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7篇
地质学   49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1.
张绍和 《探矿工程》1995,(4):25-25,29
研究了脉冲电镀法的优越性,合理选用了电镀复合片的镀层成分,室内试验表明:利用脉冲电镀法制造复合片及其钻头是可行的,使用结果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12.
钻头配方设计神经网络专家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人工神经网络中的BP算法,设计的金刚石钻头配方神经网络专家系统具有知识规则较少、界面友好等特点,用于开发钻头配方设计是可行的。实践中经与相同设计条件的钻头相比,其使用效率和寿命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人工神经网络的工作原理,分析了传统专家系统的局限性,阐述了神经网络专家系统的基本构成,设计了金刚石钻头配方设计专家系统的框架,论述了该系统所采用的神经学习算法和理机制,并给出了实际应用示例。  相似文献   
14.
钻头金刚石浓度设计的定量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绍和  邵全军 《地质与勘探》2000,36(5):79-80,83
通过计算推导与分析,得到了孕镶金刚石钻头设计中的重要参数之一-金刚石浓度的量化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火星进行探测,可获取大量对研究地球乃至太阳系的起源及演化、生命起源及演化等关键科学问题具有重要价值及意义的科学数据.为获取这些科学数据,世界各国先后制定了各自的火星探测计划,其中,美国宇航局发射的“好奇”号火星探测器的探索成果最为丰硕.自着陆以来,“好奇”号火星探测器利用自身携带的科学设备在火星表面实施了定点钻探采样,并对样品进行了简要分 析.根 据 美 国 宇 航 局 (NASA)的 公 开 资 料,结 合 “好 奇”号 火 星 探 测 器 自 身 搭 载 的 火 星 手 持 透 镜 成 像 仪(MAHLI)的应用,介绍了“好奇”号火星探测器在火星表面取样钻探的近况,并且针对火星取样钻探存在的难点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加深了人类对火星的认识,同时也为我国的火星探测计划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针对香格里拉普朗铜矿区所遇到的复杂地层,通过室内试验研究,确定采用植物胶作为主剂、聚丙烯酰胺和LP作为辅剂得到无固相聚合物钻井液,在钻探矿区ZK0409钻孔中的绳索取心钻进中使用,成功解决了该矿区复杂地层的钻进问题。探讨了无固相聚合物钻井液的最佳配方,并分析了其在复杂地层钻进中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7.
主辅磨料双切削作用金刚石钻头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提出了主辅磨料双切削作用金刚石钻头的定义,介绍了该类钻头的使用范围和基本配方,并对配方的合理性进行了理论计算分析,列举了典型使用实例。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决湖南永顺区块钻遇复杂破碎地层所出现的岩心采取率不足的问题,本文在永页2井的基础上,调查了勘查区的地质构造特征,根据不同地层的取心岩样分析了地层特性。在严格按照钻孔设计及质量要求的前提下,在各个阶段采取了不同的冲洗液,做到无垮塌、无漏失。面对破碎地层岩心采取率不足,研制和使用了一种囊袋多节捆绑式绳索取心钻具,利用其独特的囊袋结构,配以超前侧喷钻头,能够保护岩心免受冲洗液冲刷。结果显示:后续的钻进过程中,井深在1055.76~1108.96 m,岩心采取率由原来的最低79%,提高至90%以上,岩心得到了较好的保护。上述方法能够有效地解决破碎地层出现的岩心采取率不足问题,并能为后续的工作和类似工程提供保障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准确、高效、全面获取岩体结构面信息,对岩体的稳定性分析有着重要的意义.采用三维激光扫描设备进行岩体数据采集,基于岩体点云模型提出了结构面自动识别方法.通过对Ransac算法进行改进,引入了新的采样方法和评分准则,大大提升了Ransac算法的计算效率和提取精度,使之更好地适应粗糙不平的岩体点云数据;基于改进的Graham Scan算法可以精准描绘出结构面的凸凹边界,进而精细化计算出结构面尺寸.基于以上算法研发了结构面识别程序RDD(ransac discontinuity dtection),并且采用了两组标准几何体数据和一组岩体数据对程序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标准几何体产状误差在1°以内,实际岩体最大误差在6°以内,结构面尺寸最大误差率为0.278%,满足工程限定的误差要求.   相似文献   
20.
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LS-DYNA,建立了孕镶金刚石钻头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了钻头切削齿结构对钻进性能的影响并进行现场试验验证,提出了一种基于Image-Pro Plus的应力面积分布对比方式。结果表明:同心环齿型钻头在钻进初期沿旋转方向切削齿前缘出现应力集中现象,花齿型钻头未出现明显的应力集中;2种齿型钻头在钻进后期均会不同程度出现内外径边缘靠近水口部位应力集中现象,易导致钻头内外径部位变相磨损;花齿型钻头的钻进效率要优于同心环型钻头,但是钻进寿命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