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测绘学   4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2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6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世界金融地理层级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傅雪莹  陈才  刘继生  梅林 《地理科学》2011,31(12):1447-1453
金融全球化使各国金融系统联系日益密切深入,但世界金融体系在不同地域巨大差异性仍然存在。从经济地理学的视角出发,指出世界金融地域系统呈现出层级性的特征,通过理论分析并运用计量方法证实了世界金融系统层级性这一规律的客观存在。在计量基础上把世界金融体系划分为4个层级,结合实际深入探讨了每一层级的特征,并从金融学和地理学理论角度探索了世界金融地理层级性产生的内在机理,指出世界金融体系内部联系及整体演进均与世界金融地理层级性特征息息相关。正确掌握与运用这一客观规律,不仅有助于推动本国金融系统的健康发展,而且能使之对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稳定发挥积极而持续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2.
房艳刚  刘继生 《地理学报》2015,70(2):257-270
传统的乡村现代化发展范式和地理学关于乡村的区域差异研究之间存在缝隙,不足以为快速演化分异的乡村地域发展提供直接理论支撑。本文引入西方近20年来逐渐兴起的多功能农业与多功能乡村理论,从新的视角观察思考中国乡村多元化发展的目标、路径及对策。首先从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反思中国乡村现代化的基本历程与得失,以及西方国家乡村现代化产生的问题,指出传统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在很大程度是以牺牲乡村环境和乡村社会机理脆弱化为代价的,也造成了乡村经济对外部支持的过度依赖,仅仅强调"现代化"发展范式显然是不够的;然后简要介绍了国外多功能农业与多功能乡村理论;在此基础上,从功能角度提出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多元目标,推演探讨农业农村发展的区域差异化路径及对策。  相似文献   
53.
以扫描图像编辑程序为例,用VC^ 实现了对扫描地图图像的读取、存储、移动、缩放、增删改,并且整合了矢量化图像的二值化基本功能。提供了一种灵活、快速的地图图像编辑软件实例。  相似文献   
54.
伴随着矿产资源的逐步枯竭,资源枯竭型矿业城市的经济发展面临着诸多困境,产业转型已经迫在眉睫。吉林省辽源市的产业转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被誉为"辽源样本"。基于系统动力学研究方法,通过对系统结构的深入分析,构建辽源市经济系统的SD模型,将CD生产函数嵌入到模型当中,根据辽源市2005-2010年数据进行趋势外推仿真,得到2005-2030年经济系统的若干仿真曲线。结果表明:在2027年辽源市煤炭资源完全枯竭,煤炭产业产值降低为0,但这对其整体经济的扰动很小,辽源市GDP、第二产业产值、接续产业产值、第一产业产值、第三产业产值、其它工业产业产值均呈现快速上升的态势,并且包括人均GDP在内的人均指标亦都将呈现上升的趋势,辽源经济将呈现整体繁荣的局面。  相似文献   
55.
测绘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测绘档案信息资源社会化服务,它已成为测绘地理信息事业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陕西省测绘资料档案馆的测绘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的现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6.
效用最大化、logit变换和城市地理学的数量分析模型   总被引:13,自引:7,他引:13  
城市地理学的主要学模型,包括城市化进程的logistic模型,城市位序-规模分布的幂指数模型以及城市人口密度衰减的负指数模型,都可以从两个简单的科学假设出发推导出来。文章证明,上述假设在理论上可以归结为效用最大化原理,其本质与信息熵最大化有着深刻的内在关系。城市地理学的主要模型作为标度定律都可以借助logit变换进行简化处理,从而为理论模型的实际应用以及城市演化动力学的模拟实验分析打开了方便之门。  相似文献   
57.
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和形态的定量描述:从信息熵到分数维   总被引:145,自引:11,他引:145  
陈彦光  刘继生 《地理研究》2001,20(2):146-152
基于信息论思想提出反映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特征的均衡度概念:假定将城区面积为A的城市用地分为N个职能类,各类别的面积为Ai(i=1,2,…,N),且有∑iAi=A,定义Pi=Ai/A,则可得到土地利用结构的信息熵H=-∑iPilogPi,据此可构造城市土地利用的均衡度公式J=H/logN(0≤J≤1,相应地有集中度I=1-J)。进而借助网格法定义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熵,建议藉此测算城市土地形态的信息维  相似文献   
58.
基于标准分形水系等级序列的镜象对称性,重建水系构成定律:从Horton第一,第二定律出发,导出关于河流长度与位序关系的三参数Zipf模型,从Horton第二,第三定律出发,导出广义的Hack定律;从Horton第一,第三定律出发,导出关于河流长度一流域面积关系的异速生长方程,根据上述数学变换结果建立了水系分维方程式,澄清了不同空间,不同类型的各种维数之间的数理关系。  相似文献   
59.
刘继生  陈彦光 《地理科学》1998,18(4):328-334
以城市区位论为主线,提出区位选择的分形思想和方法,旨在探讨人文地理系统空间优化的基本理论,指出区位选择和空间优化应该遵循三个基本原则:自相似原则,匹配原则和包容原则。  相似文献   
60.
东北地区城市体系空间结构的分形研究   总被引:61,自引:10,他引:61  
刘继生  陈涛 《地理科学》1995,15(2):136-14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