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9篇
测绘学   24篇
大气科学   21篇
地球物理   20篇
地质学   50篇
海洋学   7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2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7年   5篇
  1974年   3篇
  197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55 毫秒
111.
所有岩石均或多或少具有磁性.一部份是在现在地磁场感应磁化下获得的,这种磁性称为感应磁性.一部份是在岩石形成时的地磁场作用下获得的,其磁化强度向量方向与它形成时的地磁场一致,因为是把从前地磁场的情况作为"化石"保存下来,所以称为"化石磁性",或者称为天然剩余磁性(NRM).由于岩石天然剩余磁化强度与岩石形成时的地磁  相似文献   
112.
陈玲 《福建地理》2013,(3):85-88
乡级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是各项土地管理业务的数据基础.本研究结合福建省规划数据库审查的实际经验,从规划指标提取方法、关键技术等方面阐述了如何利用GIS手段辅助进行乡级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指标核查,为规划审批提供数据参考和规划合理性判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3.
通过分析该城市的地质条件背景特征和主要环境地质问题,提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114.
利用安装在东莞市气象局综合探测基地的新旧2台颗粒物监测仪,以2012年1月的同步观测数据为样本进行对比分析,比较新旧仪器之间的质量浓度和数浓度的差异。结果发现:新旧仪器质量浓度数据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基本一致,旧仪器测得的数值约为新仪器测得数值的48%,两者相关系数高达0.97,并且有着良好的一元线性回归关系和量值对应。新旧仪器的数浓度较细粒子的相对误差为-0.26~-0.55,较粗粒子的相对误差值为-0.73~-0.84;PM10、PM2.5、PM1粒径中,相对误差值约为-0.30。新旧仪器C1、C2通道相对误差逐时变化平稳,相对误差最大值与最小值相差0.03;31个粒径通道在清洁和灰霾状况下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0.80、-0.79,差别很小。  相似文献   
115.
前言在金属矿和石油物探中,倾斜板状体是一种最重要的模型.已经研究成许多推断板状体磁异常的方法,其中包括野外实测曲线与理论曲线对比法、特征曲线法(这类方法是利用特定的距离,如拐点间的距离或利用异常的宽度等),以及对数分析法.  相似文献   
116.
古地磁的应用古地磁学在地球物理学和地质学方面的应用,其依据是地磁场在从前寒武纪到现在的全部演化过程中,磁极位置不断移动,极性经常倒转.也就是这一依据对大陆漂移和海底扩张等假说提供了重要证据.对地球膨胀说(即地球半径在缓慢地增大)提供了数据,可计算出各个地质史期的地球半径.用古地磁学研究宇宙星球(例如月球、陨石)上物质的磁性,从而了解地磁场的起源和演化等方面的问题.根据测得的地磁倾角,可算出样品产地的古纬度.  相似文献   
117.
新20号井井水位动态分析及地震预测效能评价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陈玲 《内陆地震》2003,17(2):150-156
对新20号井井水位动态观测资料进行了全时间过程扫描,分析了井水位的年变化规律、主要干扰因素和地震短期前兆异常特征,提出了如何判别水位年变叠加、峰谷相位移动和峰谷极差增减等异常是否打破年变规律的有效方法。根据这些指标,统计了观测期间乌鲁木齐监视区内发生5级以上地震时水位的相关异常参数,并对该井的地震预测效能进行了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118.
近150a来南红山湖的地球化学特征及环境意义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通过对西昆仑山南红山湖的沉积地球化学特征的分析,恢复了南红山湖区近150a来的环境变化。19世纪50年代初-19世纪80年代中期,气候受小冰期末次波动的影响,以冷湿为特点。19世纪80年代中期-1997年,处于小冰期后回暖期,以暖干趋势为主。其中19世纪80年代中期-20世纪20年代初,以暖干为特点;20世纪20年代初-20世纪中叶,气候较干燥,而且温度与湿度的结合较复杂,属于冷干-暖湿交替的气候类型;20世纪中叶-1997年,气候总特征以暖干为主,尤其是1990年以后,温度升高趋势明显,气候干燥。从近150a湖泊变化的整体趋势看,随着时间的推移,南红山湖在逐渐萎缩。就湖区的气候变化与西昆仑山古里雅冰芯所恢复的气温、降水变化及与较近的两个站点的气象记录进行了对比,认为该地区与古里雅冰芯地区受相同的气候系统控制;高原上区域间存在气候差异;应开展多尺度、高分辨率的多种代用资料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9.
在麻江古油藏都匀坝固剖面的下奥陶统红花园组中,在灰岩晶洞、溶孔、裂隙中充填有大量的沥青,晶洞中还同时发现与沥青共生的晶形完好、颗粒粗大的原生水晶,有的水晶中肉眼即可见黑色的固态物质.这种水晶包含沥青的现象并不多见,常见的矿物中的沥青包裹体多与气态及液态烃共生,一般分布在包裹体壁.  相似文献   
120.
南海中建南盆地速度资料分析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大量速度谱解释的基础上,分别计算了南海中建南盆地的层速度、时深转换和砂岩百分含量,并对盆地5套地层的层速度平面图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部坳陷的层速度最大,北部坳陷和南部坳陷次之,北部隆起的层速度最小,反映了地层的构造走势;利用砂岩百分含量资料进行岩性分析,发现西北部和西南部的砂岩百分含量大于75%,属于砂岩相沉积,推测盆地的物源主要来自西北和西南方向,为沉积相解释和油气资源评价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