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质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8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4 毫秒
21.
传统旅游目的地再发展研究——肇庆案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保继刚  张骁鸣 《热带地理》2006,26(2):177-181,191
近年来,国内一些起步较早的传统旅游目的地,纷纷遭遇客源萎缩、产品老化、竞争不利等难题.为扭转局面,个别地方从政府主导的角度提出了很多策略或措施,如投巨资开发新产品、加大促销力度等,力求突破发展瓶颈.然而,如果以潜在游客的扩大和实际游客的增长为评判指标,这些策略和措施并非都适合于这些传统旅游目的地.通过对肇庆的案例分析发现,传统旅游目的地政府部门在出台再发展决策时,应当着力将不确定的发展"机会"转化为成熟的发展"条件",以规避风险,节约资源,争取成功.  相似文献   
22.
保继刚  邓粒子 《热带地理》2018,38(5):606-616
宜人气候是人们购置度假地型第二居所的重要影响因素,可分为避暑型和避寒型2种类型,但现有研究鲜有关注不同气候类型对度假地型第二居所需求的影响。文章以腾冲和西双版纳景洪为例,通过对比雅居乐集团布局两地的旅居地产项目发展差异,指出西双版纳的度假地型第二居所需求大于腾冲。进一步运用质性方法剖析需求差异化的原因,得出以下结论:异质宜人气候是吸引人们购置两地度假地型第二居所的主要因素,气候资源的非移动性和空间异质性导致了不同度假地第二居所的发展差异。就发展度假地型第二居所而言,在国内避寒型气候的竞争力优于避暑型气候。原因在于,国内避寒型气候属稀缺资源,具有垄断性特征;而避暑型气候资源较为丰富,是一种相对遍在性资源,具有可替代性。  相似文献   
23.
田向平  保继刚 《地理研究》1992,11(1):104-104,37
中国地理学会第三届青年学术讨论会于1991年11月4—7日在广州中山大学举行。来自全国各地59个单位的代表共140余人参加了大会,收到论文150篇,从中选出85篇汇编成集。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山大学副校长许学强先生、中国地理学会秘书长张家桢先生和中山大学地理系主任刘琦先生等亲临大会,勉励青年一代要看到自己的历史责任,虚心学习,努力实践,继承创新,为发展中国的地理学打下扎实的基础。香港地理学会副理事长陆超明博士到会祝贺,希望与国内青年学者建立联系,加强合作。  相似文献   
24.
基于GPS数据的自驾车游客时空行为研究——以西藏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出行与游玩日益模糊化的背景下,利用GPS轨迹挖掘自驾车游客在大尺度范围内移动的空间行为特征和时间制约因素,对于规划设计旅游路线及旅游产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自驾车旅游热点区域--西藏自治区,通过Python挖掘六只脚平台6748条“脚印”数据以及924 条轨迹信息,结合OSM路网数据以及旅游景点POI数据,以季节强度指数、多环缓冲区、核密度等方法探讨自驾车游客的时空行为特征。研究发现:(1)游客兴趣点主要沿西藏南部交通路网分布,国道周边的自然景观对自驾车游客具有明显吸引力;(2)游客兴趣点数随着与景点距离的增加呈现出幂函数式递减,自驾车游客围绕旅游景点存在一定的空间聚集。但游客兴趣点与景点的空间距离较大,沿途景观成为游客重点关注的旅游吸引物;(3)在年内,受西藏季节气候和自然环境的影响,游客出行以夏秋季节为主,主要分布在商业相对发达且旅游业态较多的拉萨和林芝市区。不同季节的自驾车速度存在显著差异,速度高低关系为秋季>夏季>春、冬季;(4)在日内,在进食、睡眠等生理节律及娱乐需求的约束下,游客会在停车场、服务站、景色优美的路段、景点等地方停留游憩,旅游活动的整体节奏是移动和静止的结合,且大部分时间处于移动状态。  相似文献   
25.
陈志钢  保继刚 《地理研究》2012,31(7):1339-1351
在讨论游憩商业区(RBD)定义与深度访谈的基础上,通过形状指数、土地利用动态度等指标测度典型旅游城市阳朔县RBD的形成与发展,并对其影响因素与成长机制进行路径分析,研究表明:(1)阳朔RBD的形成源于旅游业的发展,西街是RBD演变的初始地。以西街为基础衍生出"十字"、"工字"、南北"日字"与网状结构的RBD形态。1979~2005年,阳朔RBD空间形态上经历了从线性状态向网状的空间形态变化,而土地利用类型的动态变化经历了较长时期的平稳扩展时期后,2003~2005年开始急速扩展。(2)在土地市场、地方政府政策、大型事件以及外部控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阳朔RBD的变化呈现短期均衡,这种均衡是"旅游投资-旅游产业规模","游客人数-旅游产业规模"正反馈,"消费预期-游客人数"、"旅游口碑-游客人数"、"旅游产业规模-地价"负反馈共同作用下旅游用地从西街向其外围拓展,并不断循环的结果。(3)在客观存在的竞标地租与利益群体的集体选择行为下,阳朔RBD呈现从西街开始向外围扩展并最终形成以其为中心的网状结构。由于RBD的边界尚未有权威的界定,其外部性也没有办法得到量化。  相似文献   
26.
主题公园发展的影响因素系统分析   总被引:107,自引:1,他引:107  
保继刚 《地理学报》1997,52(3):237-245
主题公园是一种投资大、风险高的新型旅游项目,通过大量的实证调查和文献总结,本文对影响主题公园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行系统分析,这些因素是:客源市场和交通条件、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城市旅游感知形象、空间集聚和竞争以及决策者行为。  相似文献   
27.
丁健  保继刚 《中国岩溶》2000,19(3):284-289
建水燕子洞的旅游生命周期与一般喀斯特洞穴旅游生命周期有所不同,分为四个阶段,即探查阶段、参与阶段、发展阶段和衰落阶段。本文分析了影响该洞旅游生命周期的各主要因素,并提出重振建水燕子洞旅游业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8.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policy launched in 1978,the number of inbound tourists increased from 1.8 million in 1978 to 139.5 million in 2017,and that of domestic tourists increased from 344 million in 1991 to 5 billion in 2017.This article conducts research on how the geographical pattern of China’s tourism has evolved in the last four decades on the national-scale and regional-scale,for rare studies before could focus on such an extended date and utilize inbound and domestic tourism data simultaneously.Grounded on viable datasets and multiple vibrant data analysis approaches(including the Gini coefficient,primacy index analysis,hot spot analysis and Pearson correlation analysis),this article unpacks triple vital realities.(1)The overall geographical pattern of China’s tourism development can arguably summarize as“high in the eastern and low in the western part,high in the southern and low in the northern part.”Meanwhile,China’s inbound tourism has long shown a pattern of polarized distribution;While,domestic tourism has experienced a shift from the polarized distribution to the equilibrium distribution.(2)According to the features and characteristics,China's tourism development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stages.They are precisely the initial modern tourism stage(1978–1988),the domestic tourism cultivating stage(1989–1996),the rapid development stage(1997–2007)and the new normal stage(2008–present).(3)This article also identified multiple factors underlying the inbound and domestic tourism development in China,including policies,management systems,tourism demand,tourist attractions,economic level,consumption level,industrial development,investment status,traffic conditions,accommodation services,intermediary services and degree of openness.  相似文献   
29.
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旅游地理学是处于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之间的综合性分支地理学科。中国旅游地理学在20世纪80年代的地理学大发展中应运而生,经过30年的发展壮大,旅游地理学逐渐成为中国地理学中发展最快,成果最丰,思想活跃的分支学科之一。近年来,旅游地理学一方面从研究规范的讨论到问题意识的强调,学科的自觉性不断增强,在社区旅游、事件旅游、遗产旅游、城市旅游和旅游流与空间结构等研究领域形成了一系列卓有特色的研究成果,学科涉及领域趋于多元化,研究方法不断创新,学科队伍不断壮大,学科平台不断扩大,国际交流日益频繁,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逐渐与国际接轨。另一方面,旅游地理学者广泛参与到省域及重点区域的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实践和世界遗产保护中,并致力于中国旅游标准化和旅游产业国际化的实践。旅游地理学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展望未来,中国旅游地理学一方面将继续发挥理论结合实际的学科传统优势,不断壮大旅游地理学的学科力量;另一方面需不断加强学科理论体系的构建,进一步提升旅游地理学研究的理论深度和国际化水平。  相似文献   
30.
保继刚 《地理研究》1990,9(1):98-99
由中山大学地理系和美因茲大学地理系联合主办的“中国——联邦德国地理学发展与地理教育学术讨论会”于1989年11月9日—13日在广州中山大学举行。广东地理学会理事长、中山大学地球与环境科学学院院长许学强教授、联邦德国美因玆大学地理系主任多姆尔斯教授(Manfred Domroes)主持了会议,来自联邦德国、荷兰以及香港和国内37个单位的专家学者80多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