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3篇
大气科学   36篇
地质学   4篇
自然地理   7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本文应用T42产品和Mass模式对1992年7月25日呼和浩特地区大暴雨进行诊断分析和预报试验。诊断分析表明,局地中尺度环流是复杂现象,由多因子非线性相互作用而生成。地形的热力作用主要影响中尺度系统的演变速度、强度和结构;地形的动力效应导致暴雨区附近的气旋性环流;更大尺度系统诱发地面中尺度风速辐合线。预报试验表明,Mass模式与T42产品中的预报场相结合,可使诊断结果具有预报意义。发展有限域中尺度诊断模式是将T42所提供的天气尺度信息转化为中尺度信息的有效途径之一。这种转化为局地强对流天气的加强预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2.
43.
积雪覆盖度对沙尘暴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李彰俊  郝璐  李兴华 《中国沙漠》2008,28(2):338-343
采用遥感监测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积雪覆盖度数据以及地面气象观测站1961—2005年沙尘天气观测资料,以沙尘暴、扬沙发生日数为定量指标,分析了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积雪覆盖度与沙尘暴、扬沙发生日数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积雪覆盖度与沙尘天气的发生有负相关关系,但地表积雪覆盖对沙尘暴的抑制作用要小于对扬沙的抑制作用,这种负相关关系在1—3月较11—12月更为显著。积雪覆盖度决定了积雪的影响范围,而积雪日数则决定了这种影响持续的时间,综合考虑这两种因素,构建了积雪指数用以反映积雪的这种空间和时间的共同作用。积雪指数能较好地反映积雪日数与积雪覆盖度对沙尘天气的综合作用。  相似文献   
44.
内蒙古大(暴)雪与白灾的气候学特征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宫德吉  李彰俊 《气象》2000,26(12):24-28
使用1961~1998年内蒙古118个地面测站的历史资料及同期亚欧500hPa高空资料,分析了内蒙古大(暴)雪及白灾的气候学特征。结果表明,发生大(暴)雪频率最高的地区是内蒙古的东部和南部,而白灾最重的地区却是内蒙古北部。指出产生“坐冬雪”是形成白灾的必要条件,给出了产生“坐冬雪”的气象指标,总结了内蒙古大(暴)雪的环流特征。  相似文献   
45.
以2001年4月至2002年 6月内蒙中部地区逐时观测的土壤水分资料为基础,论证了该区日土壤水分和日平均风速的变化规律,统计分析了日平均风速与土壤水分对沙尘暴的成生综合贡献。得出的主要结论是:①该地区沙尘暴发生时日平均风速的最小值是 3.5 m/s。如果日平均风速大于 8.0 m/s,预示着有沙尘暴的发生。②在平均风速大于 3.5 m/s的条件下,观测样本中 18.4%日数发生沙尘暴,而81.6%日数没有发生。说明大风的天气条件不应当被视其为沙尘暴的唯一重要的因子。③在同一地点、同样的风力条件下,在沙尘暴发生时,日平均风速与日平均土壤水分呈明显的反相关变化;而它们的反相关关系不明显时,沙尘暴就很少发生。  相似文献   
46.
跨入21世纪,我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我们党肩负着新世纪光荣而艰巨的发展重任。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对党的领导干部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教育活动中,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出:各级党员领导干部都要以普通党员的身份带头参加先进性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47.
李彰俊  李兴华  韩芳  杨忠霞  张存厚 《气象》2007,33(S1):123-126
在全球气候变暖和C02浓度升高的背景下,内蒙古森林和草原对碳汇循环的贡献越来越重要。从C02浓度变化的角庋,利用LI-7500开路式C02/H2O分析仪进行定位观测试验,以天然状态下内蒙古东部林区的落叶松林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2004年5月至2007年5月的C02舍量的观测数据与主要环境因于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表明,内蒙古东部林区的C02含量具有明显的0变化特征,C02舍量在每日正午14时前后达到最低,日落后开始逐渐升高,到日出前后达到最高> C02含量日变化与气温的日变化呈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一0.666;与气压的日变化在夏季和冬季呈现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52和0. 442,降水量的季节分布与其季节含量的变化规律至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別为一0.5464。C02含量的季节变化明显,夏季的明显比其他三季低,说明林区对co2的吸收效应较强;C02含量的年代变化逐年增加的趋势明显,且不同年份其变化特征也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