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2篇
  免费   129篇
  国内免费   192篇
测绘学   72篇
大气科学   129篇
地球物理   72篇
地质学   582篇
海洋学   73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55篇
自然地理   13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2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浅论安徽巢湖半汤地热田成因及径流通道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飞  汪龙虎  洪江生 《江苏地质》2008,32(3):172-178
滁河断裂带总体走向北东40°,长约170km,宽5km,在断裂带内发育奥陶系一震旦系地层,该套碳酸盐岩受断裂构造影响,裂隙、岩溶发育,具备地下水渗透、径流、储存所需的空间条件。由于该断裂规模大,影响深,是地壳深部热源导控断裂,沿断裂带有温水、温热水温泉出露7处之多。巢湖市半汤地热田就是其中之一,地热田成因受北北东向F2、F3断层和滁河断裂带南缘巢湖一香泉断层(F1)的控制,由于地热田区裂隙、岩溶在不同标高段发育,地下水沿裂隙、岩溶径流亦有深浅之分,由于地下水径流循环深度不同,因而涌出地表的温泉温度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992.
活动造山带地区形成的沉积物包含极其丰富的构造信息。位于青藏高原北缘阿尔金断裂和北祁连断裂交汇处的酒西盆地在早新生代时期受到强烈的构造活动,于盆地内形成了巨厚的早新生代沉积物,全面记录了盆地周边的构造运动和隆升过程。对酒西盆地火烧沟剖面和红柳峡剖面早新生代沉积物重矿物分析表明,40~30Ma沉积物中重矿物组合、形态和特征指数ATi、GZi及ZTR具明显的规律性变化,自下而上划分为4个不同阶段:①不稳定矿物阶段(骟马城段,40.2~37.9Ma),②较稳定矿物阶段(乔家段,37.9~35.3Ma),③不稳定矿物阶段(红柳峡段,35.3~33.4Ma),④极不稳定矿物阶段(白杨河组,33.4~30Ma)。结合大量沉积学特征可清楚表明,酒西盆地在40~30Ma期间经历了4个阶段:①构造活动阶段(40.2~37.9Ma),②构造稳定阶段(37.9~35.3Ma),③逆冲走滑阶段(35.3~33.4Ma),④强烈逆冲阶段(33.4~30Ma)。  相似文献   
993.
由于湖泊/水库往往毗连城市,与流域盆地工农业生产、人群生活密切相关,湖泊环境日益受到富营养化及重金属污染复合威胁.  相似文献   
994.
中国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空间分异格局及机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赵美风  汪德根 《地理学报》2021,76(12):2993-3011
就近城镇化是中国中西部地区破除异地城镇化模式弊端、推进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的现实路径选择。通过构建就近城镇化率、贡献力和贡献势指标,从本省、本县和本镇3个城镇化尺度,系统分析2000—2015年中国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空间分异特征,并深入剖析其驱动机制。研究发现:① 2000—2015年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人口总数从1.96亿增加到3.47亿,就近城镇化率从28.16%上升到46.89%。② 从贡献力看,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的主要来源是本镇户籍人口,但本镇贡献力呈下降趋势,本县贡献力波动上升,本省贡献力变化不大。③ 从贡献势看,本县贡献势>本省贡献势>本镇贡献势,县域尺度是中西部大部分地区就近城镇化的优势空间单元。④ 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空间分异是自然环境背景、经济增长和非农产业发展、城市公共服务供给、交通运输条件和地方行政力量等多重因素的综合作用结果。  相似文献   
995.
壳寡糖稀土配合物对于大菱鲆体内富集镉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幼鱼为研究对象,探讨饲料中添加壳寡糖稀土配合物(Chitosan Oligosaccharide complex with Rare Earth,COS-Ree)对于镉在其体内富集的影响。分别设计了基础饲料组、添加重金属镉试验组、添加镉和COS-Ree配合物试验组(添加COS-Ree浓度分别为125,250,500和1000mg/kg)共计6种试验饲料。对大菱鲆幼鱼(8.9±0.9)g进行为期50d的饲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重金属镉在大菱鲆体内各组织部位的富集积累程度:肝肾鳃肌肉;饲料中添加COS-Ree可以有效地抑制重金属镉在大菱鲆体内的富集积累,提高其成活率。其中COS-Ree添加量为250和500mg/kg的试验处理组的效果最为显著(P0.05)。  相似文献   
996.
首先讨论了目前存在的大区域路径规划算法;其次建立了一种适用于多尺度路径规划算法的多级道路网数据模型,给出了多尺度道路网数据库和拓扑结构的建立;最后,在多级道路网数据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嵌入式G IS的多尺度道路网路径规划算法。  相似文献   
997.
基于北京、深圳、成都和中山4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抽样调查监测数据,采用计量模型探讨了新生代流动人口的回流意愿与区位选择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新生代流动人口具有较强的回流意愿,且不同类型(智力型、投资型和劳力型)在回流意愿和区位选择上存在显著差异。2)其回流意愿受个体“客观属性”(人口学因素、经济因素)与“主观感知”(经济地位感知、社会心理感知)双重影响,特别是人口学因素和社会心理感知。3)就回流区位选择而言,人力资本是影响其回流至户籍地所在省会城市最显著的因素;主观感知中的城市社会适应、家庭“心理成本”和家乡生活方式认同与其选择回流至户籍地所在的地级市显著相关;客观属性中的人口学因素(性别和年龄)、在外务工时间主要影响其回流至户籍地所在的县(市、区)或乡镇;经济因素中的个人收入对各类回流地的选择均有显著的影响。不同回流区位的选择是综合“生存”与“发展”两方面需求的结果。建议未来精准施策,尤其要注意地级市的人口回流;在重视吸引人才的同时,要进一步关注流动人口的社会适应问题,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尤其是医疗、养老、子女入学等,推进城镇化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98.
苏州地处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矿产资源匮乏 .对石灰石资源的争抢滥挖使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论述了石灰石在苏州地区的需求和石灰石资源的开采现状.从地质条件和区域经济条件2个方面提出了规划开采石灰石的可行性以及保护风景旅游区自然环境的设想.  相似文献   
999.
李男  黄博  凌道盛  汪清静 《岩土力学》2015,36(1):156-162
利用空心圆柱扭剪仪模拟斜入射地震波作用形成的斜椭圆应力路径,对比研究了等向固结条件下饱和福建标准松砂在循环斜椭圆、圆形、扭剪、三轴路径下的动力特性。试验研究表明:土体循环孔压发展存在陡升型和陡降型两种模式;圆形路径下累积孔压增长速率最快,循环扭剪最小;归一化孔压与斜椭圆的倾角无关,但受斜椭圆长短轴比及动应力比影响。砂土的不排水动强度与动应力路径密切相关,循环扭剪和循环三轴最大,循环斜椭圆次之,圆形路径最小。地震波从特定角度入射时,形成近似圆形路径,若只将地震波视为垂直入射的S波,将高估地基土体抗液化强度。  相似文献   
1000.
高铁对旅游者目的地选择的影响——以京沪高铁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德根  牛玉  王莉 《地理研究》2015,34(9):1770-1780
通过因子分析降维得到影响旅游目的地选择的主要因素,包括旅行时间、旅游地的旅游资源禀赋、旅游地的交通通达性、旅游地的服务设施系统等4个指标;由此构建旅游需求—供给引力模型,测度高铁条件下主要因素对旅游者选择出游目的地的影响程度变化。结果显示:高铁开通前客源地和旅游地的空间距离是旅游目的地选择的最重要影响因素,且起到出游阻力影响;而高铁开通后主要影响因素对选择出游目的地的作用程度发生很大变化,客源地与旅游地的空间距离对出游阻力影响变得很小,而旅游地的交通网络密度、旅游资源禀赋和旅游服务接待能力成为重要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可为高铁时代下旅游目的的地建设提供理论依据,以期在高铁条件下构建科学合理的旅游要素体系,实现旅游地系统升级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