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0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47篇
综合类   1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西天山北部石炭纪火山岩特征与沟弧盆体系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据岩石化学资料确定了西天山北部石炭纪火山岩的化学系列和岩石组合,并论述了其地球化学特征,探讨了该地区的沟弧盆体系。北天山中石炭统上部岩石单元代表了准噶尔板块的活动陆缘,而下部岩石单元属于弧前盆地沉积物。北天山蛇绿岩套是扩张速度缓慢的古洋壳残片。中天山北缘的下石炭统火山岩和海西中期的花岗岩类岩石组合代表了厚度甚大的大陆型岛弧部分,而阿吾拉勒带中、下石炭统则属于内弧环境的火山岩岩石组合。伊什基里克带是有限拉张的弧后盆地。  相似文献   
32.
辽西北票早侏罗世兴隆沟组英安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李伍平   《岩石学报》2006,22(6):1608-1616
辽西北票早侏罗世兴隆沟组英安岩具有埃达克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它们具有较高的SiO2(≥63.93%)、Al2O3(≥15.40%)、Na2O(≥3.65%)和MgO(≥2.32%,Mg^#=0.48~0.61)含量,较高的Sr(〉463μg/g)、Cr(〉119μg/g)、Ni(〉75μg/g)含量,较低的Yb(〈1.70μg/g)、Y(〈17μg/g)含量,高的La/Yb(〉18)、Sr/Y(〉34)值和低Rb/Sr(≤0.31)比值,稀土元素强烈分馏,弱的负铕异常(Eu/Eu^+=0.80~0.87).它们的Nd同位素(^143Nd/^144Nd=0.512414~0.512502.εND(t)=-2.10~-0.38,TDM:0.89~1.02Ga),Sr同位素(^87Sr/^86Sr=0.7073~0.7075,8Sr(t)=11.16~13.78)和Pb同位素(^206Pb/^204Pb=18.28~18.40,^207Pb/^204Pb=15.42~15.53,^208Ph/^204Pb=38.08~38.27)组成与华北陆块古老的岩石圈地幔及其中的中晚侏罗世和早白垩世火山岩不同。这表明兴隆沟组英安岩可能是古亚洲洋壳残片部分熔融形成的,熔体在上升过程中与地幔楔发生过强烈的混染作用。据此,推测古亚洲洋曾向华北陆块发生过俯冲作用。  相似文献   
33.
辽西中生代陆内底侵作用背景下形成的安山岩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本文选择了辽西地区中生代230Ma、190Ma、159Ma、123Ma、116Ma等不同时期的安山岩及其所含的辉石,通过岩石学、岩相学、地球化学和同位素的研究,发现它们同时具有壳源和幔源的特征,而且大多数单斜辉石记录了两种或多种熔体的相互作用。据此作者认为安山岩是壳幔岩浆混熔成因的,而如此长期的热演化与大陆内部伸展背景下的底侵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34.
地壳与弱化岩石圈地幔的相互作用:以燕山造山带为例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燕山造山带中生代发育4期钙碱性火山活动,它们的源区组成都是受壳幔相互作用的制约,其中髫髻山组和义县组分布广泛,具有代表性.髫髻山组岩性比较单一,地球化学参数变化范围小,岩浆的AFC作用不强烈,源区成分不复杂.依据Kay et al.(1991)的方法,估算了早-中侏罗世燕山地区的地壳厚度为40-45 km.髫髻山组粗安岩是在加厚的地壳 (40-45 km)条件下,源区是含角闪石的石榴石麻粒岩 底侵的基性岩的壳幔过渡带熔融形成.义县组火山岩的源区为下地壳 岩石圈地幔,地幔组分较髫髻山组增加.研究区中生代早期地壳开始加厚,发生下地壳拆沉,进入流变学性质改变了的“弱化的岩石圈地幔”,二者发生作用.岩石圈地幔在中生代晚期受到流体、熔体、地幔矿物中活化的分子水、剪切构造作用,以及温、压条件改变的影响,导致岩石圈地幔发生不均一的局部弱化,为容纳拆沉的下地壳提供了优化场所.推测弱化岩石圈地幔出现于135 Ma以后燕山地区发育的小型拉伸盆地之下,以及对应的小型软流圈底辟体之上.上述模型可以与俯冲带的楔形地幔与俯冲洋壳的相互作用相对比.  相似文献   
35.
中国东部显生宙地幔演化的主要样式 :“蘑菇云”模型   总被引:90,自引:19,他引:71  
从地幔类型、地球物理资料、岩石学研究成果 3方面讨论了中国东部显生宙地幔演化的主要样式 ,认为古老岩石圈地幔物质以亏损玄武质组分的橄榄岩为主 ,岩石密度低 ,具上浮性质 ,是克拉通稳定的主要原因 ,不可能发生因重力诱发的拆沉作用。白垩纪晚期—新生代地幔成分为饱满的二辉橄榄岩 ,地温高 ,明显有别于古老地幔。该热地幔物质呈“蘑菇云”状上涌 ,蘑菇云之间仍有古老地幔的残留体 ,二者多数呈陡边界接触 ,这是东部地幔演化的主要样式。与此同时岩石圈伸展导致岩石圈减薄。中生代中国东部绝大部分地区地温很高、地壳厚度大 ,但许多问题尚待研究。古老岩石圈地幔中的低速、低阻物质为流体和低熔程度的熔体 ,它们呈脉状、透镜状 ;新生代地幔中的该物质为含熔体的软流圈物质 ,它们呈多个蘑菇云状 ;中生代地幔中的低速物质可能为大量的玄武质熔体 ,呈蘑菇云平流层状。中生代壳幔相互作用明显 ,克拉通稳定时期及新生代时期层圈之间相互作用的活跃带位于岩石圈与软流圈之间。  相似文献   
36.
河南卢氏石门金矿床载金矿物及微量元素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河南卢氏石门金矿床中矿石经偏光、反光显微镜下研究,发现自然金与细脉状的黄铁矿黄铜矿脉、黄铁矿方解石脉共生;含金品位较高的烟灰色石英内分布有网脉状金属硫化物细丝以及尘埃状不透明的金属矿物,造成宏观上石英呈烟灰色至深灰色.对矿区各种载金矿物经实验室分离并进行化学分析显示细粒黄铁矿中金元素含量是粗粒黄铁矿的3.2倍,磁黄铁矿中金元素含量远高于黄铁矿,烟灰色石英中金元素含量是乳白色石英中的27.7倍.矿区分布一些石英脉中含黄铁矿非常高,结晶颗粒大,但脉体含金远低于工业品位,无开采价值,而在这种脉体的围岩中分离的黄铁矿单矿物含金可达10.5×10-6,说明这种石英脉形成温度高,使金向围岩中扩散发生贫化.  相似文献   
37.
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呼鲁斯太地区出露的太古代贺兰山群变质岩中分布有大量早元古代花岗岩.过去将这些花岗岩一直认为是混合花岗岩,笔者通过1:5万区调研究认为这些花岗岩属于岩浆成因,并按花岗岩类岩石谱系单位划分方案建立7个单元,将其中5个单元并为两个超单元。本文通过岩体地质、岩石学、矿物学、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等方面论述了花岗岩的成因,并进一步探讨了花岗岩的成因类型、岩浆起源和源岩物质成分等问题。  相似文献   
38.
按照自然出露情况,丹凤岩群东段可以划分为商南─丹凤段和商镇─高桥段。研究证明,商南─丹凤段中侵入岩的出露面积大于变质地层。变质地层的变质级达角闪岩相;原岩主要是陆源碎屑岩和泥灰岩,有少量的灰岩和基性火山岩。而商镇—高桥段全部由侵入岩组成。这两段的侵入岩构成了完整的正序岩浆演化序列,包括了钙碱性系列中从基性端元到酸性端元的几乎全部岩石类型,明显地具有活动陆缘型岩石组合。商镇—高桥段的塑性变形明显地弱于商南—丹凤段。在后一段的郭家沟剖面,辉长质变晶超糜棱岩带宽度达几百米,变形强度达深层次的辉石相。  相似文献   
39.
伊犁地块可按昭苏-特克斯、婆罗科努南坡-尼勒克、婆罗科努北坡及博尔塔拉-伊林哈比尔尕等断裂,划分为三个构造单元,由南西向北东展布有:伊宁波疏带、婆罗科努波密带和温泉-赛里木波疏带,其构造演化过程是,温泉斯-赛里木、伊犁地块在元古代时期,镶嵌在塔里木地块的西北缘,后来,经历了寒武一中奥陶世早期边缘海盆演化.中奥陶世晚期,温泉-赛里木与伊犁地块裂陷.志留纪末,两地块镶嵌拼贴.晚古生代是断陷-拗陷活动时期.中石炭世是准噶尔地块西南缘伊林哈比尔尕波峰带与温泉-赛里木及婆罗科努构造带镶嵌的主要时期.研究区还划分出三个成矿区带.  相似文献   
40.
新甘交界北山地区早二叠世红柳河群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1:5万区域地质调查研究,北山地区原红柳河组规模巨大,岩性、岩相差异明显,按岩石地层划分原则,应进一步分组.原红柳河组内部有4套岩性、岩相差异较大的岩石组合,以3次砾岩事件和1次火山岩事件为标志,代表了4个不同的沉积阶段,与之对应出现了4个重要的沉积(不整合)界面.依据这4个界面对早二叠世红柳河组进行了重新划分,即下二叠统河西组(P1h)、红柳村组(P1hl)、芦苇井组(P1l)和红柳井组(P1hj).在河西组采集到大量的腕足、苔藓虫等海相动物化石,在芦苇井组第二岩性段含炭粉砂岩中获孢粉化石组合,其时代属于二叠纪.本区新建的4个组实际上是由一个规模较大的老组再分组的结果.按岩石地层单位修定的要求,建议原红柳河组上升为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