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6篇
  免费   708篇
  国内免费   559篇
测绘学   118篇
大气科学   402篇
地球物理   976篇
地质学   1373篇
海洋学   270篇
天文学   276篇
综合类   307篇
自然地理   241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142篇
  2021年   169篇
  2020年   133篇
  2019年   141篇
  2018年   369篇
  2017年   199篇
  2016年   146篇
  2015年   124篇
  2014年   144篇
  2013年   103篇
  2012年   109篇
  2011年   192篇
  2010年   173篇
  2009年   136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113篇
  2006年   103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124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111篇
  1999年   131篇
  1998年   82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70年   4篇
  1958年   3篇
  1937年   4篇
  1934年   2篇
  1933年   9篇
  1927年   2篇
  1924年   6篇
  192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李勇  ALDENSMORE  周荣军  MA  ELLIS 《地质学报》2005,79(5):608-615
龙门山是青藏高原东缘边界山脉,具有青藏高原地貌、龙门山高山地貌和山前冲积平原三个一级地貌单元。利用数字高程模式图像和裂变径迹年代测定方法研究和计算龙门山晚新生代剥蚀厚度与剥蚀速率,结果表明:3.6 Ma以来龙门山的剥蚀厚度介于1.91-2.16 km之间,剥蚀速率介于0.53-0.60 mm/a之间。在此基础上,开展了该地区岩石圈的弹性挠曲模拟,结果表明龙门山的隆升机制具有以构造缩短隆升和剥蚀卸载隆升相叠合的特点。3.6 Ma之前,龙门山的隆升与逆冲推覆构造负载有关,以构造缩短驱动的构造隆升为特色;3.6 Ma之后,龙门山的隆升与剥蚀卸载驱动的抬升有关,并以剥蚀卸载隆升为特色,进而提出了龙门山晚新生代以来的隆升机制以剥蚀成山作用为主的认识。  相似文献   
42.
连续暴雨过程中的中-β尺度大暴雨的成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崔晶  张丰启  吕守敏 《气象》2005,31(10):72-75
利用常规资料、多普勒雷达等资料,对威海市2004年8月4日夜间到6日早上连续3天暴雨大暴雨降水过程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5日夜间的中-β尺度大暴雨过程,发现此次降水是发生在副高边缘的高能量堆积区,冷空气的侵入是前期强降水的主要原因,而地面辐合是导致强降水再次出现的主要触发机制,充沛的水汽输送、聚集的对流有效能量为暴雨中尺度系统发生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理机制。  相似文献   
43.
应用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 ,对 2 0 0 1年 4个影响广西的台风云图特征进行分析 ,发现旋转结构明显、组织结构紧密、面积大的台风云系 ,所产生的台风强度强、持续时间长、降水范围宽、过程雨量大  相似文献   
44.
平凉地区对流风暴地闪活动与环境层结因子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利用1997年和1998年6-8月间在甘肃平凉地区的3站闪电定位系统所取得的地闪资料与当天早晨探空资料进行了初步的统计分析。分析结果,对流风暴中地闪活动与环境层结因子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不稳定度、余额不稳定度5℃处的环境温度、温度层结中(中层)平均相对湿度是影响对流风暴中地闪活动的重要因子,对流风暴的地闪活动可通过这些因子进行预报。  相似文献   
45.
通过对2001年9月22-23日南疆西北部山区特大暴雨的环流背景、物理量场、卫星云图分析,揭示了这场特大暴雨的物理机制和各要素场特征。  相似文献   
46.
In the context of tower measured radiation datasets.following the correction principle meetinga diagnostic equation in data quality control and in terms of a technique for model construction ondata and ANN(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retrieval for BP correction of radiation measurementswith rough errors available,a BP model is presented.Evidence suggests that the developed modelworks well and is superior to a convenient multivariate linear regression model,indicating its wide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47.
四川沐川县民主-太平-带含钼砂岩为一新矿化类型——沉积砂岩型铼钼(锇)矿点。X-射线粉晶衍射分析结果表明其中微-细晶鳞片状含钼矿物为晶质辉钼矿;高精度质谱分析发现辉钼矿中分散元素Re和铂族元素Os含量很高,具有重要的综合利用价值;高精度Re-Os同位素测年证明辉钼矿形成年龄与含矿的中生代红物学和矿床学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8.
塔里木盆地中新生代海侵和海相地层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新生代海侵是塔里木盆地地质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之一。通过对新近发现的古生物化石和海相地层资料研究,本文提出了早白垩世、晚白垩世、古近纪的海侵范围的新认识。同时,依据露头和钻井资料提出了中新世海水分布的新范围。这些新成果对厘定塔里木盆地中新生代地层时代,建立整个盆地中新生代地层格架和油气远景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9.
西拉沐沦河流域地处中国地貌大势三大台阶之中台阶与低台阶的过渡区。该区的中度抬升和下切,造成了西拉沐沦河流域考古文化遗址在空间上的垂向迁移;频繁的迁移也导致了考古遗址在堆积形态上主要表现为单一型,体现了不同考古文化之间“间断”的,不稳定的传承方式。位于中国地貌大势之低台阶上的汶泗流域,属自下古生代以来就十分稳定的剥蚀区,这些自然条件造成了汶泗流域遗址在堆积形态上主要表现为叠置型,考古文化在时空上,很少随着时间做空间上的改变,基本上在同一水平空间稳定不动,体现了不同考古文化之间“连续”、稳定的传承方式。两个流域的对比研究说明,不同地域、不同的自然条件,可以造成考古文化演替与传承模式的区域分异  相似文献   
50.
铅在高岭石表面的解吸动力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过酸性条件下(pH=3.1)Pb(Ⅱ)高岭石表面解吸动力学的研究,发现解吸反应与吸附反应动力学相似,也是一个二阶段的过程,即初始的快速解吸之后伴随着一个缓慢的释放过程。在快速解吸阶段,7min内解吸量即已达到41%。吸附铅没有完全解吸,有近38%残留在高岭石表面,即解吸和吸附过程不是完全可逆的。解吸过程可以用扩展Elovich方程、Elovich方程、双常数方程和一级扩散方程较好地似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