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14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8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全球气候变化对我国自然资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全球气候变化的现状和趋势,探讨了气候变化对我国水、森林和土地等自然资源的影响,以期为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气候变化对中国北方荒漠草原植被的影响   总被引:70,自引:2,他引:70  
气候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其反馈是全球变化研究的焦点之一。利用气候变量实现对遥感植被指数所表示的植被绿度信息的模拟,可以尝试作为表达生物圈过去和未来状态的一种途径。利用1961-2000年的气温、降水和1983-1999年的NOAA/AVHRR资料,分析了中国北方地带性植被类型荒漠草原植被分布区的短尺度气候的年际和季节变化,及其对植被的影响。结果表明,过去40年中该区域年际气候变化表现为增温和降水波动。年NDVI的最大值(NDVImax)可以较好地反映气候的变化,过去17年中NDVImax出现的时间略有提前。综合分析NDVI、植被盖度、NPP、区域蒸散量、土壤含水量及其气候的年际变化,表明增温加剧了土壤干旱化,降水和土壤含水量仍是制约本区植被生长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4.
TiO_2-I~-/γFe_2O_3磁性复合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四氧化三铁、钛酸四丁酯和氢碘酸等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一种新型磁性复合催化剂TiO_2-I~-/γFe_2O_3.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热重差热分析、透射电镜以及红外光谱进行分析,研究了热处理时间、温度以及碘掺杂量对光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踢:最佳碘掺杂量为0.5%,烧结温度为400℃,最佳烧结时间为0.5 h,材料对甲基橙的降解率达99%,3次循环使用后甲基橙的降解率仍保持在80%.  相似文献   
15.
地质资料是城市规划建设必需的基础信息,高效地利用地质资料对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在明确滨海新区地质资料信息服务系统建设目标的基础上,就系统建立所涉及的开发技术路径、系统体系架构、功能实现方法等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探讨。使用此系统可实现基于空间地理位置的地质成果资料的网上阅览、查询与分析,对于创新地质资料信息服务方式,推进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和产业化工作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上地幔可以存储大量的水,水能够极大地增强地幔矿物的电导率。在实验室高温高压条件下获得了含水和不含水矿物
电导率不同的结论,有必要广泛开展含水矿物电导率实验研究。基于最新实验结果,充分考虑上地幔热力学条件,矿物体积随深
度变化和矿物间水分配情况,对2个研究小组上地幔4种主要矿物实验室电导率结果采用平均方法建立随水含量变化的上地幔
电导率-深度曲线,并与实测地球物理模型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水能够极大地影响上地幔的电性结构,推测上地幔平均水质
量分数为0.01%,位于地球化学方法推断的上地幔水质量分数范围(50×10-6~200×10-6)。海洋上地幔软流圈高电导率异常
很可能是碳酸盐熔体、硅酸盐熔体及水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厄尔尼诺事件对商丘气候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不仅厄尔尼诺事件不同的冷暖性质对商丘气候的影响不同,而且不同的起始时间、强度和持续时间对气候的影响也不同。利用1952-2000年气象资料,对厄尔尼诺的冷暖性质、发生特征进行分型,进而找到尼尔尼诺事件与本地降水和气温的统计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8.
云的外形、数量、分布,移动都标志着当时大气中的物理状况。东北地区云量的年、季分布和变化特点十分明显。了解其特征,对太阳辐射的研究,对工农业生产中的大量曝晒问题的研究有十分重要意义。本文用东北地区180个站点的1951—1980年30年的云量资料分析了东北区年、季总低云量平均值和晴阴日数分布特点及地理因子对云量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20.
科学合理的灾害等级定量评定模型,有利于合理划分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影响程度等级和灾害分级管理。采用“直接经济损失/年人均GDP”处理方法对直接经济损失进行无量纲化,简化和统一不同年代、不同地区的直接经济损失相对值。在已有灾度计算模型的基础上,以地震灾害为例,定义了灾害等级及相应的灾度值下限,考虑直接经济损失相对值、死亡人数、受伤人数等三个损失指标,以椭球面为灾度等值面,构建了三维灾度计算模型。本模型通过严格的数学推导得出,模型本身对所用的各损失指标进行了无量纲化处理,能定量比较不同发生时间和地点的地震灾害损失程度,可推广到其他灾害的灾度值计算及等级评定。三维灾度模型能方便地扩展到更高维度的灾度模型上去,而灾害分级与灾度分级值Di保持不变。通过部分中国实际地震灾例的灾度计算和灾害分级,检验了模型的科学性和适用性。初步讨论和分析了一维退化灾度计算模型:将人口损失粗略折算为当量经济损失,计算结果表明,即使采用较高的赔偿标准,地震灾害导致人口损失的折算经济当量占总经济损失当量的份额是比较小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