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4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1篇
天文学   29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用均匀系统的ILS个别纬度资料计算出一个新的均匀的极坐标序列,并用它分析长期极移。我们所得的结论是: 1.在过去的80年中,ILS平极的线性漂移沿着西经63°.3子午线,平均速度000305/Yr.,这个结果的置信度是0.95。 2.平极的天平动颇有规律,准30年项最突出,还发现有18.6年和9.3年项。 3.尤凯亚站的向北漂移速度是000276/Yr.,其他站都比较稳定,因此ILS资料不能证明太平洋沿岸现在正在按反时针方向旋转。  相似文献   
13.
呼吸系统疾病对儿童的身体健康有极大影响,其发生与气象条件有密切关系。为探讨秦皇岛地区气象条件对儿童下呼吸道疾病的影响,预测就诊人数,为医疗气象服务提供新方法,利用秦皇岛地区2015-2016年儿童下呼吸道疾病就诊人数资料和同期气象资料,分别使用逐步回归分析和BP人工神经网络建立儿童下呼吸道疾病就诊人数预测模型,并对预测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气象条件对儿童下呼吸道疾病的发生有显著影响,特别是阶段性天气变化与气候异常对就诊人数影响较大。就诊人数与气温及平均相对湿度呈负相关关系,与气压、风速及前72 h气温变幅呈正相关关系,与气温相关性最好,与气压、平均相对湿度相关性次之。逐步回归法与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准确率分别为72.75%、76.30%。2种预测模型中,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整体表现更为出色。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实现CCD整体平差的FORTRAN归算程序的详细流程,包括(a)数据收集、(b)预处理和(c)整体平差与结果输出共三个步骤,并给出了各步所调用的子程序名称及其功能说明。采用模拟数据对该程序进行了可靠性检验,并将该程序应用于4颗河外射电源的光学定位。结果表明, 由于利用整体平差方法参加归算的观测资料覆盖天区扩大,包含了较多的参考星,因而可以获得高于单底片归算的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15.
以石羊河流域5个气象站点1960~2009年逐日气象资料为基础,从估算模型和统计角度计算分析了该流域参考蒸散量及蒸发皿蒸发量的变化趋势和变化原因。结果表明:过去50 a石羊河流域蒸散发呈增加趋势,个别站点达极显著水平(p<0.01),1960~2009年和1970~2009年不同时段的选择对分析结果有一定的影响。估算模型理论分析认为桑斯威特法计算的参考蒸散量变率主要由气温决定,蒸发皿蒸发量和彭曼蒙蒂斯公式计算的参考蒸散量变化则是辐射、气温、风速及空气饱和差共同作用的结果,而相关分析和突变检验的分析结果验证了上述结论,并得出过去50 a石羊河流域蒸发皿蒸发量和彭曼蒙蒂斯公式计算的参考蒸散量变化的主要决定因素是空气饱和差。  相似文献   
16.
根据德国卫星激光测距(SLR)数据分析中心GFZ对1980年1月-1991年7月获取的SLR观测数据处理后得到的41个SLR站的站速度,解算了北美、欧亚、太平洋、南美和澳大利亚板块之间的相对运动欧拉矢量,得到了第1个SLR实测的板块运动模型SPMM1.与地学板块模型RM2和NUVEL-1的比较指出,SPMM1大体上与地学模型一致,与NUVEL-1更为接近;SPMM1的欧亚与北美板块相对运动欧拉极与NUVEL-1的相应极很接近,但旋转速率明显偏小.还分析了各板块上SLR站的局部形变特征.欧亚板块东部和西部存在10-20mm/a的相对运动;板块边界附近SLR站的残差站速度基本上反映了该边界的构造形变特征.  相似文献   
17.
For lots of scientific questions about lunar physics deep inside the Moon,in-situ observation on lunar physical libration is one of the most potential ways.In this paper,we propose a brand new optical telescope functioned with simultaneously observing multiple(here there are three)fields of view(FOVs)for in-situ observation of lunar physical libration.The telescope can be placed at any place with any attitude on the Moon and do not require manned install,control or operation.It passively,continuously and simultaneously observe stars in three FOVs along with rotation of the Moon.Libration is to be measured and studied from celestial motion of the directions of three FOVs from image processing.The concept and design of this telescope are firstly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The principle and feasibility of the method of insitu observation are also demonstrated.From simulation,precision of the determined lunar physical libration is expected to be several milliarcsecs,about two orders of magnitude better than the current precision of libration by lunar laser ranging observation.Libration data with milliarcsec precision level can play a valuable role in the study of the physics and dynamics of the interior of the Moon.This telescope can also be applied to observe the rotation of other terrestrial planets like Mars.  相似文献   
18.
天文大气折射的较差测量方法及试观测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到大气折射的影响,天文观测上通常回避仰角15°以下的目标的观测,但作为大气折射的完整理论研究,低仰角下的大气折射仍然是值得分析探究的.特别是对某些工程应用方面,低仰角的目标有时必须要观测.提出了一套新的利用较差方法测定大气折射的思路.利用一台较大视场的望远镜从天顶开始,在不同高度上对星空作一系列观测,计算不同天顶距处大气折射函数的各阶导数,最后经数值积分可给出大气折射实测值.该方法不依赖于严格的地方参数和复杂精密的观测仪器,并且观测原理相对简单. 2007年底,利用一台简易的大视场望远镜在兴隆观测站进行了试验观测,根据较差方法实测得到真天顶距44.8°至87.5°的大气折射值,初步证明了大气折射较差测量方法的可行性.受到观测条件的限制,本次实测结果精度有限,偶然误差最大约为6",并且存在一定的系统差.在天顶距84°时,与普尔科沃大气折射表的差值约为15".如何消除因积分模型误差引入的累积误差是今后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9.
国外水文数据库建设现状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鉴于我国水文数据库发展较慢,而国外发达国家已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本文调查美国、俄罗斯、欧盟、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的水文数据库建设现状及相应的产品,通过整理和分析得出结论.这些国家和地区已制定了共享数据的标准,并完善、整合数据库中已存储的水文数据.提供了高效的水文水资源信息服务平台,从而为我国水文教据共享和水文教据库的建设提供宝贵资料,促进水文信息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地壳固体潮运动的脉冲星观测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容建湘  赵铭 《天文学报》1996,37(2):221-224
本文提出由地壳的固体潮运动对脉冲星周期变化产生观测效应的问题.指出,这种效应对某些脉冲星周期变化的影响在现代脉冲星观测中是不可忽视的;随着观测精度的提高,在测定脉冲星的周期和周期变率的过程中,进一步考虑固体潮的影响以及利用脉冲星观测资料分析研究固体潮是今后值得重视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