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1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68篇
测绘学   26篇
大气科学   54篇
地球物理   60篇
地质学   128篇
海洋学   35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45篇
自然地理   2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341.
杨烨  许强  李娟  姜雅怡 《铀矿地质》2024,(2):216-226
为揭示二连盆地马尼特坳陷伊和高勒地区下白垩统赛汉组砂岩型铀成矿条件,文章通过系统研究伊和高勒地区的构造特征、地层特征、岩性特征、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地层含铀性、沉积相特征、水文地质和放射性水化学特征、氧化特征等,并与巴彦乌拉地区进行对比,分析了砂岩型铀成矿条件。研究区外部铀源条件好,赛汉组含铀性低;具有完善的“补-径-排”体系,放射性水化学异常明显。沙那凹陷具有缓倾的构造斜坡,发育辫状河三角洲,砂体发育,主要为灰色砂岩与泥岩互层;阿北凹陷具有陡倾的构造斜坡,发育扇三角洲,砂体极为发育,岩性为灰色、杂色砾岩夹灰色泥岩;沙那凹陷铀成矿条件较阿北凹陷好,相比巴彦乌拉地区赛汉组铀成矿条件较差。  相似文献   
342.
流动人口在北京中心区和近远郊区分布差异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鲁奇  黄英  孟健  王国霞  李娟 《地理科学》2005,25(6):655-663
为深入认识中国流动人口在城市内不同地带就业、生活的分布状态与分布差异,选择北京为例,着重社会学角度,分析研究了流动人口在北京中心区、近郊区、远郊区三个地带的分布差异。发现:①中心区、近郊区、远郊区的流动人口在人口来源地、来京时间长度、年龄结构、教育水平、职业构成、收入水平、居住状况、未来愿望等诸方面存在明显的地带分布梯度差异;②除教育程度相对较低外,中心区是来源地较近、年龄较大、来京时间较长、收入相对较高、就业相对稳定、消费水平相对较高之外来人口聚集地;③近远郊区是来源地较远、年龄较轻、来京时间较短、收入相对较低、就业稳定性较差、消费水平相对较低而教育程度却相对较高的外来人口主要分布区。  相似文献   
343.
张广兴  何清  李娟  辛渝 《干旱区地理》2005,28(6):729-733
采用1963—2002年新疆12个探空站逐日探测资料.按气候特点和地理分布把新疆划分为阿尔泰山.天山和昆仑山3个研究区域。分析了40a来新疆全年各区极地类对流层顶平均温度变化的若干事实、变化的趋势和变化的空间分布差异,用Mann-Kendall法对其进行了气候突变检验。研究表明:新疆极地类对流层顶平均温度总体呈下降趋势;从年代际变化来看40a共下降了0.5℃,下降速率为0.125℃/(10a)。同时,该层温度于1976年发生了气候突变,皿著水平达5%以上.由此说明新疆近年来高空的一些特性层也同样发生了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344.
这两年,博爱县许良国土资源所在年终考核时总位居全县基层所第一名。究竟有什么先进的管理经验?带着这个的疑问,近日笔者来到了该所。在国土所的办公室,我们见到了所长琚东。他三十五六岁的年纪,长得白白净净,身材修长,浑身上下透着军人的干练和刚毅。一见到笔者,琚东便打开了话匣子:"1998年,我从部队转业后来到博爱县国土资源局,先后在地产交易中心、土地评估事务所、执法监察科、地矿科工作,在磨头国土资源所担任过副所长,2011年通过竞聘到许良任所长。许  相似文献   
345.
稠油蒸气—泡沫驱不同油藏区域流体的流变特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针对稠油蒸气-泡沫驱蒸气腔驱油区泡沫油体系、热水冷凝区热水油体系,通过模拟实际油藏温度压力条件,利用高温高压流变仪,在0~600s-1剪切速率范围内,研究蒸气相饱和度、泡沫剂质量分数、温度和蒸气干度对泡沫油体系流变特征的影响;在0~100s-1剪切速率范围内,研究热水相饱和度、泡沫剂质量分数和温度对热水油体系流变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泡沫油体系和热水油体系均为假塑性流体,可用幂律模型来描述,并且随着蒸气相饱和度和泡沫剂质量分数升高,泡沫油体系非牛顿性增强;随着温度和蒸气干度增大,泡沫油体系越接近为牛顿流体;随着热水相饱和度和温度升高,热水油体系越接近为牛顿流体;随着泡沫剂质量分数增加,热水油体系非牛顿性增强.  相似文献   
346.
We discussed the possibility of studying crust anisotropy by analyzing azimuthal variation of the receiver functions and presented a technique for computing the transmission response of a flat-layered medium with arbitrarily ori-ented hexagonally symmetric anisotropy using the reflectivity algorithm. Using this method we investigated the crust anisotropy of Taihang Mountain Range (TMR). Our result shows that there is significant anisotropy with a slow symmetry axis in the upper crust and a fast symmetry axis in the lower crust. The anisotropy magnitude of about 8%~15% is found in the upper crust and a smaller magnitude of about 3%~5% in the lower crust. Orienta-tion of the symmetry axes and the depth of anisotropy appearance as deduced from the seismic records of four individual seismic stations are different from each other. The crust anisotropy beneath the four stations may be associated with the local crustal fabrics in a small area.  相似文献   
347.
岩石露头和矿山废弃物中的金属硫化物在地表、近地表条件下的氧化作用往往导致多种环境问题,因此,金属硫化物的地表风化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表生过程之一。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微生物对矿物的氧化在金属硫化物风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实验研究发现:微生物在金属硫化物表面附着并形成微生物膜,在矿物-微生物膜界面微环境中存在着强烈的微生物氧化和化学氧化作用,两种氧化作用相互协同、共同促进。在此过程中,金属硫化物的S、As、Fe等元素经历了复杂的电子传递、逐级氧化的动力学过程,最终形成稳定的高铁硫酸盐或氧化物,并形成大量的酸性排水。该过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细菌种类、光照和溶液Fe~(2+)浓度等。金属硫化物的微生物氧化直接导致重金属大量释放和严重的环境危害,释放的酸性排水还引发碳酸盐矿物分解和CO_2排放,会对全球碳循环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在地球演化的早期阶段,金属硫化物氧化消耗大气氧气可能导致大氧化进程滞后。尽管关于金属硫化物-微生物相互作用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金属硫化物微生物氧化的分子机制和全球尺度的元素地球化学循环还有待深入研究,原位纳米观测技术的引入和全球物质循环模型研究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同时也对生物冶金技术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48.
宋慧波  李娟  胡斌 《古地理学报》2019,21(6):999-1012
通过对豫西—晋中南地区上石炭统—下二叠统太原组碳酸盐岩中遗迹化石的组成、产状及分布特征的研究,结合部分生物潜穴中Sr含量、Sr/Ba值、1000×(Sr/Ca)值和δ13C值,得到不同地区太原组沉积期古水深的变化曲线,建立了3种不同水深的遗迹组合: (1)Nereites-Chondrites遗迹组合,产生于氧化还原界面附近水体相对较深的浅海下部环境;(2)Zoophycos-Teichichnus遗迹组合,形成于浪基面至氧化还原界面之间的浅海中部沉积环境;(3)Zoophycos-Thalassinoides遗迹组合,出现在平均海平面至浪基面之间的浅海上部或较为闭塞的海湾潟湖沉积环境。依据这3种遗迹组合在各剖面上的变化特征和古水深,认为在豫西—晋中南地区太原组沉积期发生过2次较大规模的海侵。这一成果为精细研究华北西部地区太原期沉积环境演变规律及对比地层提供了生物遗迹学方面的依据。  相似文献   
349.
测量活动地震断裂带内的应力变化是地震学的长期努力目标。途径之一是探测地震波速度的应力依赖性。在“圣安德烈斯断层深部探测计划”主动源钻井试验中,我们探测了波速随应力的变化。文中认为应用该技术的确可以测量应力变化。在两个多月的试验中,观测到剪切波沿固定路径上的传播时间(几个毫秒)与气压变化之间呈现出很好的负相关性。我们还观测到两处明显的走时偏离异常,与观测期间发生的两次地震事件密切相关,而这两次地震均在SAFOD产生了较大的同震应力变化。走时异常分别发生在两次地震事件的前10h和前2h,可能与早期实验室研究发现的破裂前应力导致的裂纹特性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350.
<正>"在团结路开通修好后,西关村700多名回族群众自发组织起来,敲锣打鼓给县委、县政府送来‘开通团结路,造福全县人’的巨幅牌匾;县委、县政府也收到了大批写着感谢话的各种明信片、祝贺信……"这是11月2日,博爱县国土资源局局长李玉龙介绍的情况。拆迁安置难,历来是各级政府感到头疼的问题,而博爱县去年以来的团结路拆迁、闫庄村整体搬迁、南水北调工程等"三项工程"都涉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