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加强湿地保护与恢复研究,采用湿地生态系统、湿地环境质量、湿地景观、基础设施、管理5类项目22个因子作为指标体系,评估湖南水府庙国家湿地公园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的修复效果。结果表明:水府庙公园湿地生态系统评价总得分为81.4分,湿地生态系统总体评价结果为"优秀",说明湿地公园通过湿地恢复工程的实施效果明显。根据评估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湿地保护与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李玉凤  刘红玉  曹晓  郑囡 《地理学报》2010,65(11):1429-1437
景观健康研究是生态系统健康的新研究方向,两者区别在于研究尺度的选择。景观健康的标准体现在景观能否可持续发展。作为城市湿地的西溪湿地公园,其可持续性表现在社会经济和生态保护的和谐发展。因此,本文从社会经济和生态保护两方面建立景观健康评价模型,运用GIS 技术使其空间化,揭示景观健康的空间差异性。结果显示:(1) 西溪湿地公园社会经济可持续性和生态可持续性的空间分异明显,社会经济可持续性较好区域主要分布在公园边界区域,占整个公园面积的2.18%,而生态保护可持续性较好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公园内部,约占39.50%;(2) 公园景观健康较好的区域分布在公园内部区域,占公园面积的25.06%;较差的区域分布在公园周边区域,以公园南边界附近分布面积较大;(3) 景观健康状态与景观要素的功能特征及其空间分布格局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3.
国家湿地公园是国家湿地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而且在休闲、科学、文化和教育等方面体现出重要的社会功能。为了保障国家湿地公园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对其社会功能进行科学、客观和全面的评价至关重要。根据相关规范和理论,总结现有湿地公园功能的评价指标;采用相关分析与主成分分析方法,定量筛选指标,构建了包括4方面29个指标的国家湿地公园社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给出了每个因子的权重、赋值标准和具体的定量化评价方法;以白渔泡国家湿地公园为例,利用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对该国家公园的社会功能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4.
价值溢出能够有效地明确湿地公园建设的增值结构,在衡量湿地公园建设价值的基础上,对于厘清各种要素之间的价值关系和改善湿地公园资源再配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运用成本-收益分析方法,从生态、经济和社会角度,构建湿地公园价值溢出体系,以太湖国家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估算出2018年太湖国家湿地公园的价值溢出。研究结果表明,①太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总成本为3 223.749万元,总收益为67 781.711万元,综合价值溢出为64 557.962万元,湿地公园每公顷投入14.016万元,能获得294.703万元的收益和280.687万元的价值溢出;②在太湖国家湿地公园中,生态层面的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最低,为10.19%,但是其收益和价值溢出占各自总值的比例最高,分别为43.10%和44.74%,生态管理、水文调节和生物多样性是影响生态价值溢出的重要因素;③经济层面的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最高达56.09%,但是其收益和价值溢出占各自总值的比例则处于较低水平,仅为13.89%和11.78%,其中管理成本和直接经济收益是影响经济价值溢出的关键因素;④社会层面的成本、收益和价值溢出占各自总值的比例都较高,分别为33.72%、43.01%和43.48%,广告宣传费用和娱乐休闲收益是影响湿地公园社会价值溢出的主要因素;⑤湿地公园存在较大的价值溢出,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社会服务功能的提升增强了价值溢出效应,在经济层面,由于湿地公园可到达性相对较弱和湿地保护的特殊性,限制了经济价值溢出的发展。基于成本收益视角,综合考虑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估算湿地公园价值溢出,提高了湿地公园建设成效研究的综合性和可操作性,以期为湿地公园管理的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5.
国家湿地公园是中国保护湿地的主要模式。分析"国家湿地公园评估标准"、"国家湿地公园试点验收办法(试行)"、"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导则"和"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办法(试行)"中的指标频度,阐释与国家湿地公园命名相关的关键性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国家湿地公园命名指标体系、计算方法和分级标准。利用建立的国家湿地公园命名指标体系,计算出新疆伊犁可克达拉湿地公园的命名得分为79.671分,表明新疆伊犁可克达拉湿地公园可以作为国家湿地公园的试点公园。  相似文献   

6.
安徽省湿地公园建设成效评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客观和全面评价安徽省湿地公园的建设成效,对保障其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安徽省的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湿地公园建设成效评估指标体系,包括7方面27个指标,并选取36座湿地公园进行建设成效评估;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多元逐步分析和非参数检验方法,对影响安徽省湿地公园建设成效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评估出的湿地公园建设成效的平均得分为68.37分,表明36座湿地公园建设成效整体处于"中等"的水平;不同类型、级别的湿地公园的建设成效得分无显著差异,但是,不同建设时期湿地公园建设成效评估的得分存在显著差异,湿地公园建设时间越长,其建设成效越好,湿地公园面积、湿地面积与湿地公园建设成效评估得分不相关;工作人员数量、科研监测设施、宣教队伍建设、基础设施是影响湿地公园建设水平的关键指标。  相似文献   

7.
国家湿地公园有效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近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国家湿地公园已经成为中国湿地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早期试点的国家湿地公园通过了国家正式验收后,其发展重点已经逐步由基础建设转向后续管理维护。为了保障国家湿地公园的健康持续发展,对其管理的有效性进行科学、客观和全面的评价至关重要。运用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提出并建立了国家湿地公园有效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管理主体、管理基础、管理计划与决策、管理措施及落实、管理效果、管理监督与评估6方面34个指标,并给出了每个因子的权重、赋值标准和具体的定量化评价方法,为国家湿地公园的有效管理评价提供了依据。最后,以广东星湖国家湿地公园为例开展了试评价。  相似文献   

8.
异龙湖是是我国最南端的高原淡水湖,也是候鸟迁飞的重要通道。以云南石屏异龙湖国家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提出异龙湖高原湖泊保护与恢复原则,通过湖滨退化湿地修复、入湖河口湿地恢复、栖息地及物种恢复等工程的实施,实现异龙湖湿地的保护和修复,为高原湖泊型的湿地公园保护与恢复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湿地保护保育措施设计是江西东江源国家湿地公园规划与建设的核心。对河流湿地进行保护和保育、修复和恢复,构建良好的河流廊道生态系统,恢复其生态功能和湿地生物多样性,营造优美的湿地景观,是把东江源国家湿地公园打造成"健康的湿地、洁净的水源、原生态的河流"的关键。通过设计河道保洁工程、河流湿地修复与恢复工程、生态河岸带建设工程、水生生物多样性恢复工程、湿地生态滤场构建、生态缓冲控制区6大工程14个项目,对东江源国家湿地公园的湿地进行科学、系统与有效的保护。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龙源国家湿地公园合理利用区规划,分析了规划建设的成效,探索了国家湿地公园合理利用规划区的最佳尺度及生态休闲模式。以实例印证国家湿地公园合理利用区的规划主旨在于重自然、少人工,重保护、轻改造,尊重场地、因地制宜。  相似文献   

11.
<正>自2005年国家批建第一个国家湿地公园试点以来,截至目前,短短7年多时间,我国的国家湿地公园从无到有,总数已达213处。在这些国家湿地公园范围内,湿地保护面积达103万hm2。不少专家学者认为,建设湿地公园,是推动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催化剂",是湿地恢复、保护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试验田"。  相似文献   

12.
供给侧改革视角下中国国家湿地公园建设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设国家湿地公园,注重湿地保护、宣传和教育、湿地合理利用,是缓解湿地资源保护与城市化进程矛盾的可行举措,也是《湿地公约》所提倡的发展方向。截至2017年底,中国已有国家湿地公园898处,有效缓解了湿地保护的压力。但是,国家湿地公园发展速度过快,也出现了"重申报、轻建设"、发展不平衡、结构不尽合理、同质化严重等问题。在分析中国国家湿地公园建设现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供给侧改革角度出发,提出在湿地生态保护提升、科普及宣传和教育能力建设、生态旅游竞争力提高、科研监测和成果转化4方面挖掘国家湿地公园的供给潜力;提出总体布局结构优化、培育投资参与新主体及推动管理改革、提高民众参与度等对策措施,以期为"十三五"期间科学、合理地建设国家湿地公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根据湿地恢复学理论,以陕西千湖国家湿地公园为案例,分析西北干旱区湿地公园生态保护和恢复模式,阐明在西北干旱区发展湿地公园,应以"生态节水"为主,推广低碳运营模式,最后提出了相应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4.
长春北湖国家湿地公园作为功能复合的城市湿地公园,是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注重生态修复、合理利用湿地资源为基石。阐述了湿地公园概况,分析了湿地资源类型、面积及其成因和演替过程,以及湿地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湿地的修复策略。  相似文献   

15.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作为首个国家湿地公园,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全力探索“西溪模式”,寻求科学保护与适度利用之间的平衡点,努力走出一条保护与利用的“双赢”之路。在建设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过程中,主要抓住“规划、保护、管理、研究”4个环节建设好西溪湿地天堂。坚持规划先行,构筑区域性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规划体系;实施科学保护,调整并规划区内人类活动的强度与容量;注重精心管理,实现湿地生态环境、生态资源的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做好深入研究,努力为湿地保护利用提供决策依据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6.
在回顾和总结国内外生态廊道、河流廊道研究进展的基础上,以江西修河国家湿地公园为例,在分析江西修河国家湿地公园的主体——修河河流廊道的现状、建设要求和生态功能侧重点的基础上,确定了修河河流廊道的宽度,提出了针对不同功能需要和不同区段的修河河流廊道建设模式,以期为修河河流廊道的建设提供指导和依据,把修河打造成"蓝水绿岸"式的生态河流廊道,并为我国河流廊道型国家湿地公园的建设模式和技术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7.
湿地公园作为一种新兴而独特的公园类型,兼具生态保护、科普宣教、休闲游览等功能。科普宣教作为湿地公园的一个重要功能愈加受到重视。以沙家浜国家湿地公园科普宣教开展情况为例,从宣教设施建设、宣教活动策划、宣教队伍建设、宣教群体拓展等方面进行探索与研究,以期为我国同类型湿地公园开展科普宣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了了解湖南毛里湖国家湿地公园中的鱼类资源现状,2017年4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对湖南毛里湖国家湿地公园中的鱼类资源进行了调查和采样,研究了该湿地公园中鱼类群落的物种组成、优势物种和生态类型,分析了该湿地公园中鱼类群落的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调查期间,在湖南毛里湖国家湿地公园中,记录了9目14科41属53种鱼类,以鲤科(Cyprinidae)物种为主,其物种数量(31种)占该湿地公园中鱼类总物种数量的58.49%;鱼类群落的优势物种为鳙(Aristichthys nobilis)、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Hemiculter leucisculus)和鲫(Carassius auratus),常见物种为鲤(Cyprinus carpio)、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银鮈(Squalidus argentatus)、黄颡鱼(Pseudobagrus fulvidraco)和达氏鲌(Culter dabryi);53种鱼类的生态类型以湖泊定居性类群的物种为主...  相似文献   

19.
重庆梁平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梁平都梁新区,2017年获国家湿地公园称号。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是河流-湖泊-稻田等构成的复合型湿地生态系统,与长江上游左岸一级支流龙溪河一衣带水,肩负着保护和构筑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的任务。  相似文献   

20.
金水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山东省金乡县,地处鲁西南平原腹地,与县城水乳交融,是集天然河流与人工湿地于一体的复合型湿地生态系统。金水湖国家湿地公园实施了水体生态保护与恢复、湿地植被生态保护与恢复、栖息地恢复与系统招引等工程建设,形成了湿地在城中、城在湿地中,湿地与城市人居环境协同共生的金乡特色湿地景观,对华北平原地区湿地保护恢复与城市建设和谐共存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