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3篇
测绘学   23篇
大气科学   9篇
地球物理   17篇
地质学   21篇
海洋学   11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2 毫秒
71.
采用匹配定位方法,利用大岗山水库库区及附近(29.2°—29.9°N,101.9°—102.5°E)5次已知爆破事件对2014年3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内连续波形进行模板检测与定位,经过人工复核后共获取23次疑爆事件,这些事件与模板事件间有较高的相关性,相关系数达0.773 4,匹配后疑爆事件数为模板数的4.6倍,提高了对疑爆事件的识别率,同时剔除了原地震目录中人工误判的8次疑爆事件,有效地提高了地震编目质量。将匹配出来的疑爆事件及距离最近的台站记录到的NS向波形分别在Google Earth上投影,从影像图上可见扫描出的事件附近存在采石场或蓄水前修建大坝的场地,较符合爆破实际情况,重定位偏离量基本在0.5 km之内。研究认为,利用匹配定位的方法,能有效地区分不同类型的地震活动。  相似文献   
72.
本文针对"天擎"归档系统的建设需求、总体架构,提出系统实现的若干关键技术问题并进行深入分析,气象大数据云平台(以下简称"天擎")归档系统设计为面向海量数据归档存储的支撑系统,保障数据的安全完整。系统基于在线存储、离线存储以及磁带库管理软件,通过层次性结构体系、消息队列和微服务技术框架,实现多协议数据归档、敏感数据归档及转储数据归档等功能,满足各种新增数据归档业务场景,同时具备丰富的数据回取服务、数据全流程的追溯和规范化的磁带管理保障等功能。2020年8月"天擎"归档系统投入业务运行,每日归档的实时数据量约为10TB,后续最高可承载约240TB日数据量的归档业务。  相似文献   
73.
分析了影响我国冬季气温的主要环流因子,介绍了2006/2007年冬季气温的分布特征及其预测。结果表明:从直接影响我国冬季气温的高低纬大气环流异常因子着手,结合外强迫因子,综合考虑环流因子和外强迫作用对气温进行预测,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4.
我国现行城市建设用地审批制度建立于上世纪90年末,并随之编制了相应的城市建设用地审批程序,当前随着社会和经济快速发展,该审批程序在实践过程中凸显出了审批环节过多、职能交叉、审批周期过长及缺乏批后监管环节等问题,导致建设用地审批效率低下,不利于经济建设及土地管理.本文分析了当前城市建设用地审批程序实践中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了优化建设用地审批程序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75.
锡林浩特-阿巴嘎火山群内的玛珥式火山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锡林浩特-阿巴嘎火山群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处于大兴安岭-大同新生代火山喷发带中段。火山群内发育300余座不同类型的第四纪玄武质火山,其中玛珥式火山属首次发现,以阿巴嘎旗东南部的浩特乌拉、西北部的车勒乌拉和额斯格乌拉玛珥式火山最具代表性,其火山规模较大,锥体直径一般为3~4km,大者约6.5km。火山结构较完整,具有相似的双轮山地貌景观和明显的阶段性喷发过程,喷发阶段早期为强烈的射汽-岩浆爆发,晚期均转变为弱岩浆爆发,最后为玄武质熔岩流的溢出。这种喷发序列反映了岩浆与水相互作用以及岩浆上升速度和溢出率变化的过程。火山喷发形成的基浪堆积物覆盖在中更新统河谷砂砾石之上,其中近火口溅落堆积物中上新世砂泥岩"包体"的热释光年龄为(0.112±0.0096)Ma,表明玛珥式火山喷发时代属晚更新世早期。  相似文献   
76.
2022年1月8日,青海省门源县发生MS6.9地震,造成震中附近的兰新高铁大梁隧道受损,导致高铁长时停运。文章通过建立二维平面应变模型,加载双向门源波进行动力时程分析,得到了大梁隧道的地震动响应结果,并对模型在震后的受力变形及震害特征进行详细分析。结果表明:在门源波双向加载下,大梁隧道的地震动响应受水平地震荷载影响很大;沿着y轴正向,隧道的截面形状对纵向位移和加速度的地震动响应有加强作用;拱顶处地震动响应最大,其竖向及横向地震动响应加速度分别为5.206 4 m/s2、4.534 8 m/s2,竖向及横向位移分别为7.070 9 cm、0.641 5 cm;拱底处地震动响应最小,其竖向及横向地震动响应加速度分别为3.287 6 m/s2、4.511 2 m/s2,竖向及横向位移分别为4.851 6 cm、0.625 2 cm;拱肩、拱脚处存在明显的应力集中现象,拱顶、拱底、拱肩及拱脚处内力的受力形式发生变化,但是衬砌应力和内力的极值均发生在拱腰及拱脚处,说明拱腰及拱脚处为震害严...  相似文献   
77.
在保证低频自由振荡信号分辨率,又不对高频自由振荡信号产生抑制效应的前提下,利用张家口地震台体应变观测资料,采用功率谱密度估计方法,获得2011年3月11日日本9.0级大地震激发的0S2-0S74基频球型振荡和17个谐频球型振荡(3S25S32S102S123S911S17S105S134S185S1414S44S241S387S1814S89S195S30),并与地球初步参考模型(PREM)的理论自由振荡周期进行对比,发现与实测振荡周期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78.
采用双差定位法对京西北地区(39.5°—41.5°N,113°—117°E)2013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6223次有效地震进行精确定位,得到该区震源分布的精细图像和震源深度剖面图.结果显示,重新定位后地震的水平分布更集中,沿断裂带分布特征更加明显,震中在断裂带呈更明显的条带状、簇状分布,地震与线状的深浅断裂构造的关系密切;大部分地震发生在中上地壳,震源分布为典型震源密集区的空间形态,呈纵深约15 km、直径20—40 km的近圆形"厚饼状".  相似文献   
79.
依据张家口地区1996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发生的1 748个地震的震中分布,结合该区地震地质、构造等研究成果,通过对该区历史上破坏性地震和大量中小地震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发现地震多集中在几组活动断层交汇区及活动断层两端、拐点、分支、分叉部位和断陷盆地边界(沉降幅度差较大地区)部位,可能是因为这些部位是应力易集中地区。该结论可为张家口地区地震预报提供初步背景参考。  相似文献   
80.
随着"数字国土"工程的启动,数字化填图是信息时代区域地质调查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在阐述地质填图概念的基础上,针对传统地质填图方法的缺陷,基于地质调查局推广应用的RGMAP数字填图系统,从前期准备、野外实践到室内资料整理与成图三个阶段,探讨了野外地质工作过程中数字化地质填图的应用过程和技术要求,推动了地质调查方法的发展和区域地质调查全过程的信息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