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4篇
测绘学   6篇
地球物理   110篇
地质学   7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晋冀蒙交界地区震前地电阻率异常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次研究发现,冀蒙交界中强地震前的地电阻率异常存在如下几种特征:(1)地震前震中区地电阻率异常出现时间短,幅度小;(2)主震之后的中强余震异常明显,幅度比较大,在低值持续或者年变消失;(3)外围地区异常出现较早,异常形态明显,并伴随长趋势变化的转折。本文在综合分析该区域异常特征的基础上,利用引进九五攻半软件中的月速率方法对这类异常进行了有效的分析,形成了一套适用于晋冀蒙地区的地电分析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112.
华北地区地下介质波速比值(VP/VS)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中利用分别独立反演得到的华北地区 16个台的S波和P波速度结构 ,计算了各台站下方分层速度结构各层的波速比值 ,发现在强震区的波速比总体上高于弱震区 ,且地壳中的一些低速层位会出现 >1 8的波速比值 ,而在弱震区或稳定块体内部 ,各层波速比一般都低于正常波速比 1 732 ,平均值甚至 <1 7;在过渡区域 ,如位于盆地边缘或稳定块体边缘的台站 ,其波速比值有高有低 ,一般情况下 >1 732。在此基础上 ,最后我们对位于不同地质构造体的台站下方的介质性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3.
张学民  王瑜 《地学前缘》2004,11(3):243-244
造山带热年代学研究是近十多年来全球地质学界特别是构造地质学界关注的热点之一,除了能精确测定构造事件或岩浆热事件的年龄外,还可对山体的抬升、剥蚀量进行定量研究,从而在真正意义上探讨造山带或区域构造的非平稳性。定量计算岩体的冷却速率及抬升速率的一个重要参数是古地温梯度,因此有必要对于古地温梯度研究特别是数据的合理使用进行一些探讨,从而为定量研究山体演化提供合理的制约条件。  相似文献   
114.
Selecting three half orbits near the epicenter of Pu’er earthquake, we analyzed the Ne data recorded in their revis-ited orbits during a year before this earthquake, and extracted Ne precursors. The results show that: ① There are significant seasonal variations of ionospheric Ne in night time, which exhibit different shapes respectively in four seasons; ② There are three main shapes of Ne: single-peak, saddle-shaped and even-shaped, all of which may oc-cur in four seasons, but each season with its typical shape relatively; ③ Spatial images of Ne showed high values near the epicenter in 30 days before the earthquake, and there is a good correlation between anomaly and distribu-tion of earthquake in space and time, which reflects that these spatial anomalies were indeed concerned with the earthquake; ④There shows a certain similarity of the Ne curves among revisited orbits, which can provide back-ground information for distinguishing and identification of seismic anomaly.  相似文献   
115.
Selecting three half orbits near the epicenter of Pu'er earthquake, we analyzed the Ne data recorded in their revis-ited orbits during a year before this earthquake, and extracted Ne precursors. The results show that: ① There are significant seasonal variations of ionospheric Ne in night time, which exhibit different shapes respectively in four seasons; ② There are three main shapes of Ne: single-peak, saddle-shaped and even-shaped, all of which may oc-cur in four seasons, but each season with its typical s...  相似文献   
116.
基于四川汶川8级地震前震中上空DEMETER卫星记录VLF电场频谱数据,利用重访轨道分析了固定纬度点记录的VLF电场信号的背景频谱变化,发现每年的1~6月各频谱变化比较稳定,人工源VLF信号与其他频谱值的幅度相比也清晰可辨,但7~10月扰动比较剧烈,存在整体抬升上升或者快速下降现象,而且人工源VLF信号比较模糊,难以识别.  相似文献   
117.
河北张北地震前后地电阻率异常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多种方法对河北阳原台、山西大同台地电阻率叠加在年变化上的异常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月速率法对这类异常的识别非常有效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8.
强震前ELF/VLF磁场的扰动特征统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利用DEMETER卫星记录的变化磁场数据统计研究了2005—2009年北半球7级以上强震前后空间磁场的扰动特征.在震中±10°范围内利用震前2个月至震后1个月的5年同期观测的ELF/VLF[370~897 Hz]频段磁场功率谱密度数据构建了背景场,定义了表征空间磁场在地震时段相对于背景场的扰动幅度指标.统计研究发现26个强震中42%的地震主要表现为震前磁场扰度幅度逐渐上升,超过3倍标准差,随后在扰度幅度下降过程中发震.35%强震在地震前10天内最大扰动幅度超过3倍标准差,在扰度幅度处于最高值期间发震,震后磁场扰动幅度逐渐回落.23%的强震在震前震后无明显规律.随机事件测试发现在空间天气平静且无强震条件下随机地点上空的磁场无明显的时空演化规律,且随机地点上空的空间磁场相对于背景场的平均扰度幅度很小,最大扰度幅度从未超过2倍标准差,并且没有明显的随时间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19.
2011年3月10日中国云南盈江发生5.8级地震, 3月11日日本本州岛东海岸附近海域发生9.0级地震。 2011年3月7日、 8日云南永胜地磁台站观测到了舒曼谐振前4阶振幅异常增大。 本文建立了基于三维时域有限差分方法的舒曼谐振模型, 利用该模型对盈江地震对永胜站观测到的舒曼谐振影响进行了数值分析。 通过对实验和模拟结果进行分析, 认为此次云南永胜观测到的舒曼谐振异常不仅与日本地震相关也可能与云南盈江地震相关。  相似文献   
120.
赵庶凡  张学民  廖力  钱庚 《地震》2016,36(4):153-162
利用俄罗斯三个阿尔法发射站与中国两个接收站雅安和通海之间形成的6条链路, 获取阿尔法导航信号监测仪的场强数据, 针对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7.3级地震开展了震例分析研究。 发现玉树地震前3天4月10日10:30左右, 主台—雅安链路和主台—通海链路f1频率的场强都出现了显著的负异常, 持续时间约为15分钟左右, 同时两组异常序列呈现较高相关性, 分析认为异常可能来源于同一个低电离层扰动。 通过对当日所有链路的数据与背景数据对比分析, 发现东、 西副台与雅安、 通海链路的f1频率场强均无异常变化, 进一步表明这次低电离层扰动在主台-雅安和主台-通海2条链路的有效探测范围中。 此外, f2频率和f3频率在全部6条观测链路上均无明显异常, 说明低电离层扰动区在f2和f3频率的有效探测范围之外。 这些结果的综合分析为扰动源方位判识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本文采用的方法可以作为未来分析阿尔法监测数据提取地震异常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