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6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32篇
地球物理   10篇
地质学   65篇
海洋学   10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2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分析了中国气象局下发的ECMWF0.25*0.25经纬网格模式产品格式。使用GrADS和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5作为开发工具,对采用多线程解译模式产品、形成MICAPS自定义格式产品的关键技术进行了介绍,以利于市州级相关人员借鉴,提升对同类资料的解译能力。软件处理资料时效高,为天气预报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支撑。  相似文献   
92.
近年来,国家湿地公园在中国得到了快速发展。对国家湿地公园的建设成效进行科学、客观和全面的评价对保障其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运用层次分析法,根据国家湿地公园的特点,提出并建立了国家湿地公园建设成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生态保护成效、社会成效、经济成效、基本建设成效和可持续性成效5个方面25个指标。以湖南千龙湖国家湿地公园为例,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其建设成效进行初步评价。结果表明,湖南千龙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成效的评价结果为(0.080 7,0.351 6,0.423 3,0.132 1,0.012 4),处于"中"的状态;其生态保护成效、社会成效、经济成效、基本建设成效和可持续性成效的评价结果分别为"中"、"良"、"中"、"差"和"良";地表水水质、旅游人数、科普宣教、科研监测、保护管理设施设备和收入支出比值是湖南千龙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成效的主要影响因素。该评价指标体系可为其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成效的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3.
成都市热岛效应演变趋势与城市变化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卫星遥感信息和遥感图像处理技术,运用2001年、2006年2个时期的NOAA/AVHRR遥感数据,和同期的CBERS高分辨率遥感数据,辅以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成都市主城区2001-2006年间的城市热岛效应演变及其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城市扩展情况以及热岛演变与分布特征、城市功能区类型演变等对地表温度空间变动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1)2006年成都城市规模较之2001年明显扩大,以二环、三环路为基本框架的圆状城市布局,转变为沿南北中轴线及卫星城市连接公路方向不断延伸、成都西南西北三环路外新的高新工业区不断发展的城市布局.(2)2001年至2005年成都城市绿化面积逐年上升,使得二环路内热岛强度普遍偏低.(3)从2001年至2006年,随城市区域的扩大,成都城市热岛效应增强,热岛温差达8~9℃,局部地方极值达10℃,新的工业园区成为新的热岛中心.  相似文献   
94.
95.
在回顾和总结国内外生态廊道、河流廊道研究进展的基础上,以江西修河国家湿地公园为例,在分析江西修河国家湿地公园的主体——修河河流廊道的现状、建设要求和生态功能侧重点的基础上,确定了修河河流廊道的宽度,提出了针对不同功能需要和不同区段的修河河流廊道建设模式,以期为修河河流廊道的建设提供指导和依据,把修河打造成"蓝水绿岸"式的生态河流廊道,并为我国河流廊道型国家湿地公园的建设模式和技术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6.
我国地闪活动和降水关系的区域差异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利用我国部分地区2005年的地闪定位资料和气象台站雨量观测资料,由南向北选取我国四个不同气候带区域(区域1~4),分析了这些区域的地闪活动与降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由南向北及气候特征由潮湿趋于干旱的区域的地闪活动和降水相关性增强。闪电活动与有闪电降水(即对应闪电的降水)日变化的线性相关系数在由南向北的区域分别为0.56、0.46、0.56、0.80,旬变化的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73、0.86、0.89、0.92,月变化的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74、0.88、0.965、0.99;较干旱的区域3和区域4的地闪活动与所有降水的时间序列有较强的相关性,其线性相关系数日变化分别为0.31、0.41,旬变化分别为0.84,0.52,月变化分别为0.93、0.80;地闪与降水的空间线性关系相对复杂,但也表现出由南向北和气候趋于干旱对应关系增强的特征,区域4的闪电和降水相关性达到0.54。分析区域中较干旱地区的雷暴活动产生机制(主要受热力抬升作用)相比潮湿地区(既受热力抬升作用,又受大尺度系统相互作用)更为单一,这可能是干旱地区的闪电活动与降水有较好相关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7.
本文介绍了应用"形状贴近度"分析法估算黄土塬区潜水补给时间,阐述了方法的建立,并以实例叙述了方法运用的正确性。为黄土塬区地下水合理开发利用及黄土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98.
基于热红外遥感的四川省内江市城市热岛效应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四川省内江市1988年6月23日、2000年5月10日和2007年5月6日的Landsat TM/TM+热红外遥感数据,定量反演亮度温度,并利用均值-标准差法对温度进行分级.1988-2000-2007年间,内江市最大热岛强度分别为15.682℃,16.016℃和15.498℃;加权平均热岛强度分别为1.476℃,1.991℃和0.674℃;城市热岛比例指数分别为0.617,0.775和0.406.三个评价指标的变化趋势具有一致性,即先升高再降低,表明1988-2000-2007年间内江市城市热岛效应先增强再减弱.这说明2000年以来尽管城市化进程加剧,但是随着对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城市化导致的热环境问题比2000年以前有所缓解.  相似文献   
99.
本文选取中等城市绵阳为研究对象,以2000年、2007年TM/ETM+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首先应用COST模型完成大气校正;然后采用Artis等提出的算法进行地表温度反演,并利用均值标准差法进行温度等级划分,获得绵阳市地表温度分布图和温度等级分布图。结果表明:①2000-2007年热岛区与建成区在空间发展趋势上基本一致,其中2000年热岛区面积为11.49 km2,到2007年增加为43.12 km2,热岛区面积所占比例增加36.36%;②7年间温度等级升高的区域面积为56.09km2,占建成区总面积的64.47%,其中从温度较低区转化为热岛区比例占42.40%。  相似文献   
100.
“未来资源将越来越少,不光在国际上,国内的能源价格也只会上升不会下降。”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高级顾问、研究员周凤起教授在日前召开的“世界经济与中国:促进共同繁荣”国际研讨会上做出上述表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