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9篇
  免费   758篇
  国内免费   981篇
测绘学   426篇
大气科学   409篇
地球物理   434篇
地质学   1656篇
海洋学   634篇
天文学   69篇
综合类   235篇
自然地理   255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170篇
  2021年   202篇
  2020年   137篇
  2019年   173篇
  2018年   160篇
  2017年   156篇
  2016年   163篇
  2015年   167篇
  2014年   166篇
  2013年   215篇
  2012年   222篇
  2011年   214篇
  2010年   210篇
  2009年   218篇
  2008年   233篇
  2007年   241篇
  2006年   213篇
  2005年   207篇
  2004年   126篇
  2003年   83篇
  2002年   108篇
  2001年   87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7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51.
湖南万古金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万古金矿位于江南古陆金成矿带中段的湘东北金成矿区.地质地球化学研究表明,万古金矿的成矿作用受区域构造控制,NE向断裂断为主要控矿构造,含矿构造是低序次的NWW向扩容断裂构造;成矿物质具有多源性,成矿流体具有岩浆水与变质水的混合水特征.结合区域大地构造背景的分析,认为在中生代中国东部受太平洋板块向西俯冲的影响,形成一系列NE向大断裂,万古金矿的形成与NE向长平大断裂密切相关,携带成矿物质的深部流体沿该断裂上升与浅部残余变质热液混合,并通过淋滤抽提地层中的成矿物质,使流体系统中的成矿物质不断富集,最终在适宜的温压条件下于剪切扩容空间中沉淀成矿.  相似文献   
52.
青藏高原北部陆相盆地中烃源岩发育层位包括始新统风火山组、渐新统雅西措组和中新统五道梁组。古近系雅西措组烃源岩,特别是灰岩属于中好烃源岩范畴,有机质类型较好,且烃源岩主体处于成熟阶段,是藏北高原新生代陆相盆地主力烃源岩的发育层位。陆相盆地储集岩较发育,储层较丰富,发育层位包括风火山组和雅西措组,其中雅西措组是储层主力分布层位。对测区分析数据表明:通天河盆地具备一定规模的生油岩厚度,而且有机质丰度为沱沱河地区最高,表明其勘探前景较好。  相似文献   
53.
因子分类法在黑龙江塔河地区地质填图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因子分类法在黑龙江塔河地区进行地球化学单元识别,根据各单元的理论地球化学意义及其与地质单元的对应关系,进行浅覆盖区地质填图研究。充分提取区域化探资料中的地球化学信息,将研究区识别为具有特定地质、地球化学意义的5个地球化学单元。其中:Be、Nb、Sn、Y、Rb单元主要反映研究区古生代花岗岩和中生代酸碱性火山岩的分布;Co、TFe、Cr、Ni、V、Ti、MgO单元主要反映研究区早元古代侵入岩、变质岩和古生代基性岩体的分布;SiO2、K2O、Na2O单元反映的地质单元主要为古生代侵入岩、中生代酸碱性火山岩和沉积岩;Al2O3、Li、F单元主要反映中生代火山岩的分布;CaO、Sr、Ba单元反映的是中生代沉积岩,可能与生物沉积作用有关,代表比较稳定的沉积环境。同时,根据不同单元的分布形态和边界走向,识别和推断了研究区的北东、北西、南北及东西向断裂构造。  相似文献   
54.
新疆西天山艾肯达坂以东出露一大套陆相磨拉石建造,厚度约2 800 m,角度不整合在含煤系的石炭系科古琴山组之上,主要岩性是砾岩、粗砂岩夹少量细砂岩、粉砂岩.由于其中化石稀少,时代难以确定.1971年新疆地质局区域地质测量大队完成的1:20万小布鲁斯台幅称其为早二叠世下亚组和上亚组.作者于2004年在此处进行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时发现了一层灰岩,其中找到了蚌壳等淡水动物化石,确定其时代为晚二叠世,并将其划归为铁木里克组.铁木里克组经受了二叠纪末期的构造运动,被产状平缓的侏罗系中下统水西沟组角度不整合覆盖,三叠系缺失,以此来确定本回造山时间应在二叠纪末结束.  相似文献   
55.
本文报道了新近发现于河北宣化地区土城子组的恐龙足迹化石及沉积环境。为确定足迹化石的地质年代、土城子组的沉积环境及足迹化石属种,本文在对恐龙足迹化石层及其上、下地层进行剖面测制、沉积相划分和沉积环境分析的基础上,对化石层上覆凝灰岩层进行了LA- ICPMS锆石U- Pb测年,并对保存较好的足迹化石进行了测量和对比研究工作。研究结果表明,土城子组底部为冲积扇扇中沉积环境,足迹化石上、下地层则表现为河流相沉积环境,而足迹化石的赋存层位形成于滨湖相沉积环境,发育暴露构造并含有大量裸子植物碎屑化石。凝灰岩锆石U- Pb加权平均年龄为152. 3±0. 3 Ma(MSWD=0. 00106),说明化石层位于土城子组一段,时代属于晚侏罗世钦莫利期(Kimmeridgian)中晚期。已发现的足迹化石以兽脚类三趾型足迹为主,包括跷脚龙足迹属(Grallator)、安琪龙足迹属(Anchisauripus)和实雷龙足迹属(Eubrontes),其次为一些疑似蜥脚类恐龙足迹,是华北北缘土城子组中群落丰富度最高的恐龙足迹点,其中一处或许为中国北方面积最大的恐龙足迹点。因此,我们认为宣化- 下花园盆地土城子组一段以河流、湖泊相沉积环境为主,当时裸子植物繁茂,恐龙动物群庞大,偶尔存在火山喷发活动。新发现的宣化恐龙足迹不仅填补了宣化- 下花园地区恐龙足迹化石的空白,也丰富了燕辽地区土城子组生物群的组合面貌,为土城子组内年代地层划分及陆相J/K界线的确定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56.
改进的模拟退火-单纯形综合反演方法   总被引:19,自引:6,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实际中的大量地球物理反演是一个多参数、非线性优化问题,所采用的目标函数,即度量由参数化的理论模型得出的预测值与观测值的吻合程度,往往具有多个局部极值.针对这类问题,本文综合全局反演方法具有的全域搜索能力强、局部方法收敛速度快和“均匀设计”布点效率高的特点,提出了模拟退火-单纯性综合反演方法,并通过一维声波非线性反演验证了这种综合方法的搜索能力和效率.  相似文献   
57.
卵砾石地层是钻探工程中常见的一种典型的不稳定地层。通过分析目前在卵砾石地层的钻进方法,并针对这一地层的特点,提出了潜孔锤同心跟管钻具在该地层中应用的可行性,并分析设计了钻具的原理、结构及特点。结合实验结果,认为潜孔锤同心跟管钻具在卵砾石地层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8.
科尔沁沙地土地利用与耕作方式对土壤风蚀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张华  季媛  苗苗 《干旱区地理》2006,29(6):861-866
土壤风蚀造成的直接生态后果是土地资源的退化。在春播前两次沙尘暴事件中,对科尔沁沙地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土地类型的土壤风蚀量及土壤特性进行了野外测定、分析,结果表明:(1)在同一沙尘暴天气下,由于土地利用和耕作方式的不同,土壤风蚀量存在着差异,新垦农地和翻耕农地的风蚀量显著高于未垦草地、免耕农地和麻黄地;免耕农地则与未垦草地的风蚀量相差不大,风蚀危害较轻;麻黄地几乎不受风蚀侵害。新垦农地、翻耕农地、免耕农地、未垦草地、麻黄地两次观测的土壤风蚀量平均值依次为24.59、15.60、2.26、1.46和0.22 g/h.cm2。(2)基于土壤特性计算的土壤退化指数结果表明,新垦农地和翻耕农地发生了较为严重的退化。  相似文献   
59.
Under the assumptions of triangular cross section channel and uniform stable flow, an analytical solution of the minimum ecological in-stream flow requirement (MEIFR) is deduced. Based on the analytical solution, the uncertainty of the wetted perimeter method is analyzed by comparing the two techniques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critical point on the relationship curve between wetted perimeter, P and discharge, Q. It is clearly shown that the results of MEIFR based on curvature technique (corresponding to the maximum curvature) and slope technique (slope being 1) a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On the P-Q curve, the slope of the critical point with the maximum curvature is 0.39 and the MEIFR varied prominently with the change of the slope threshold. This indicates that if a certain value of the slope threshold is not available for slope technique, curvature technique may be a better choice. By applying the analytical solution of MEIFR in the losing rivers of the Western Route South-to-North Water Transfer Project in China, the MEIFR value via curvature technique is 2.5%-23.7% of the multi-year average annual discharge, while that for slope technique is 11%-105.7%. General conclusions would rely on the more detailed research for all kinds of cross-sections.  相似文献   
60.
在矿山开发、水电建设过程中倾倒变形问题日渐突出。倾倒变形边坡一般具有反倾边坡结构,变形的过程和机理比较复杂、涉及的变形岩体范围较大、危害严重。论文以抚顺西露天矿边坡为例,通过岩体位移监测资料的跟踪分析、底面摩擦模拟试验,以岩体力学、松散介质力学原理为理论基础,探讨了采矿影响下边坡倾倒滑移体的变形机理,分析认为采矿引起的倾倒滑移变形问题是在特定的地质构造和采矿工程条件下产生的,并提出了岩体变形安全性分析方法。通过工程实例,验证了方法的实用性,并针对实际问题提出了变形整治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