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27篇
地质学   14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1.
贵州省气象通信业务监控及自动转报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兰方信  易丁  汪华  李波 《贵州气象》2006,30(5):31-34
“贵州气象通信业务监控及自动转报系统”的研究,实现了将贵州省各个发报站点传至贵州省气象局网络服务器的各个时次及各类报文进行分类,以多媒体方式实施实时监控,对监测到的各类报文进行检误、订正,并将省规定的文件名命名方式按传输至指定区域的命名方式进行重新命名处理,使参加全球、全国、各个区域中心及全省交换的各类报文符合相应的规定标准,并按要求将规范化后的各类报文文件自动传输至指定的区域。从而最大限度的减轻报务员的工作量,并大幅度提高报文传输的准确率和及时性。  相似文献   
12.
杨雨  文龙  陈聪  汪华 《地学前缘》2023,30(1):1-10
四川盆地西部二叠纪时期位于稳定克拉通边缘,受到海西运动、东吴运动和峨眉地裂运动的共同作用,发生构造-沉积分异。本文采用构造控盆、盆地控相、相控成藏要素组合的研究思路,在川西地区开展新一轮研究工作,揭示了二叠纪构造-沉积分异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明确川西地区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潜力。盆地二叠纪以拉张伸展背景为主,总体呈现“南部隆升、西部裂陷、北部拉张”的沉积格局。二叠纪多期构造运动共同导致了川西地区一系列台内裂陷的形成,叠加二叠纪时期海平面变化,控制了栖霞至长兴期的多期台缘发育。川西北地区发育北东—南西向和北西—南东向两组断裂体系控制该区岩相古地理格局,其中龙门山断裂带主要控制了泥盆纪至二叠纪栖霞期沿上扬子台地西北缘发育台缘带,呈北东向展布。茅口至长兴期台缘带受克拉通边缘及台内裂陷共同控制,在川西地区呈北东向展布,梓潼—老关庙地区沿裂陷发育呈北西向展布,在剑阁一带,栖霞、茅口、吴家坪和长兴组多期台缘带叠置发育。川西地区二叠纪多期台缘控制了多层系优质滩相储层和礁储层叠置发育,是川西地区二叠系规模孔隙型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多期古裂陷、多期台缘带和成藏期大型古隆起三元素耦合有利于油气规模聚集成...  相似文献   
13.
易丁  汪华 《贵州气象》2003,27(5):37-37
1 引言长期以来 ,错报、漏报一直是影响我台通讯业务质量的一大因素 ,极大地困扰了气象工作 ,对预报产品的准确性造成了误差 ,大大地浪费了国家的人力、物力。所以 ,杜绝错报、漏报 ,事在必行。2 业务流程来自国家基准站的第一手原始资料 ,经县站、地区通过拨号、X 2 5通讯方式上传到省台网络科 ,通过卫星线路 92 1 0be gy30haPES或X 2 5线路上传到北京主站 ,或X 2 5线汇总全球资料 ,下传到省级 92 1 0小型机 ,经过局域网、MICPS到填图机、预报平台。分析、会商、出预报产品 ,上传至北京。3 错报产生的原因在大量的实际工作过程以及…  相似文献   
14.
易丁  汪华  汤宁 《贵州气象》2005,29(Z1):55-57
介绍了VPN的建设和常见故障及处理办法.  相似文献   
15.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气象发展已融入到政治、经济、民生等各领域的发展中,气象数据呈现数据体量大、实时性要求高、数据种类丰富的大数据特征,数据的应用效果随时间呈断崖式下降的趋势非常明显,是区别其他行业数据应用的明显差异点。传统关系型数据库暴露出长序列数据访问效率低、软硬件架构成本高、性能扩展能力弱等缺陷,已无法满足业务发展的需要,该文通过融合架构的分布式数据库在气象业务中的应用效果分析,从技术原理和实践两个角度,为气象大数据的应用提供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16.
四川盆地雷口坡组大量钻井资料揭示中三叠统雷口坡组主要成盐期分别为雷三2期和雷四2期。岩性组合特征、沉积环境研究表明,在川中的平昌—南充—遂宁一带发育雷三2期浓缩盐膏质蒸发泻湖微相,在川中-川西地区的南部—盐亭—成都—邛崃地区发育雷四2期盐膏湖盆微相。两期盐岩差异主要表现是,雷三2期时,盆地处于频繁的海进、海退过程中,沉积环境变化较快,成盐环境相对开放,盐盆往往多次蒸发浓缩、补给、淡化,海水表现出接近或者达到盐岩沉积浓度,其间往往夹杂石膏和云质团块沉积。雷四2期时,四川盆地处于持续的海退蒸发期,蒸发量远远大于补给量,海水以蒸发浓缩为主,海水表现为超过石盐沉积浓度,沉积石盐中夹杂卤石,局部地区钾含量极高。  相似文献   
17.
四川盆地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勘探已近40年,但迄今为止只发现了两个大中型气藏.近年来,雷口坡组钻井油气显示活跃,展示了良好的勘探前景.四川盆地中三叠统气藏储层主要位于底部雷一段、顶部雷三一雷四段,天然气主要来源于上二叠统龙潭组和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烃源岩,各气藏天然气组分特征也不尽相同,储集空间均以各类次生溶蚀孔隙为主,多为低-中孔低渗的孔隙型或裂缝一孔隙型储层.气藏盖层发育,均具备良好的直接盖层和区域盖层条件.上三叠统马鞍塘组储层主要位于其顶、底部的(藻)砂屑灰岩和泥晶灰岩,烃源岩和盖层与雷三、雷四段成藏条件相似.本文将四川盆地中三叠统一上三叠统马鞍塘组生储盖组合特征概括为两种类型:1)上二叠统龙潭组烃源岩+雷一-雷二段滩相储层+雷口坡组膏盐盖层;2)上三叠统烃源岩+雷三-雷四段-马鞍塘组底部(礁)滩相储层和(或)风化壳古岩溶储层+上三叠统泥质盖层.将来的油气勘探应更加重视对第二组合的关注.龙门山中南段前缘地区应是中三叠统雷三一雷四段和上三叠统马鞍塘组油气勘探最有利的地区.  相似文献   
18.
贵州省气象局自2014年起在全省县、区级气象部门部署了公共气象服务系统,该系统上线后对县级公共气象服务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业务系统的集约化程度逐步提高,现有的县级公共气象服务系统已不能满足用户大量增长的服务需求,该文通过对该系统在县级部署和应用情况的分析,从技术和管理的角度,深入探讨系统在集约化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了相关改进措施,对县级公共气象服务建设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四川盆地西部中三叠统储层特征与类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通过中46井、青林1井、川科1井、龙深1井等的钻井岩心、岩石薄片、岩石样品地球化学的分析测试,并结合四川盆地西部地区中三叠统雷口坡组钻井、录井、测井资料,对川西雷口坡组储层的储集岩性、储集空间、物性特征等进行了详细研究,进而对储层类型进行了划分,并指出7影响其发育的主要控制因素,以期对川西雷口坡组的勘探提供理论基础,明确勘探方向.研究区中三叠统储层主要发育层位为雷三段,储集岩性主要为(藻)砂屑白云岩、残余砂屑白云岩和藻团块白云岩等各类颗粒白云岩和藻黏结白云岩,储集空间以各类次生溶蚀孔隙为主(如粒间溶孔和粒内溶孔),属于中孔中低渗和中孔高渗的孔隙型和裂缝—孔隙型储层.储层可划分为3种类型:(礁)滩相白云岩型储层、风化壳岩溶型储层和热液白云岩型储层,其形成发育受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和构造作用(抬升和断裂活动)的明显影响和控制.  相似文献   
20.
主要通过中46井、青林1井、川科1井、龙深1井等的钻井岩心、岩石薄片、岩石样品地球化学的分析测试,并结合四川
盆地西部地区中三叠统雷口坡组钻井、录井、测井资料,对川西雷口坡组储层的储集岩性、储集空间、物性特征等进行了详细研究,
进而对储层类型进行了划分,并指出了影响其发育的主要控制因素,以期对川西雷口坡组的勘探提供理论基础,明确勘探方向。
研究区中三叠统储层主要发育层位为雷三段,储集岩性主要为(藻)砂屑白云岩、残余砂屑白云岩和藻团块白云岩等各类颗粒白云
岩和藻黏结白云岩,储集空间以各类次生溶蚀孔隙为主(如粒间溶孔和粒内溶孔),属于中孔中低渗和中孔高渗的孔隙型和裂缝-
孔隙型储层。储层可划分为3种类型:(礁)滩相白云岩型储层、风化壳岩溶型储层和热液白云岩型储层,其形成发育受沉积作用、
成岩作用和构造作用(抬升和断裂活动)的明显影响和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