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8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84篇
测绘学   46篇
大气科学   34篇
地球物理   29篇
地质学   179篇
海洋学   42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22篇
自然地理   3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71.
针对有应力反向与无应力反向两种循环应力条件,进行了k0固结饱和粘土不排水循环三轴压缩与拉伸强度试验。为了分析三轴压缩与三轴拉伸循环强度之间关系,依据3个围压下三轴压缩循环强度试验结果,确定了与不同循环破坏次数对应的Mohr-Coulomb循环强度指标。据此预测k0固结土样三轴拉伸循环强度,预测结果小于实测结果,当循环破坏次数为2 000时,两者之间相对偏差为13%左右。因此,可以依据Mohr-Coulomb强度理论建立k0固结饱和粘土不排水三轴压缩与拉伸循环强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2.
通过给饱和砂土层施加反压,模拟地震荷载作用下具有残余孔压的饱和弱化、液化土层。选择粉质细砂与细砂,进行了18组水平荷载作用下桩与饱和弱化、液化土层相互作用的模型试验,研究了饱和弱化、液化土层水平极限抗力随土层残余孔压增加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土层中残余孔压增加,水平极限抗力逐渐降低,土层液化后的水平极限抗力大约降低80%~90%。通过定义饱和弱化、液化土层的强度,定量分析了饱和弱化、液化砂土的强度参数与水平极限抗力之间关系。又通过引入土层的残余孔压比折减系数,建立了确定饱和弱化、液化土层等效强度的关系式,进而提出了一种按等效强度确定饱和弱化、液化土层水平极限抗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73.
2011年探矿工程十大新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首次全国地勘钻探职业技能大赛成功举办 第一届全国地勘钻探职业技能大赛决赛经过湖南、云南两个赛区十多天激烈角逐终于划上圆满句号。大赛以“提高钻探技能,促进找矿突破”为主题,全面展示了地勘职工队伍精  相似文献   
74.
针对深水平台吸力沉箱基础,讨论了与沉箱安装有关的分析方法及涉及的工程地质参数,分析了承受竖向拉拔荷载、倾斜与水平荷载作用的吸力沉箱极限承载力的分析方法及涉及的工程地质参数,对与吸力沉箱设计有关的其它问题也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阐明了与吸力沉箱设计有关的工程场地调查内容及需要确定的工程地质参数.其目的是为开发深水平台吸...  相似文献   
75.
利用真空预压法制备了一个大尺寸软土模型试验土池,针对两种不同直径桶型基础,进行了多组竖向静荷载与循环荷载共同作用下单桶基础承载力的模型试验,研究了软土中单桶基础循环承载力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如果基础受到的竖向总荷载比小于0.85,则循环荷载作用下基础的竖向累积沉降随循环次数的变化趋势是安定的;如果竖向总荷载比大于0.9,那么基础的竖向循环累积沉降将逐渐增加,并最终导致基础破坏;如果竖向总荷载比接近或大于1.0,基础的循环累积沉降发展加快,而且此时竖向静荷载越大,竖向循环累积沉降发展就越快。依据模型试验结果可以得出,竖向静荷载与循环荷载共同作用下,软土中单桶基础的循环承载力大约为静承载力的80%左右。  相似文献   
76.
现代水资源评价及水资源学学科体系研究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在追溯水资源界定和内涵历史沿革的基础上,根据水资源评价的有效性、可控性和可再生性准则,按不同评价口径将水资源划分为广义水资源、狭义水资源、国民经济可利用量和生态环境需水量。从水资源承载的双重客体出发,一定程度上澄清了历史上关于水资源评价和定义的争论。而后从水资源科学的发展入手,刻划了水资源学研究的对象和三个层面上的内容,即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综合研究,根据学科研究的内容,构建了包括基础学科、应用学科和综合学科的水资源学学科体系,并分别就三大组成部分作了剖析,这对于水资源学科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7.
水资源空间分布模型及GIS分析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持续发展,人类活动范围不断拓宽,不可避免地影响着流域自然水循环过程。因此,在对流域水资源状况进行定量描述时,必须综合考虑自然、人文二元要素的影响。本文选取了近年来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恶化问题严重的京津冀地区为研究对象。根据区内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发展情况,选取了对水资源空间分布有明显影响的因素。其中距河流远近因素体现了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能力;坡度因素代表了土壤的持水能力,对径流和地下水有影响;而土地利用类型因素反映了土壤下垫面的水文特性。通过AHP方法确定上述影响因素的权重,建立水资源空间分布测算模型。根据模型将按流域单元统计的水资源总量数据展布到公里格网上,得到了水资源空间分布结果。最后,通过对空间化水资源数据的分析,剖析了当地的水资源状况,结合"一轴三带"的规划分区思想,对如何进行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提出了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78.
宁夏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及其驱动机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利用1990年和2000年两期遥感图像,通过遥感和GIS空间分析方法,研究了1990-2000年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情况.宁夏土地利用变化最主要的特点是耕地增加,草地和未利用土地的减少,城镇居民建设用地有小规模快速增长,其它土地利用变化处于动态平衡中.空间变化表明,土地利用变化随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不同有不同程度和幅度的变化.宁夏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制,以反映人类活动强度和区域社会经济情况的人类活动综合度和距居民地距离因子,及自然属性方面的海拔与坡度对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作用最显著,说明人类活动和社会经济的发达程度是宁夏土地利用变化的基本驱动力,而自然的限制因素海拔与坡度等则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变化的分布.由于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压力,宁夏在原有耕地分布基础上,新增耕地较多的位于远离灌渠、道路和居民地的地区,而且海拔和坡度均趋于不合理.  相似文献   
79.
软土地基中PHC管桩水平受荷性状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王钰  林军  陈锦剑  王建华 《岩土力学》2005,26(Z1):39-42
桩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性状是一个复杂的桩土相互作用过程。针对软土地集中预应力管桩受水平荷载的问题,结合工程实例,通过水平静载试验,实测得到了水平荷载作用下PHC(超长预应力)桩与土共同作用时的工作性状,分析了PHC桩受水平力作用时的内力、变形和临界承载力以及地基土的水平抗力比例系数。试验结果可为今后同类地区水平受荷桩的设计与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0.
沈阳雷电监测定位系统建设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沈阳雷电监测定位系统由4个雷电探测站、1个数据处理中心站、若干显示终端和通信网络组成。通过系统可实时获得雷击的时间、位置、强度、极性、雷电流等雷电参数。针对系统建设实践中遇到的有关技术问题,给出了解决方案;指出了系统安装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如网络布局、监测网络信息传输与各种终端接入方式等,并就雷电监测定位系统的工作原理、系统功能及应用情况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