晚三叠世诺利阶(Norian),岩石具高硅低铝、富钾贫钠、非常低Sr(37.1×10-6~94.7×10-6)高Yb(2.19×10-6~4.1×10-6)的南岭型花岗岩特征,A/CNK=0.89~0.96之间,σ=1.82~2.54。明显富集Rb、Th、K等大离子不相容元素(LILE),亏损Ti、Sr、P、Nb、Ta等高场强元素(HFSE),稀土元素分布曲线呈明显的"燕式"型,其形成可能来源于下地壳部分熔融,源区深度较浅、水含量、压力和氧逸度均很低,处于还原状态下的伸展构造背景。研究其区域构造—岩浆演化,对认识北山地区构造演化和指导区域矿产预测评价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50.
敦煌地块南缘小红山花岗岩体侵位于敦煌岩群中,岩性主要为黑云二长花岗岩和黑云花岗闪长岩。通过LA- ICP- MS锆石U- Pb同位素定年,获得小红山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的206Pb/238U的加权平均年龄为289.6±3.9Ma,表明侵位时代为早二叠世。岩石地球化学分析显示其具有高硅、高铝、富碱和低镁的特征,稀土元素在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配分模式图上呈轻稀土富集的右倾型稀土配分模式,弱负Eu异常,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如Rb、Cs、Th、K、Pb),亏损Nb、Ta、P、Ti等高场强元素,岩石强烈富集Sr、亏损Yb和Y,具有较高的Sr/Y比值,岩石具有与埃达克岩石一致的地球化学特征,是加厚下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小红山花岗岩全岩Sr- Nd同位素的87Sr/86Sr值介于0.706622~0.707778之间,143Nd/144Nd介于0.51212~0.512264之间,εNd(t)=-4.093~-6.887,显示出壳源特征;Nd模式年龄TDM2=1.39~1.62Ga,平均为1.49Ga,表明其源区可能与敦煌岩群相关。结合成岩年龄和区域构造演化特征,推测敦煌地块南缘在石炭纪到早二叠世处于碰撞造山作用向陆内伸展环境转换的构造背景,可能强烈卷入了一系列与古亚洲洋闭合相关的古生代造山活动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