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地质学   12篇
自然地理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11.
湿地土壤草根层对铅、镉吸附与解吸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利用柱实验对向海湿地土壤草根层吸附与解吸铅、镉的动力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草根层吸附镉的动力学过程符合Elovich吸附速率方程、双常数速率方程、抛物线扩散方程,吸附铅的动力学过程符合双常数速率方程、抛物线扩散方程,说明草根层吸附铅、镉的过程是一个反应速率和扩散因子综合控制的过程;实验条件下,Pb^2 、Cd^2 的吸附动力学特性较好,但解吸动力学特性很差。说明湿地土壤草根层对铅、镉均有较强的吸持能力,可阻挡重金属离子向深层土壤的迁移,减少了深层土壤中重金属的汇集。  相似文献   
12.
湿地水环境中表层沉积物吸附铅、镉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在选定的实验条件下,对向海自然保护区5个不同类型湿地水体的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了铅、镉的热力学吸附实验.结果表明,沉积物样品吸附铅、镉的过程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n=8,p= 0.01) 等温吸附曲线.在所讨论的范围内,沉积物样品吸附铅、镉的能力与样品中铁、锰氧化物及有机质含量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表层沉积物吸附铅、镉的能力小于生物膜吸附铅、镉的能力,即在湿地水环境中,生物膜对重金属迁移转化的作用相对于表层沉积物而言更重要.  相似文献   
13.
湿地水环境中生物膜吸附铅、镉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利用向海自然保护区不同类型湿地水体培养的生物膜进行了铅、镉的吸附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湿地水环境培养的生物膜吸附铅、镉的热力学数据可以用Langmuir等温吸附曲线来描述,各水体生物膜吸附铅、镉的能力存在很大的差异,吸附铅的能力大约比吸附镉的能力大一个数量级,且吸附铅、镉的能力与膜上锰、铁氧化物的含量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溶液离子强度对自然水体生物膜吸附Pb2+和Cd2+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改变支持电解质(NaNO3)浓度的方法来探讨自然水体生物膜对Pb2 、Cd2 的吸附机制,研究了离子强度对生物膜吸附Pb2 、Cd2 的影响以及不同离子强度下生物膜吸附Pb2 、Cd2 的热力学特征.结果表明:当NaNO3浓度在0~0.4 mol·L-1之间,随着离子强度的增加,生物膜对Pb2 和Cd2 的吸附量和最大吸附量迅速降低;当NaNO3的浓度大于0.4 mol·L-1,生物膜对Pb2 和Cd2 的吸附量和最大吸附量变化趋于平缓,说明自然水体生物膜对Pb2 和Cd2 的吸附可能同时包括电性吸附和专性吸附.此外,研究还发现当Cd2 与Pb2 共存时,Pb2 对生物膜吸附Cd2 的能力有较大影响,而Cd2 对生物膜吸附Pb2 的能力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吉林省部分河流与湖泊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分布规律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河流的水化学组成具有多样性和易变性,而湖泊水则因其交换缓慢,即使与河流所在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地球化学条件相似,其化学组成也明显区别于河流,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分布也不同.利用形态分析、相关分析和地累积指数法研究了吉林省境内部分河流、湖泊沉积物重金属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伊通河和南湖重金属元素生物可利用态含量都很高,存在较大的、潜在的生态危害,Pb、Cu在有机物态中表现出明显的赋存趋势;河流沉积物中Cu、Pb、Zn与pH值显著相关,但湖泊中却相关性不显著.河流沉积物受重金属污染较严重,污染程度最高达到4级,属强污染,湖泊污染程度较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