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25篇
测绘学   28篇
大气科学   47篇
地球物理   26篇
地质学   63篇
海洋学   20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2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211.
胜利埕岛海域海底松软沉积物声学探测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胜利埕岛海域位于复杂的黄河三角洲沉积体系中.由于黄河的断流,在风浪和海流作用下原三角洲体系受到侵蚀.在部分海底具有松散沉积物沉积。采用侧扫声纳、双频测深仪及浅地层剖面仪3种海上物探方法,对埕岛海域海底松软沉积物进行声学探测,确定了浮泥、软土层顶、海底界面及浮泥和软土层和海底界面及浮泥和软土层的厚度,研究了埕岛海域海底松软沉积物的基本分布变化规律,为今后海洋工程地质勘察海底松软沉积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12.
石膏是柴达木盆地油气圈闭的盖层之一。根据石膏层含量统计和石膏~(34)S_(V-CDT)分析,发现柴达木盆地古近系石膏主要分布于靠近阿尔金山的狮子沟凹陷和小梁山凹陷,石膏含量在垂向上具有旋回性。石膏的~(34)S_(V-CDT)值分布范围很大,为-23.3~71.4%,属国内外罕见。其原因是来自阿尔金山的硫酸盐~(34)S值很低,而由盆缘向盆内随着还原环境的强化,细菌的分馏作用逐渐强烈,导致~(34)S_(V-CDT)值的巨大差异。石膏~(34)S_(V-CDT)值的主控因素为硫酸盐~(34)S_(V-CDT)初始值、硫酸盐补给速率和还原菌分馏作用的强度。形成石膏的硫酸盐来自阿尔金山,经由狮子沟凹陷进入盆地,然后向盆地其它方向扩散。  相似文献   
213.
崔天日  钱程  江斌  唐振  张超  陆露  吴桐  陈会军  张渝金  杨柳 《地质学报》2017,91(11):2409-2422
长白山天池火山是地球上最大的活火山之一,其形成演化过程复杂。本文在对天池周边工程钻岩芯资料系统整理的基础上,以本次在北坡"U"形谷中开展的CZK07钻岩芯为研究对象,揭示天池火山白头山期火山锥体之下的火山喷发物物质组成和火山地层层序变化特征,分析火山活动过程中伴生火山作用的表现形式及断裂构造的活动特征。CZK07钻岩芯较全面地记录了天池火山早期活动、早期造盾、晚期造盾和造盾之后前造锥阶段火山活动的火山地层层序。其中天池火山早期活动记录由蚀变较强的流纹岩组成;早期造盾由军舰山组橄榄玄武岩夹辉石玄武岩组成,形成于上新世;晚期造盾由漫江组粗面质(橄榄)玄武岩夹粗面岩组成,形成于早更新世早期,且至少存在3期火山活动;造盾之后前造锥阶段的火山喷发物由小白山组粗面质熔岩及碎屑岩组成,形成于早更新世晚期。伴生的火山作用记录表现为造盾晚期的玄武质次火山活动,造锥阶段的粗面质次火山活动及伴随发生的蚀变和隐爆现象,及全新世大爆发阶段的隐爆角砾、热液蚀变和次火山活动等现象。天池火山地区晚新生代以来高角度张剪性断层的活动强烈,推测与"U"形谷的形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14.
自动柜员机(ATM)因其操作简单、快速有效的特点而被人们广泛地认可和使用,特别是近几年在我国发展十分迅速。但目前我国存在的ATM机分布并不十分合理,存在着大量的资源浪费和服务空白。本文回顾了相关理论在ATM机选址中的适用性,并以西南大学主校区为例,对各影响因素进行数据获取,总结出原有ATM机布局存在的问题。通过空间分析,结合研究区域内的需求,在咨询专业人士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优化布局方案。  相似文献   
215.
杨柳 《测绘通报》2000,(10):38-40
介绍了如何利用GeoBasic平台开发Leica公司TPS1000/1100系列全站仪机载应用软件;结合行业特点并经过不断探索和反复实践,利用此技术成功地开发了运用于石油、天然气物探测量的机载专业应用软件。该系统的应用极大地拓展了全站仪自身的功能,进一步降低野外施工的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216.
巴西桑托斯盆地盐下白垩系储层埋深4000~6000 m,流体性质极为复杂,流体类型识别困难.基于CO2不含氢元素及其超临界状态下与油密度相当的物理特性,选取反映流体含氢指数的中子测井、随钻核磁共振测井与电缆核磁共振测井及密度测井,在有随钻核磁共振测井情况下通过密度孔隙度-电缆核磁共振总孔隙度与随钻核磁共振总孔隙度之间的...  相似文献   
217.
杨柳  刘正文 《湖泊科学》2019,31(2):449-457
浮游植物对氮的吸收与其生长繁殖密切相关,太湖梅梁湾湖区蓝藻水华频频暴发,对该水域浮游植物氮吸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别在冬、春、夏、秋4个季节于梅梁湾采样,对水体常规理化指标和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进行分析,并利用15N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浮游植物对铵态氮(NH4+-N)、硝态氮(NO3--N)和尿素态氮(Urea-N)吸收的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太湖梅梁湾浮游植物群落除了秋季对NH4+-N的吸收不符合米氏方程外,其余均符合.冬季和春季3种形态氮最大吸收速率(Vmax)的大小依次为:NH4+-N > NO3--N > Urea-N,而夏季为:NH4+-N > Urea-N > NO3--N.3种形态氮Vmax的季节变化规律为夏季 > 秋季 > 春季 > 冬季.Vmax在不同季节以及不同形态氮之间的差异性可能与浮游植物群落组成以及水体中NH4+-N浓度不同有关.浮游植物对NH4+-N吸收的KS值在冬、春季高于夏季,对Urea-N吸收的Ks值则在夏、秋季高于冬、春季,而对NO3--N吸收的Ks值则在夏季显著高于其他3个季节.冬季和春季梅梁湾浮游植物群落最容易受到NO3--N限制,而最不容易受到Urea-N的限制;而夏季,则最容易受到NO3--N限制,而最不容易受到NH4+-N的限制,且浮游植物群落对NH4+-N的亲和力最高.与NO3--N相比,秋季浮游植物更容易受到Urea-N的限制.不同季节,容易对浮游植物产生限制作用的氮的形态不同.  相似文献   
218.
何孟奇  闪锟  王兰  杨柳  李哲  尚明生 《湖泊科学》2023,35(2):507-518
水华的频发已成为当前三峡水库最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尽管水动力调控叠加上温度变暖和营养负荷增加会诱导水华暴发强度和频率增加,但仍缺乏有效的方法框架去利用野外观测数据评估环境因子与浮游植物间的因果关联。本研究以三峡水库澎溪河监测数据为例,采用非线性时序分析的建模框架来量化浮游植物的因果响应规律。数据来自于2007年6月至2018年9月澎溪河流域的高阳平湖和汉丰湖两个观测点,其中包含了水文、气象和水质及叶绿素a等11种变量。首先,利用奇异谱分析(SSA)分离了叶绿素a和环境因子的低维确定性动力学信号;其次,采用收敛交叉映射(CCM)方法检验了叶绿素a与环境因子间的因果关联。结果显示:(1)气象因子、支流流量、水温、三峡大坝水位和上游调节坝水位是影响高阳平湖叶绿素a时序变化的重要因素;(2)总氮、总磷为代表的营养盐只在汉丰湖观测点中表现出与叶绿素a的因果关系,且总氮较之于总磷对叶绿素a变化影响更为显著;(3)CCM结果与传统的皮尔森相关性分析及格兰杰因果检验比较,证实非线性时序分析方法在分析浮游植物的因果响应上更具优势。本研究为水生态系统的因果建模提供了研究范例,也为推动利用长期观测数据...  相似文献   
219.
陈丹  刘艳芳  余海  杨柳  黄建忠 《测绘科学》2010,35(2):137-138,98
从二次土地调查的实际需求出发,针对PDA小巧轻便,但是内存小等特点,分析出实现一款性能良好的基于GPS-PDA的外业测绘系统关键的问题在于数据的分析处理的速度与效率。为提高空间数据在移动设备上的分析处理的速度与效率,对空间数据图层进行分级、分块管理建立层次网格索引,并且建立空间数据对象的R-TREE索引。采用不同比例尺的空间层次进行分级管理,采用网格方法进行分块管理,从而提高了PDA的显示速度。  相似文献   
220.
“法象药理学”思维模式是中药药理学的重要理论之一,也是名老中医遣方用药的一个重要方式。旷惠桃教授临床工作中善于运用中医药治疗痹证,尤擅运用“法象药理学”思维选用中药治疗痹证,并能取得很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