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3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89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31.
"4·20"芦山强震导致震区斜坡动力响应强烈,并诱发大量斜坡次生地质灾害。强震后余震频发,在发震断裂附近芦山双石峡谷下游出口,对仁加水电站进水口边坡地震动效应监测初步揭示,该斜坡中上部峰值加速度放大达3.4倍,斜坡放大效应明显,但各监测点场地效应需深入分析。因此,基于对该斜坡环境噪声测试与地震监测数据,采用水平与竖向谱比(H/V)和标准反应谱(SSR)对比分析。研究揭示,该斜坡参考点H/V谱比曲线放大系数约为1.1,场地放大效应微弱;斜坡上部监测点环境噪声揭示H/V与SSR谱比放大峰值频率约为13.0 Hz,放大系数为1.2~1.6。环境噪声与地震监测数据对比表明,其平均谱比曲线峰值频率特征接近,但后者谱比放大系数为1.6~2.6。综合研究表明,该斜坡场地地质结构较为单一,其动力效应主要受斜坡地形因素较强,斜坡中上部地形放大效应较明显。基于环境噪声与地震数据对比研究斜坡场地效应,两者在场地卓越频率上较一致,而放大系数后者明显强于前者。  相似文献   
32.
最佳路径算法在计算波路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33.
利用渭河盆地2001~2010年高精度GPS监测资料,采用有限元数值分析法,分析了渭河盆地内深大断裂处的构造应力特征及断裂活动特性。结果表明,盆地西部断裂处均呈现出明显的近E-W(east-west)向挤压应力特征,而盆地中部断裂处则均呈现出显著的NW-SE(northwest-southeast)向拉张应力特征,东部断裂处呈现出一定的NW-SE向拉张应力,但该部量值较中部断裂处小;走向各异的同一条深大断裂不同区段,呈现出的应力特征、量值以及活动速率也存在差异性;跨断裂剖线显示沿断裂走向的速度分量在断裂两侧均发生了一定量值的变化,构造断裂具有一定的扭动特性。模拟计算结果进一步显示盆地中部较东、西部受NW-SE向拉张应力作用显著,且在中部这些具有拉张应力特征的深大断裂交汇处,特别是断裂活动速率较大的区段,正是盆地内地裂缝灾害最为集中发育的区域。  相似文献   
34.
地质记录是一种地质资料的摘录(全年摘录)、储存与提取的数据库系统。它是在DOS状态下采用DbasgⅢ+编辑而成的数据库管理系统。该系统由文献目录模块、地质资料模块和标本资料模块三大主要部分组成,具有良好的用户界面,使得用户能够方便地完成输人数据、编辑及综合提取所需信息、图形显示等。地质记录已发展成为能容纳地球科学中不同领域的文献资料,包括发表的和未发表的地质文献、野外记录和标本资料等。它已成为多国合作的数据库系统。英国CASP研究所及加拿大、中国等三个研究组已从事该项研究多年。由于该系统能向用户提供详尽信息,优于一般文献检索系统,加之功能齐备,应用灵活,将会在地球科学中许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5.
书讯     
由美国内政部垦务局出版发行的《地下水手册》,是作为国家主要资源的保护机关给从事地下水研究、开发和管理人员而撰写的一本专著.书中介绍了地下水的分布、水井与含水层的关系、含水层的试验分析与研究、含水层的产水量估算、数据收集以及地球物理勘探方面的内容;而且对含水层的渗透性试验、水井设计、排水系统、水井特性与钻进技术、水井消毒、抽水泵及有关方面的内客作了详细介  相似文献   
36.
1996年我区预报服务体会王运生裴秀苗(运城地区气象局044000)1996年是我区气象灾害比较频繁且严重的年份。多种灾害性天气同一年出现,这在我区历史上是少见的,给我区工农业生产及国民经济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影响。但通过九六年灾害性天气预报服务的实践,...  相似文献   
37.
通过对西南某水利枢纽工程坝区煤系地层的系统研究,揭示了在坝区左右岸煤洞的展布特征,结合工程,分析了煤洞的存在及其变形的工程效应。最后,对煤洞的变形提出了针对性的处理建议。  相似文献   
38.
岷江上游干流岸坡主要表生地质灾害分布特征及成因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岷江上游地处我国著名的南北向地震带的中段,因其特定的地质环境导致区内表生地质灾害极为严重.通过对岷江上游(汶川以上)河段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表生地质灾害的调查研究,其分布沿岷江两岸具有明显的分段特征与河谷地貌分段基本一致,它们形成发展与特定地形地貌、易崩滑或软弱地层、特殊的构造部位、降雨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9.
虎跳峡水库诱发地震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虎跳峡水电工程区构造格架和历史地震的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对水库诱发地震的工程区地壳岩体力学环境、地热及地化异常、介质特征等方面进行定性分析;运用概率分析法,又对其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该工程蓄水后,会诱发地震,并且最大震级达4.7级。  相似文献   
40.
冻融风化边坡岩体破坏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寒山区岩质边坡冻融风化破坏严重影响公路建设及其运行安全。为了揭示岩体在冻融条件下的破坏机理,本文通过对高寒山区岩质边坡现场调查、编录,结合室内试验及数值模拟等,从不同尺度下综合分析岩体的冻融破坏机理。室内试验显示岩块受冻融后存在强度弱化现象,其受控于岩块的结构构造、胶结程度及初始损伤裂隙发育情况;冻融试验揭示岩体裂隙发育特征对冻胀变形性质起决定作用,裂隙的冻融破坏速率远大于岩块,密闭条件下,裂隙水冻结成冰过程中形成冰劈效应,冻胀力可达33MPa以上;数值分析揭示了边坡温度场受低温、大温差影响最为明显,裂隙带受冻融影响严重,其为边坡冻融风化的通道,裂隙水冻胀形成冰劈是边坡冻融风化破坏的主要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