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40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31篇
地球物理   12篇
地质学   75篇
海洋学   17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77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杨文峰  刘瑞芳  吴林荣  胡浩 《气象》2009,35(12):139-143
介绍了一种制作延伸期降水预报的方法,其步骤是采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全球模式500hPa高度场格点预报场,与历年同期NCEP再分析资料500hPa高度场进行相关分析,按相关性由大到小排列,取前三个相关系数大的年份.利用历年逐日实况降水资料,得到晴天、小雨、中雨、大雨及暴雨以上5个级别的出现频率,把它当作背景概率,通过背景概率控制获取3个年份中降水场最可能年份,作为最终相似年份,从而获得10~20天的降水预报值.使用该方法进行业务化试验,经检验有较好的预报效果.  相似文献   
102.
陕西一次远距离台风持续性暴雨的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MICAPS实况观测、卫星云图TBB、地面气象自动观测资料,对2010年7月16—18日陕西一次持续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500 hPa大陆高压,副热带高压稳定维持使得两高之间低值系统稳定少动,宽广的低压底部不断有短波槽携带冷空气东移南下,与两高之间的低值区合并,Conson台风在登陆和减弱的过程中在南海及附近地区维持较长的时间,低层从台风东侧至陕西建立了温湿能通量的能量输送通道,把台风东侧的温湿能沿副热带高压外围偏南风向陕西输送,暴雨位于低层温湿能等值线密集处;条件性对称不稳定与对流不稳定是此次暴雨发展与维持的重要机制,高层湿位涡大值区向下伸展,对暴雨起到增幅的作用。暴雨产生在地面湿静力温度线密集区略偏向于高能中心一侧。  相似文献   
103.
104.
利用常规资料、NCEP 1°×1°再分析资料、卫星云图、新一代天气雷达以及区域自动站资料,分析2011年6月12日福建省龙岩市一次局地大暴雨过程中尺度对流系统特征。结果表明:此次降水过程是在高空槽东移引导弱冷空气与西南暖湿气流相互作用下产生的;暴雨落区位于层结不稳定的西南暖湿气流中(θse≥76℃),来自孟加拉湾和南海...  相似文献   
105.
采用天气学、动力诊断等方法对2010年7月陕西出现两次大暴雨过程综合分析。目的在于揭示近海台风活动对陕西区域性暴雨作用和影响,结果表明:近海台风活动是影响造成两次大暴雨的一个关键因子。两次暴雨的水汽输送均由登陆后的台风低压环流东侧的偏南急流来实现,且以700hPa表现最为显著。前一次暴雨过程中热力条件和高层抽吸对增强上升运动和对流作用明显。后一次暴雨过程是因持续、深厚和稳定少动的河套低压自身不断发展加深的作用,加剧了上升运动发展,其上升运动区与暴雨区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06.
高松山金矿床位于中国东北小兴安岭矿集区,赋矿围岩主要为下白垩统安山岩等中基性火山岩。矿体受张性断裂的控制,呈高角度脉状产出。矿石中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铁矿和少量的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自然金和银金矿。蚀变矿物组合为石英-冰长石-绢云母(伊利石)-方解石。矿石构造主要为细脉-网脉状构造,次为角砾状构造、浸染状构造、叶片状构造等。成矿流体具有低温、低盐度的特征,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C-S-Pb同位素组成表明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赋矿火山岩或岩浆气体。通过与东北地区其他典型的中生代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特征进行对比,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支持高松山金矿床属于典型的低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  相似文献   
107.
沙丘内部沉积构造保存了沙丘动力演变过程的重要信息。以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西南缘固定、半固定新月形沙丘区为研究区域,利用探地雷达在春、秋两季对固定、半固定新月形沙丘内部构造进行探测,获取了不同规模形态的固定、半固定新月形沙丘深约8 m的内部构造图像信息。通过图像增益处理、解译和对比分析表明:(1)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固定、半固定新月形沙丘共有5种沙丘内部构造雷达相,即高倾角斜层理、楔状交错层理、上凸形交错层理、低倾角-近水平层理和块状层理,其中前4种主要分布在3~5 m的浅层,而块状层理主要分布在4~5 m以下的深度。(2) 高倾角斜层理、楔状交错层理主要分布在高大新月形沙丘(链)的迎风坡上部和丘顶地带,前者为背风坡前积层埋藏而成,反映高大新月形沙丘迎风坡上部和丘顶风沙活动较频繁,沙丘“固身缩顶”后埋藏的前积纹层因风蚀而出露,后者为迎风坡风蚀坑和风蚀槽中由风沙流充填而成的构造或在丘顶风向的季节性变化形成的构造。(3) 与灌丛沙丘相关的上凸形交错层理广泛分布在新月形沙丘的迎风坡中下部,在背风坡也有局部出现,表明灌丛沙丘在沙丘表层的风沙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而深部的块状层理可能是早期风积层受到强烈的生物扰动,原生层理消失而产生。(4) 以上沙丘内部构造的类型与组合分布特点,反映了研究区新月形沙丘总体上趋于稳定或衰退状态,这与现代沙丘“固身缩顶”的地貌变化特征相一致。例如,迎风坡中上部和丘顶常见风蚀槽,背风坡因坡度变缓、前积层发育趋缓,现代风沙活动主要集中于新月形沙丘的上部和丘顶等。由此可见,研究区固定、半固定新月形沙丘内部构造及其组合分布特征异于流动新月形沙丘,也与半个多世纪以来北疆沙漠气候变暖变湿、平均风速减弱、植被盖度增加的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变化趋势有一定的吻合性。  相似文献   
108.
本文以2017年第13号台风“天鸽”(Hato)为例,在WRFDA同化系统中结合日本葵花8号(Himawari-8)资料,通过同化Himawari-8晴空红外辐射率资料并进一步考察其对台风“天鸽”的结构、强度、路径分析和预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同化Himawari-8晴空红外辐射率资料对台风背景场的水汽相关变量分析有显著改进,对背景场中的台风水汽信息有一定的改进作用。与控制实验,即没有同化Himawari-8晴空红外辐射率资料的实验相比,加入同化实验对台风“天鸽”的风场、500 hPa气压场的分析效果有所提高,台风气旋性环流加强,并进一步改进了对台风“天鸽”的路径、台风中心最低气压和近中心最大风速的预报。平均路径误差和降水预报相对于常规观测变量的均方根误差均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09.
郭海峰  刘瑞琪  刘祥  廖春花 《水文》2022,42(2):96-101
利用CIMISS平台提供的降水资料以及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通过趋势分析、滑动t检验、小波分析、EOF分解等方法,对1971—2016年柘溪流域降水时空变化特征以及旱涝年降水差异的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柘溪水库流域月平均降水量以4、5、6月为最多;年平均降水量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其中夏季降水增加较快,而春季降水则呈现出下降的趋势;20世纪90年代初有一个降水增多的突变;柘溪水库流域降水空间分布不均,西北多、东南少,年平均大雨日数也呈现出同样的分布形态。在涝年,西太平洋副高偏西、偏北,东亚大槽偏强,我国南方地区存在异常的西南气流,低纬地区东风系统异常活跃,水汽输送较强。在旱年,情况与之相反。  相似文献   
110.
针对岩矿测试中传统手段无法直接获取岩心样品内部特定矿物颗粒的空间分布、含量等信息,文章利用不同密度的矿物对X射线具有不同衰减系数这一特性,研究了不同测定条件下黄铁矿、黄铜矿和沥青铀矿的灰度变化特征,并通过灰度特征确定了区分3种矿物的最佳测量条件。通过测定包括沥青铀矿在内的多种常见的单矿物灰度特征,研究了沥青铀矿对各种常见矿物的识别率。研究结果表明,除方铅矿、重晶石等矿物外,其余常见矿物对沥青铀矿的识别率优于95%。通过模拟岩心测定结果表明,X-CT技术对沥青铀矿识别结果与真实值基本一致。该研究对无损条件下直观了解岩心内部目标矿物的空间赋存状态以及为数字岩心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