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0篇
  免费   311篇
  国内免费   375篇
测绘学   242篇
大气科学   241篇
地球物理   188篇
地质学   1127篇
海洋学   155篇
天文学   110篇
综合类   216篇
自然地理   257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115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109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95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84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82篇
  1997年   97篇
  1996年   67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7篇
  1964年   4篇
  1963年   3篇
  1958年   7篇
  1957年   3篇
  1955年   7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
通过对延边地区东部五道沟岩群黑云阳起石片岩的单颗粒锆石SHRIMP U-Pb年龄测定.获得21个单点年龄,其中包括7组谐和年龄和1组不谐和年龄.谐和年龄分别为1347.8 Ma、844.8 Ma、340.2~313.7 Ma(平均值为323±23 Ma,N=4,MSWD=0.23,置信度=0.88)、292.9~288.3 Ma(平均值=291±25 Ma,N=3,MSWD=0.031.置信度=0.86)、279.2~266.2 Ma(平均值为279±28 Ma,N=4,MSWD=0.031,置信度=0.86)、127.4~124.2 Ma(206Pb/208U年龄平均值为126.5±3.7 Ma,N=5,MSWD=0.12;置信度=O.97)、116.1~106.3 Ma(平均值为115±39 Ma,N=2,MSWD=1.2置信度=0.27),不谐和年龄的下交点年龄为(451±120)Ma、上交点年龄为(1811±400)Ma(MSWD=7.2);这一结果表明:阳起石片岩的原岩主要是来自中元古代、新元古代和早古生代的碎屑物,指示五道沟群的沉积成岩作用发生在石炭世(323±23 Ma),变质作用发生在晚二叠世(291±25 Ma),之后在279.2~266.2 Ma、126.5~106.3 Ma先后受两次岩浆用和蚀变作用的改造.  相似文献   
12.
湖北徐家山锑矿床铅同位素组成与成矿物质来源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徐家山锑矿床位于湖北省通山县境内,矿体赋存于上震旦统灯影组和陡山沱组地层中.对采自该矿的辉锑矿进行了系统的铅同位素测定.结果表明,在徐家山矿区范围内存在两组明显不同的铅同位素组成:A组206Pb/204Pb为18.874~19.288,207Pb/204Pb为 15.708~15.805, 208Pb/204Pb为38.642~39.001, 为高放射性成因铅;B组以低放射性成因铅为特征,其同位素组成206Pb/204Pb为17.882~18.171,207Pb/204Pb为15.555~15.686,208Pb/204Pb为37.950~38.340.对应地,相关参数也明显不同,如单阶段模式年龄,A组为负值或极小的正值,而B组为636~392 Ma.铅同位素组成与某些相关参数(Δγ与Δβ、V1与V2)之间呈明显线性正相关关系.根据铅构造模式和矿石铅同位素的Δγ-Δβ成因分类图解等综合分析,A组辉锑矿的铅主要来源于赋矿围岩--震旦系海相碳酸盐岩,B组主要来源于赋矿围岩的下伏基底碎屑岩--中元古界冷家溪群浅变质岩系.研究结果不支持前人沉积-改造成因的观点,成矿物质是多来源的,部分成矿物质来自基底地层.  相似文献   
13.
自李四光发現庐山、黄山第四紀冰川遺迹以来,在其他地区都陆續有所发现,尤以西南、中南区較多。其他各地,象华北、西北、东南沿海也都有記載,但其高度都比较大。近年来,在东北大兴安岭区发現了第四紀冰川遺迹。据李鴻叶說,在辽宁千山也发現以冰蝕地貌为主的第四紀冰川遺迹。  相似文献   
14.
对于太平洋深海沉积物的研究虽有很久的历史(如1873-1876年“挑战者”号的科学考察),但对该区开展深入系统的岩石学和矿物学研究却是六十年代以后的事.随着研究手段的发展和进步,已积累了关于该区深海沉积物的大量资料.目前我国的海洋工作者也正在努力开展这方面的科学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5.
Lock-release gravity currents with a viscous self-similar regime are simulated by use of the renormalization group(RNG) k - ε model for Reynolds-stress closure. Besides the turbulent regime with initially a slumping phase of a conslant current front speed and later an inviseid self-similar phase of front speed decreasing as t^-1/3(where t is the time measured from release), the viseous self-similar regime is satisfactorily reproduced with front speed decreasing as t^-4/5,consistent with well known experimental observations.  相似文献   
16.
于1985年,一颗独特的凸缘微玻璃陨石被发现于采自北太平洋(9°33′N,167°00′W;水深4928m)深海沉积物中。使用各种分析方法对它的显微特征、微结构和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太平洋凸缘微玻璃陨石的形态和结构与达尔文的凸缘澳大利亚石(或玻璃陨石)和查普曼的人造凸缘玻璃陨石相似,从而揭示了玻璃陨石和微玻璃陨石的凸缘结构是由空气动力消融作用的产物。这一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7.
山东半岛海岸的风成沙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前言我国的风积地貌,不仅分布面积大,且形态多样;从内陆的巨大山间盆地或高原上的内陆盆地中(主要集中在东经75-125度,北纬35-50度之间的西北、华北北部和东北西部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那里有丰富的第四纪松散砂土层物质,加之我国北方内陆干燥的气候条件,在强劲的风力作用下就形成各种沙丘地貌),一直到地处海洋性气候条件、景色秀丽的滨岸地带都有风成沙丘.  相似文献   
18.
春季东海不同水域的表层叶绿素含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1994年春季在东海及台湾海峡首次获得的表层水中绿素含量大面走航连续观测资料,结合温盐分布及以往的有关东海及台湾海峡的海流和上升流的结论,分析了春季东海表层叶绿素含量在不同水域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叶绿素含量分布与水文结构关系密切。叶绿素含量值随不同海流流域而变,但在各海流流域内基本不变,黑潮表层水的叶绿素含量最低,其次是台湾暖流表层水,长江冲淡水与江浙沿岸流域的叶绿素含量较高;黑潮西侧弱流剧  相似文献   
19.
春季东海表层水叶绿素a含量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鲁北伟  王荣 《海洋与湖沼》1996,27(5):487-492
依据“科学一号”调查船1994年4月在东海10个断面上所进行的表层水连续走航观测资料,研究东海表层水叶绿素α含量在不同空间尺度上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叶绿素α含量在陆架区高,在外海低;测区南部海域的含量一般高于北部海域。叶绿素α含量的分布形态变化很大,在某些外海深水区,叶绿素α含量连续百科公里没有显著变化,变化幅度小于0.2mg‘m^3;而在某些近海浅水区,叶绿素α含量在不到1公里范围内  相似文献   
20.
台湾海峡隧道工程的若干工程地质问题与选线方案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台湾海峡的地质状况了进行了分析,作者认为,台湾海峡的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地震、活动断裂、岩土体稳定性、海底底床活动性等是隧道工程将遇到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隧道的线路选择应进行全面、深入的技术、经济比较。平潭至新竹和厦门经澎湖至嘉义海滨是两个可选的隧道线路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