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8篇
测绘学   2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18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30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21.
大鹏半岛位于广东省深圳市东部,海岸地貌类型多样,可分为基岩海岸、堆积海岸和生物海岸3大类型。文章根据野外调查和室内实验分析的结果论述了大鹏半岛海岸地貌类型、分布和成因,并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讨论了大鹏半岛海岸地貌演化过程:由于大鹏半岛处在构造隆升区,海岸类型以基岩海岸为主。多处基岩海岸保留了完好的海蚀崖、海蚀平台、海蚀槽穴、海蚀柱等各类典型的海蚀地貌。该半岛的堆积海岸主要发育于岩石岬角间的海湾内,在有河流流入的海湾处形成岬湾沙坝―澙湖海岸,在无河流的海岸处则形成湾顶海滩。半岛中段狭窄的呈哑铃状腰部的东岸,因深入内凹、波浪减弱,有淤泥质海岸发育;红树林发育于淤泥质海岸以及各澙湖内,而半岛周边浅海区有珊瑚群落生长。大鹏半岛以及邻近地区海岸地貌特征和海岸沉积物年代数据显示:1)地质构造与海平面升降是塑造该半岛海岸地貌的主要因素;2)该半岛的海岸地貌是在中全新世早期以后才开始发育的;3)该半岛全新世以来不存在强烈的地壳抬升;4)该半岛海岸中全新世出现过高于现代海平面的高海面。  相似文献   
22.
华南海岸是中国遭受台风侵袭最多的岸段,台风暴潮期间的波浪对基岩海岸的侵蚀作用自然也很强.但特大高潮出现的机率很小,只有天文潮高潮与台风暴潮同时出现时,暴潮波浪才会作用在较高的位置上,而且一次风暴过程中特大波浪出现的时间也很短,所以,大波浪作用在高位的机会也很小.现代海蚀平台和海蚀穴一定是现代波浪(当然也包括风暴潮期间的波浪)在现代海平面上长时间作用的结果,但风暴潮的高潮位和大波浪不能形成相应高海蚀平台.对照按华南沿岸平均高潮位所推算的海蚀平台高度,在现代海面作用下的华南海蚀平台很难有3m以上的高度,在此高度附近或以上的古海蚀平台即不在现代海平面波浪作用范围之内,也不是风暴潮作用的结果,只能是构造抬升或海平面上升的结果.  相似文献   
23.
黄日辉  刘韫  王为 《热带地理》2016,36(2):284-295
风化坑是常见的岩石坑穴地形,但容易被误解或与其他成因坑穴地形混淆。通过对庙湾岛风化坑地貌特征及形态参数进行详细测量和分析,采集风化坑内残积碎屑物、坑外岩石和当地风化壳样品进行粉晶X射线荧光光谱化学主量分析(XRF)和X射线衍射矿物分析(XRD),对风化坑发育的成因机制进行了探讨,并得出以下结论:1)风化坑的发育与地形坡度有关,通常出现在平坦裸露的岩石面上。2)风化坑的形态特征表现为宽且浅,口缘有出水口,底部平坦,侧壁最凹处与出水口高度一致,其口径发育的速度远大于深度,长轴发育速度远大于短轴。3)同一岩石面上的风化坑具有不同的大小和深度,显示了其发育程度不一,其最大、最小深度对比反映了风化坑的发育过程。4)风化坑碎屑物与表岩之间的元素迁移和化学蚀变指数(CIA值)的差异,反映了风化坑的化学风化成因。5)风化坑碎屑物的英长比大于表岩,证明了化学风化导致的矿物差异风化作用。研究表明:庙湾岛风化坑形成和发育的主要作用为坑内积水的化学风化。  相似文献   
24.
王为 《第四纪研究》2004,24(4):476-476
香港海岸岸线曲折,海湾小而深入,砂坝泻湖是其主要的一种海岸地貌类型。香港港湾砂坝海滩的沉积物主要来源于河流带来的物质。由于香港(岛区)为山地丘陵地貌,河流短小,集水盆面积不大,储流时间短,径流大小紧随降水量变化而变,加上沉积物数量有限,所以砂坝体积细小,对海岸环境变化反应甚为敏感。因此,香港砂坝泻湖海海岸的演化过程比较容易反应出人类活动的影响。香港又是近代城市化最快的地区之一,人类活动对海岸演化过程的作用明显。根据历年地图、航片的对比,以及实地的测量,可以反映出香港砂坝泻湖海岸潮汐通道的冲淤变化与人类活动的相关关系。图1香港银矿湾排洪道修建前后潮汐通道的冲淤变化香港地区大屿山岛南岸的银矿湾是  相似文献   
25.
粤东沿海“老红砂”成因再探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本文根据作者对粤东沿海“老红砂”进行的野外调查和粒度、重矿、化学全量、石英沙粒表面结构的电镜扫描分析等多项室内分析资料,以及~(14)C测年数据,用比较沉积学的方法,讨论了粤东“老红砂”的成因和形成的年龄,认为老红砂乃风成,并经受长期的风化淋溶作用,形成年代应早于8000年,属晚冰期低海面时期的产物。  相似文献   
26.
冯静  王为 《热带地理》2018,38(4):565-574
图解法计算沉积物粒度参数在沉积学研究中被广泛应用,但需要通过手工作图求累积曲线,是一项相当繁杂的劳动。通用计算软件Origin拥有很强的函数计算和绘图功能,不仅可以批量计算图解粒度参数,同时还可以直接绘制(分段)概率累积曲线图;其实施过程操作简单,仅需点击菜单命令,无需编写任何语句,有利于不懂编程的沉积分析人员进行数据分析,有很大的应用价值。文章随机选取10个不同沉积环境下形成的松散沉积物样本,利用Origin求解各样本粒度累积曲线的百分位数,在其内嵌的Excel表格中计算粒度参数,并用Origin的制图功能绘制粒度概率累积曲线与沉积组分分段直线图。Origin与手工作图计算的结果之间的差值(绝对值平均)及方差都很小(0.004 2~0.018 6)。计算结果表明Origin在粒度参数计算方面完全可以代替手工作图,不仅操作简单,而且精度非常高。  相似文献   
27.
王为  吴正 《地理研究》1999,18(4):382-390
华南全新世海岸沙丘岩和海滩岩同是热带、亚热带海岸线附近的胶结的岩石,其沉积儿构造极为相似,很容易混淆。人工神经网络是最近发展起来的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可以处理模糊的,非线性的、含有噪声的数据,为海滩岩和沙丘岩的识别提供了一种新方法。用华南海岸风成砂和海滩砂的粒度参数作为训练样本,华南海岸全新世沙丘岩和海滩碉的粒度参数作为测试样本,经过训练的B-P网络能够根据海滩砂和海岸沙丘砂的粒度参数来区分大部分的  相似文献   
28.
王为 《地理科学》2000,20(1):45-50
香港港湾沙坝海滩的沉积物主要来源于河流带来的物质,其他来源是海湾内的残余沉积物和沿岸岩石的侵蚀带来的物质,沙坝的形成与第四纪冰后期海浸无关。由于香港地区河流短小,沉积物数量有限,故香港港湾砂坝坝体小,仅们于湾顶附近,向海推进年代较晚,对海岸环境变化反应甚为敏感。  相似文献   
29.
王为  吴正 《热带地理》2006,26(3):239-242
粒度特征是沉积物的基本特征之一.计算沉积物粒度参数的方法主要有矩法和图解法两种,其中图解法必须通过手工作图求累积曲线,是一项相当繁杂的劳动,不利于计算大量样品.文中提出的方法将图解求沉积物样品的累积曲线百分位数的过程转化为不等区间的一维函数内插值问题,然后利用通用程序MATLAB的函数功能求解百分位数和计算粒度参数.计算结果和验算表明MATLAB计算相当可靠,完全可以代替手工作图.该方法原理简单,使任何懂或不懂编程的沉积分析人员,都能在计算机的帮助下无须作图用图解法计算样品的粒度参数,既能使粒度分析从繁杂  相似文献   
30.
前陆逆冲带扩展方式是理解造山带生长的关键。四川盆地东缘、北缘和西缘分别发育不同时代和不同构造背景下形成的武陵山-华蓥山、大巴山和龙门山前陆逆冲带,前人对他们的结构和构造运动学进行了详尽的研究。本文在总结这些研究的基础上,揭示武陵山-华蓥山、大巴山和龙门山三条前陆逆冲带的结构分带均表现为从厚皮逆冲构造至薄皮逆冲构造组合的变化,构造解析表明结构分带是断层-褶皱关系主导的指向前陆盆地方向共轴递进扩展作用的结果。同时,在前陆逆冲带扩展分析基础上,总结了四川盆地盆缘共轴扩展、非共轴叠加复合扩展和联合构造扩展三种前陆逆冲带扩展方式。结合阿巴拉契亚、科迪勒拉、阿尔卑斯、喜马拉雅、比利牛斯山等经典造山带前陆逆冲带扩展的研究现状,提出前陆逆冲带扩展研究中存在古构造应力场的σ2悖论、应力-应变(σ-ε)关系难以建立和系统不平衡等问题,并认为这些问题是未来定量化约束前陆逆冲带扩展,进而解决造山带生长构造动力学研究的主要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