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60篇
测绘学   16篇
大气科学   92篇
地球物理   13篇
地质学   115篇
海洋学   28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2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8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221.
西北太平洋台风活动与我国大震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韦志刚  刘晓东 《高原气象》1995,14(2):226-231
通过对1949-1979年中国7.0级以上地震与西北太平洋台风频数的相关分析指出,西北太平洋台风活动与我国大震有很好的相关关系,西北太平洋台风活动的强(弱)对应我国7.0级以上地震活动的弱(强)。我国大震的活跃期大致在太阳黑子周期双数周的M+1年到下一个M年,这期间西北太平洋台风活动明显减弱。我国大震活跃、西北太平洋台风次数减少和克尔尼诺事件大致同期发生。  相似文献   
222.
较小尺度涡旋与台风的相互作用及其对台风路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一个准地转正压模式实施5组积分时间为5天的试验,研究台风环流与较小尺度涡旋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指出,涡旋相互作用可以改变台风环流的非对称结构,进而引起台风移动偏离正常路径。  相似文献   
223.
赣东北蛇纹岩主要分布于该区的蛇绿混杂岩带内,经ICP-MS分析发现该区蛇纹岩Cr的丰度达6187×10-6,电子探针分析发现主要以铬尖晶石类矿物形式存在.铬尖晶石矿物的Cr#[=100*Cr/(Cr+A1)]为60~69,指示其形成环境可能与SSZ型蛇绿岩(supra-subduction zotle ophiolite)有关.  相似文献   
224.
文章介绍和分析了国外部分国家处置库成本估算结果和成本筹措方式,据此对我国处置库的建造成本进行了粗略的估算,对成本筹措和当前的投入提出了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225.
试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国家环保总局于2007年颁布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有待完善的方面,指出了规范在实际情况中可能出现的无效性。并结合具体实例,论证了自已的观点。  相似文献   
226.
据黄土高原最近 7.2Ma风积黄土 红粘土序列的磁化率曲线和沉积速率变化 ,并分别与赤道东太平洋δ18O曲线和北太平洋风尘石英沉积通量变化对比 ,将晚新生代北半球大冰期的发生、发展过程分为 :约 7.2~ 3.4MaBP的来临期 ,3.4~2 .6MaBP的初始期 ,2 .6Ma以来的大冰期 ;相应地将以冬季风和夏季风组合为特征的东亚季风形成演变过程分为 :冬、夏季风均偏弱的初显期 ,冬、夏季风同步增强的过渡期和冬、夏季风彼此消长的盛行期 .晚新生代全球构造隆升 ,尤其是青藏高原隆升以及与隆升有关的大气CO2 浓度的变化 ,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着北半球大冰期的发生过程和东亚季风气候长时间尺度的变迁 ,其中约 3.4~ 2 .6MaBP时段青藏高原的加速隆升起着重要驱动作用  相似文献   
227.
利用不同分辨率的有限区域数值模式, 由FGGE III b分析场提供模式的初始条件和随时间变化的侧边界条件,通过长时间连续积分对东亚地区5.625~63.75oN、61.375~138.75oE范围内,1979年1月的平均环流和寒潮过程进行了模拟和试验研究。文中首先考察了在研究时段内长时间积分后,模式的计算性能及其稳定性。结果表明,由于强加于模式的侧边界条件的作用,可以使得误差增长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误差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成因。通过对24小时变高、24小时变温负中心值和逐日温压场的分  相似文献   
228.
鉴于海域覆盖面积大而污水排放形成混合区相对集中的特点,基于四叉树网格布设的思想,分层次对不同研究区域按不同尺度网格对近海水域进行嵌套网格联合布置,重点模拟污水排放形成的混合区范围,在此基础上建立了Godunov型通量差分裂(FDS)格式有限体积法计算模式,实现了在不同尺寸的网格联立求解,提高了数值计算效率,又保证了计算精度.以海州湾近海水域为例,对海州湾近海水域流场及污染物混合区的范围进行了模拟计算,由此建立了排污量与混合区面积之间的响应关系,为环境管理部门对入海排污量的总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29.
华南中、新生代与花岗岩类有关的成矿系统   总被引:45,自引:2,他引:45  
华南地区中、新生代的大规模金属成矿作用与花岗岩类活动密切相关, 并因此而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特征; 而不同来源、不同性质的花岗质岩浆活动又是该地区岩石圈演化过程不同时期、不同构造动力学背景的产物. 本文把华南地区与中、新生代花岗岩类有关的矿床划分为4个成矿系统, 即: (ⅰ)与钙碱性火山-侵入(花岗质)岩浆活动有关的“斑岩-浅成热液金-铜成矿系统”; (ⅱ)与陆壳重熔型花岗岩类有关的钨锡铌钽稀有金属成矿系统; (ⅲ)与富钾花岗岩类有关的铜多金属成矿系统, 以及(ⅳ)与A型花岗岩类有关的金铜及稀土成矿系统; 并简要地讨论了它们的基本特征. 从根本上来说, 华南地区中、新生代不同来源的花岗岩类及与其有关的成矿作用都是在伸展-拉张环境下壳-幔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30.
海底微地貌测量系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研制的IOA-1高分辨率测深侧扫声纳(HRBSSS),为了解决现有测深侧扫声纳(BSSS)在其正下方附近的测深精度差以及不能检测从不同方向同时到达的回波,难以在复杂地形上工作的缺陷。把高分辨率波束形成技术,即高分辨率到达方向(DOA)技术应用于测深侧扫声纳(IOA-1 HRBSSS)的研制,使声纳能克服多途效应,并能在复杂海底上工作。在深水湖进行了长时间的试验,试验表明以上理论和设计是正确的,在国际上首次研制成功了高分辨率测深侧扫声纳实用样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