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6篇
测绘学   19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15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51.
Precise structural identification of phospholipids in the microalga Nitzschia closterium has been established using 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electrospray ionization-quadrupole-time of flight-mass spectrometry (UPLC-ESI-Q-TOF-MS) for direct analysis of total lipid extracts.Mass spectrometry was performed in reflective time-of-flight using electron spraying ionization in negative mode.Phospholipid molecular species identification was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 product ions and neutral loss yie...  相似文献   
52.
基于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GPS观测资料解算的电离层TEC数据,利用Kalman滤波方法对2008年5月12日汶川Ms8.0地震前的电离层TEC进行异常探测研究,并与以前的处理结果进行对比,对比结果表明:利用Kalman滤波方法能够有效地探测到震前的电离层TEC异常扰动。  相似文献   
53.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不同种类植物叶面滞尘粒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揭示不同种类植物叶面滞尘粒度特征,对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塔中沙漠植物园内10种阔叶植物的叶面滞尘和同一环境中集尘缸降尘进行取样,利用沉积物的粒度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种植物叶面滞尘的粒度特征。结果表明:(1)植物叶面滞尘平均粒径为16~61 μm,以粉沙和极细沙为主,粉沙(65.85%)和黏土(7.77%)含量大于集尘缸降尘中的相应含量(32.01%,3.19%);植物叶面滞尘分选性较差,分选系数为1.42~1.74;偏度属于近对称、正偏或极正偏;峰态中等偏窄,峰度值集中在1.019~1.375。与集尘缸降尘相比,植物叶面滞尘颗粒偏细,分选性偏差,整体正偏程度偏小,峰态偏宽。(2)10种植物叶面滞尘粒度也存在差异,平均粒径排序为灰杨<银沙槐<沙枣<小叶白蜡<沙冬青<枸杞<沙打旺<铃铛刺<胀果甘草<白刺,表明植物叶面对大气降尘的滞留和吸附具有很强的选择性,而这种选择性是植物叶面特性(是否有绒毛或褶皱等)、植物生活型(乔木、灌木、草本)以及与之相应的风沙流颗粒分布、近地表小气候特征等因素综合作用的表现。(3)粒度参数相关散点图表明10种植物叶面滞尘、集尘缸降尘沉积环境不同,而平均粒径与分选性对沉积环境变化响应最为敏感。  相似文献   
54.
大兴安岭北段新林地区晚古生代花岗岩主要出露在大乌苏和富西里附近,岩性主要为二长花岗岩,另有少量花岗闪长岩。对其中二长花岗岩样品进行LA-ICP-MS锆石U-Pb测年表明,大乌苏和富西里岩体侵位年龄分别为(303.7±2.2)和(300.5±0.5)Ma,均为晚石炭世岩浆活动的产物。花岗岩具有富硅(w(SiO2)为66.77%~75.85%)、富碱(w(Na2O+K2O)为7.41%~8.69%)、高铝(w(Al2O3)为12.90%~16.22%),低MgO、CaO、TiO2的特点,属于钙碱性系列;铝饱和指数(A/CNK)为1.06~1.44,为过铝质岩石;镜下未见原生白云母、堇青石、石榴石等富铝矿物,不同于富铝的S型花岗岩;而w(P2O5)与w(SiO2)负相关,呈I型花岗岩特征;富集LREE和Ba、Rb、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Ti等高场强元素,与后造山I型花岗岩特征相似,应形成于拉张的构造环境。花岗岩的87Sr/86Sr为0.712 938、143Nd/144Nd为0.512 386,(87Sr/86Sr)i值为0.704 4,εNdt)值为-1.09,TDM2=1 172 Ma,源区物质主要为中-新元古代从亏损地幔增生的地壳物质。结合区域研究成果,大兴安岭新林地区晚石炭世岩浆侵位活动与额尔古纳-兴安地块和松嫩地块碰撞拼合后岩石圈伸展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55.
长三角一体化已成为国家战略,不仅加快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发展进程,而且为实现长三角一流城市群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目前我国海洋旅游业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海洋旅游休闲产品缺乏地域特色以及其他休闲产业的竞争等都成为制约海洋旅游业发展的因素。为促进上海海洋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解决目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文章以上海海洋旅游业为系统,将影响海洋旅游业发展的因素作为该系统的组成部分,创新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分析影响上海海洋旅游业发展的9项影响因素的关联程度。研究结果表明,未来上海海洋旅游业须采取的发展策略包括增加海洋旅游专业人才、完善海洋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高质量的海洋旅游中介机构以及提高海洋旅游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56.
北京地热资源勘查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70年代初期,针对以往对地热资源的可再生性认识不足,不能真实反映地热资源中蕴含的可循环利用的热量,造成计算值偏小的情况。本文介绍了一种地热可再生资源量的新算法,计算每个热田的可再生资源量,从而重新估算北京市地热能的资源潜力。通过计算,采用对井抽灌方式且地热水100%回灌条件下抽灌井间距为300m时,10个地热田范围内地热能可提供的供暖面积为3.01亿m2;采用地热梯级利用(和热回收)结合其他辅助清洁能源调峰方式对建筑物进行供暖,全市热田面积内可供暖面积为8.60亿m2。对比传统地热可采资源量与本次研究采用的新算法,采用对井系统供暖可大大提高布井密度,使可供暖面积提高73倍。通过对地热能可再生资源量进行计算,对于推进全国范围内的地热发展,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7.
土地利用数据是进行土地管理和相关工作的基础数据之一,也是时态变化最频繁、时空关系最复杂的数据。因此,一个完善的、能够反映土地利用信息随时间动态变化的管理系统必须将时间属性纳入其中。本文通过对土地利用时空变化过程及其数据特点进行分析,应用时态GIS理论与方法,提出了土地利用时空数据管理的存储方案。基于该存储机制的土地利用数据库,能够较好地表达土地利用时空变化过程,从而提高土地利用数据的管理效率。最后分析了历史数据的信息查询、历史状态再现、数据统计、变化趋势分析及数据回滚等挖掘应用。  相似文献   
58.
59.
Nitrogen balance method and nitrogen-free diet were used in this study to determine nitrogen maintenance requirement (NM) and nitrogen maintenance requirement per unit metabolism body weight (NM’) of black porgy Acanthopagrus schlegeli. Fish with body weight (BW) of 50, 80, 120, 160 and 200 g were fed by the diets containing three graded levels of crude protein (380, 420 and 460 g/kg). The results from nitrogen balance experiment showed that the amount of nitrogen deposition varied from 0.15 to 0.31 mg/g BW...  相似文献   
60.
测井数据分维计算及其应用条件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分形几何已成功地应用于储层表征,分维是储层一征和随机建模的控制参数,为了准确表征储层,必须精确地估计分维值。本文介绍了利用测井数据计算储层分维值的三种方法:变尺度分析法(R/S分析),变异函数分析法、功率谱分析法,研究发现分维计算中对数据的分级处理实际上就是对数据进行灰色累加生成。研究表明影响分维估计精度的主要因素有四种:数据点数、数据概率分布、数据平稳性,无标度区,研究认为,现有的3种方法不能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