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3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33篇
地球物理   41篇
地质学   15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采用室外盆栽实验的方法,初步探究了Bacilus firmus 3A,Thalassospirasp.4G,Bacillus hemicentroti S3-2Y和Bacillus jeotgali S3-4R4种固氮菌单株及其组合(按照1∶1∶1∶1比例混合,简写为Mix)共5个接菌处理组对鳗草植株的存活、生长、生理及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研究显示:5个接菌处理组鳗草植株的存活、生长、生理及根际土壤酶活力等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或改善,其中菌株4G(Thalassospirasp.)对鳗草生长指标的影响最显著,植株存活率、单株新叶面积和新茎节长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57.50%、66.56%和66.95%;菌株3A(B.firmus)处理组鳗草叶片中总叶绿素、类胡萝卜和可溶性糖含量最高,分别为67.94μg·cm~(-2)、9.90μg·cm~(-2)和103.72μg·g~(-1),分别是对照组的1.58、1.85和1.92倍;各处理组根际土壤中脱氢酶和脲酶含量均有显著提高(P0.05),但碱性磷酸酶对固氮微生物的响应不显著。总体促生效果表现为4G3AMixS3-2YS3-4R,其中菌株3A、4G在海草床生态系统恢复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具备进一步研制固氮微生物肥料的潜力。研究结果为深入探究高效固氮菌株功能与代谢调控及其在鳗草植株人工促繁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2.
富裕县采取各种措施,稳定和扩大耕地面积,保证土地得以永续和合理利用。 建立耕地保护目标管理责任制。县政府对耕地保护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工作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和“一票否决制”,各乡镇要与各村、各村与农户都要分别签订责任状,明确奖罚措施。  相似文献   
23.
对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表覆盖的空间分布格局、变化幅度、主要地类的变化原因以及生态环境状况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10、2014年保护区地表覆盖类型主要为草地,占总面积95%以上;过度放牧、鼠虫害、旅游、挖药等多重因素影响,致使保护区地表覆盖类型之间转移较为频繁。目前,保护区人均生态足迹明显小于人均生态承载力,发展处于一种相对可持续的状态。  相似文献   
24.
利用1961-2017年松花江流域31个气象站初夏降水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采用多种统计方法,讨论了松花江流域初夏降水时空分布及影响环流特征。结果表明:松花江流域初夏降水具有全流域一致型、西北-东南反位相型和东北-西南反位相型3个主要分布模态。影响3个分布型的主要环流特征分别为贝加尔湖以东低值系统-鄂霍茨克海阻塞高压(西南低-东北高)、乌拉尔山脊-西西伯利亚槽-外兴安岭脊(两脊一槽型)、渤海/华北低值系统及其东北部高压,东部局地高压或阻塞形势对松花江流域初夏降水的3个模态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东亚-太平洋型和极地-欧亚型是对第一模态降水分布起重要作用的遥相关型。  相似文献   
25.
根据多年人工观测蒸发量的实践经验,对E-601B型蒸发器进行改进,使获取的蒸发数据更接近实际出现的蒸发量。  相似文献   
26.
介绍了环境气象指数的开发原理、设计方法,制作出交通事故、用电负荷量、自来水消耗量等几个适用于哈尔滨市的环境气象指数,并对指数进行分级,对于不同的级别简单地提出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27.
从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生物结皮的下层(沙漠层)分离到一株寡营养细菌(Oligotrophic bacteria),编号为SGB-5,G+;细胞大小在(0.328~0.746)×(0.171~0.240)μm;菌落圆形,直径5mm,白色光滑,隆起明显;兼性好氧;该菌最适生长的碳量为15 mg/L培养基;生长温度范围为10~50℃,最适生长温度为37℃;最适pH为7.0~9.0;该菌在生长过程中分泌大量的黏多糖,黏多糖的化学组分为阿拉伯糖、X糖、葡萄糖、半乳糖及甘露醇,其摩尔比为1∶14∶19∶6∶14;室内培养72 h黏度可达6300 mpa.S.将黏度为1200 mPa.S的菌体培养液喷洒在流沙表面后,能够形成可以黏连沙粒的约2~6 mm厚的寡营养细菌结皮层,该结皮层不仅能够固沙而且具有一定的减缓土壤中水分蒸发的效果.  相似文献   
28.
发射光谱法测定勘查地球化学样品中银硼锡钼铅   总被引:21,自引:13,他引:21  
张雪梅  张勤 《岩矿测试》2006,25(4):323-326
以K2S2O7、NaF、Al2O3和炭粉为缓冲剂,Ge为内标,电弧发射光谱法测定勘查地球化学样品中Ag、B、Sn、Mo、Pb。方法检出限为Ag0.013μg/g、B0.83μg/g、Sn0.23μg/g、Mo0.073μg/g、Pb0.37μg/g。方法精密度(RSD,n=12)为Ag4.2%~11.3%、B3.2%~6.5%、Sn2.6%~7.1%、Mo2.9%~6.3%、Pb1.57%~5.18%。测定了国家一级地球化学标准物质,结果与标准值相符。  相似文献   
29.
HRCT及螺旋CT增强扫描在周围型小肺癌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HRCT及螺旋CT增强扫描在周围型小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搜集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周围型小肺癌(直径≤3cm)46例,全部行HRCT扫描,分析其各种CT征象。25例行螺旋CT增强扫描,对病灶强化前后CT值增幅特点进行分析。结果:HRCT表现:①分叶征(91.3%);②毛刺征(87%);③胸膜凹陷征(78.3%);④血管集束征(54.3%);⑤空气支气管征及空泡征(34.8%);⑥棘状突起(32.6%);⑦磨玻璃样密度(10.9%);⑧钙化(8.7%)。强化前后CT值增幅20~30HU占16%,30~65HU占76%,>65HU占8%。结论 :HRCT及螺旋CT增强扫描是周围型小肺癌诊断中重要的检查手段。同时具备3个及其以上CT征象,尤其是前5个征象中2个以上即可确诊,其正确率为91.3%。强化前后CT值增幅在20~65HU之间,对于肺癌诊断更加可靠,正确率达92%。  相似文献   
30.
在西部干旱地区,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人在自然环境的演变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是这门学科研究的关键问题。西部大开发为历史地理学的发展提供新的契机。新疆是西部干旱地区环境最敏感的地带,研究其历史时期人与区域环境发展演变的关系、人文地理等现象,能够为我国的西部大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最终实现西部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