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35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1.
原生矿床中金的主要性状有自然金与金的碲化物.自然金可分为"明金"和"微细粒金"."明金"的次生作用,使金的成色得到提高,粒度更大,往往有利于残坡积型砂金矿床的形成."微细粒金"的次生作用,常形成卡林型氧化金矿或红土型金矿和铁帽型金矿.显然,以"明金"为主的矿床及金的重砂异常区,不存在找红土型金矿的可能,应寻找脉金矿床.而在有低值金的重砂异常叠加的化Au异常区,有望找到中小型红土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22.
涪陵地区位于川东南探区北部,通过该区石炭系黄龙组地震剖面测线逐条解释,识别出了四种典型异常反射结构:①地震同相轴波峰、波谷均表现为中振幅~弱振幅;②地震同相轴下拉波峰振幅有强有弱,上部波谷反射呈现强振幅~中振幅;③地震反射同相轴明显下拉,同时下拉同相轴上部反射呈现中振幅~弱振幅、下部反射振幅减弱;④地震同相轴反射为弱振幅,近空白反射或弱波谷反射。基于岩溶单元发育理论模型及该区沉积特征,对四种典型地震剖面反射异常地质成因解释进行了地球物理正演模拟,结果显示了与实际典型地震反射结构相吻合的地震剖面特征。其分别代表了岩溶高地峰丛与浅洼发育;被泥质充填或半充填的溶洞或孔隙性非常高的储层发育;高泥质含量充填物,或低速度、未被完全充填的缝洞体发育;7 m~9 m及以下的黄龙组地层。同时,基于特殊剖面结构研究成果,对该区可能发育的新型储层类型进行了预测,有效地指导了该区下部油气有利储层的寻找。  相似文献   
23.
芙蓉矿田白腊水锡矿矿化特征及找矿意义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白腊水锡矿床是在新一轮地质大调查中发现,并进行了初步评价的大型矿床.该区断裂构造发育,构造线以NNE-NE向为主,并控制着锡矿带的分布.通过该矿床矿化特征的研究认为:①白腊水矿区到处发育的石英脉可能是锡矿化作用的同期产物;②矿脉内的锡矿化可能极不均匀,高品位的地段一般在构造破碎强烈地方;③该区不同岩体的成矿元素含量明显高于地壳花岗岩类岩石的平均值,有些高出数十倍,具良好的含矿性;④该地区的岩浆岩的稀土元素组成特征极为相似,岩(矿)石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曲线具有相同的变化特点,显示出岩(矿)石可能为同一岩浆房演化的产物;同时反映出矿化可能与细粒花岗岩关系更密切.  相似文献   
24.
宁芜南部成矿模式及对深部找矿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长江中下游Fe-Cu-Au多金属重要成矿带的宁芜、大冶铁矿成矿模式和成矿地质背景的分析,按照成矿系列中缺位预测的原则,认为在宁芜盆地南段的岩体存在双层结构,与上层岩体有关的矿床为典型的"玢岩铁矿";深部下层岩体具有"大冶式"铁矿相似的成矿地质环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宁芜玢岩铁矿下部有大冶式铁矿存在的认识,并构建了宁芜盆地南段"丰"字型成矿模式。认为采用"模式"类比、立体填图、综合物探方法进行综合探测将具有较好的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25.
辽河坳陷青龙台辉绿岩全岩Ar—Ar同位素定年所获得的坪年龄为(35.5±0.7)Ma,与正反等时线年龄在误差范围内均相吻合,表明该辉绿岩侵位于新生代古近纪的沙河街期。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青龙台辉绿岩贫硅,富碱、钛,轻重稀土元素分异明显,略具Eu正异常,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如Sr、Ba等)和高场强元素(HFSE,如Nb、Ta等),显示与洋岛玄武岩(OIB)类似的地球化学特征。区域资料显示,华北克拉通东部晚白垩世一古近纪均以拉斑质玄武岩的喷发为主.为尖晶石二辉橄榄岩相高程度部分熔融的产物,新近纪以来则以碱性玄武岩的喷发为主,为石榴子石二辉橄榄岩相低程度部分熔融的产物。青龙台辉绿岩具较高的Lad/YbCr、Ce/Y值和较明显的Sr、Ba、Eu异常,应是尖晶石-石榴子石过渡相的二辉橄榄岩经较低程度部分熔融的产物。因此,青龙台辉绿岩的形成时间可代表华北东部岩石圈由减薄至增厚的转折时间,  相似文献   
26.
27.
巡查历险记     
正2013年12月份的一天早上,我们早早点过名后,便开车入村例行巡查。车子开到谢庄和焦谷堆村的山林时,崎岖不平的道路把巡查车硌得左颠右晃,仿佛都快散架了。可我们顾不上叫苦,大家一边紧抓坐椅,一边观察远处山林,辨别有无盗采偷挖的痕迹。在接连两个下坡路和一个大拐弯后,突然一个急刹车,我们三个同时向前撞去。"怎么回事?"我一边揉着头一边问。"你们快看!前面的路成啥样了。"我们往前一看,心里一惊,原本刚好可以过去一辆面包车的小路,两边同时  相似文献   
28.
土壤水分是气象预报、农情监测及水文模型的重要参数之一,利用被动微波遥感技术可以有效获取土壤水分。本文分析被动微波遥感反演土壤水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在前人相关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基础之上,基于土壤的微波辐射特性,通过双波段(C、Ku)微波辐射计对不同水分、不同表面粗糙度的土壤微波辐射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土壤湿度与微波发射率、土壤粗糙度与微波遥感指数之间的定量关系,并建立了土壤湿度与微波发射率、粗糙度与微波遥感指数间的经验模型。  相似文献   
29.
湖南千里山-骑田岭矿集区形成的构造背景初探   总被引:15,自引:7,他引:8  
从地层、构造力学体系、岩浆岩分布、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分析,提出前泥盆纪在炎陵—蓝山构造岩浆岩带两侧的地质体是分离的。通过对地块拼贴时力的作用和平面变形的分析,认为炎陵—蓝山北东向构造岩浆岩带是两个地块的拼贴线;郴州—邵阳北西向构造岩浆岩带是地块拼贴时的应力集中带,两带交汇于此,是千里山—骑田岭矿集区形成的最本质的原因。  相似文献   
30.
王小六 《地质与勘探》2019,55(S1):343-350
随着贵州西部地区毕节、威宁、赫章等地玄武岩风化壳中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点的发现,广泛分布于川滇黔三省的峨眉山玄武岩成为一个新的离子吸附型稀土矿重点找矿远景区。本文初步探析了云南宣威地区离子吸附型稀土矿成矿条件,结合赣南地区离子吸附型稀土矿找矿经验,提出了云南宣威地区快速圈定稀土矿找矿靶区的思路。通过云南宣威地区某项目找矿实践,在区内共圈定4个离子吸附型稀土矿找矿靶区,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