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5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102篇
测绘学   25篇
大气科学   99篇
地球物理   78篇
地质学   246篇
海洋学   53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38篇
自然地理   14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63年   2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61.
贵州泥堡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其成矿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揭示泥堡金矿床的成因机制,本文对泥堡金矿床两类矿体中的萤石、方解石中的流体包裹体进行了岩相学、显微热力学和单个包裹体成分的激光拉曼显微探针分析。结果表明,层控型矿体为早期成矿阶段的产物,其中的脉石矿物萤石中发育了气液两相水溶液包裹体、含CO2包裹体,其均一温度为220~260℃,盐度为0.00%~2.00%NaCleq,密度为0.54~1.03g/cm3;断裂带型矿体方解石中发育气液两相水溶液包裹体、含CO2气液两相包裹体和含子矿物的三相包裹体,其均一温度主要为100~200℃,盐度为3.00%~6.00%NaCleq,密度为0.69~1.00g/cm3。计算得到早期成矿阶段流体捕获压力为40~80MPa,成矿深度为1.5~3.0km;断裂带型矿体中流体的捕获压力为30~40MPa,成矿深度为1.0~2.5km。反映出初始流体的中-低温、低盐度、低密度并含CO2及CH4、N2等有机气体成分的特点。流体混合是导致成矿早期阶段矿质初步富集形成层控型矿体的原因,后期的断裂带活动引发的流体沸腾是形成断裂带型矿体的原因。  相似文献   
62.
陕西略阳煎茶岭镍矿床酸性侵入岩形成时代及成矿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煎茶岭镍矿是一个与镁质超基性岩和酸性侵入岩有关的镍矿床。矿床地质研究发现,矿体主要赋存于花岗斑岩北侧超基性岩体内,矿石中交代状、浸染状、网脉状结构发育,显示热液改造成因矿床的典型结构、构造特征。岩、矿石地球化学及同位素分析表明,煎茶岭镍矿床与典型的镁铁质岩浆硫化物矿床不同,镍矿床在成矿过程中虽继承了超基性岩中的成矿物质,但受到花岗斑岩强烈改造有关,矿床成因类型为岩浆热液改造型。花岗斑岩和钠长斑岩中锆石U-Pb测年表明,花岗斑岩U-Pb年龄为859±26 Ma,钠长斑岩U-Pb年龄为844±26 Ma,认为煎茶岭镍矿成岩成矿时代为新元古代晋宁期,非前人所认为的海西期或印支期,是全球Rodinia超大陆裂解事件在扬子板块西北缘的重要响应。  相似文献   
63.
利用广州南沙区气象探测基地大气成分站2012年散射系数和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散射系数的变化特征及气象因子对散射系数的影响,并重点讨论了气象条件中风对散射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全年散射系数平均值来看,雾霾日的散射系数﹥霾日的﹥雾日的﹥一般日的;从季节来看,夏季和秋季雾霾日的散射系数﹥霾日的,冬季霾日的散射系数稍大于雾霾日的;一年中散射系数的最大值出现在10月,最小值出现在6月。霾日和雾霾日的散射系数日变化呈双峰形;雾日双峰型分布不明显,一般日没有明显日变化。散射系数同日照、湿度、气温和风速都呈负相关,与风速的负相关最显著。散射系数的高值出现在西北风中,外来源的输送对南沙散射系数存在较为明显的影响。风速小于7.0 m·s-1时,散射系数随风速的增加而减小;风速大于7.0 m·s-1时,散射系数随风速先增加后减小。  相似文献   
64.
实行领导干部任期目标责任制是我省气象系统顺应时代潮流、深化干部管理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和大胆尝试。科(站)长任期目标责任制也叫“目标合同化”,即试行承包合同制。它把目标、任务、时间、权限(包括人、财、物、)、经费、奖罚条件、奖罚金额等用承包合同的形式确定下来,由鉴定合同双方共同遵守,由于它是以目标责任书的形式出现,因而具有较强的规范性、强  相似文献   
65.
利用自然资源部古地磁与古构造重建重点实验室新引进的GeoLas HD型193nm ArF准分子激光剥蚀系统和Agilent 7900型四极杆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成功建立了LA-ICP-MS锆石微区U-Pb定年及微量元素分析测试方法。以标准锆石91500为外标,在32 μm束斑直径、5.0 J/cm2能量密度和5 Hz剥蚀频率等实验条件下,对Ple?ovice、Temora1和Qinghu锆石标样开展了U-Pb定年实验,所测年龄结果与各标样推荐值在误差范围允许的条件下一致,并且Ple?ovice年龄结果在不同时间段内保持稳定。同时对未知年龄样品11-5开展了不同实验室测年结果对比研究,所测结果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所测年龄在误差允许范围内一致。以NIST SRM 610为外标,29Si为内标,分析测试了锆石91500和NIST SRM 612标准样品的微量元素含量,实验测试结果与推荐值一致。在此基础上探索总结了不同剥蚀斑束直径对U-Pb年龄结果的影响,认为在同样的能量密度和剥蚀频率条件下,16~44 μm的剥蚀直径可以获取可靠的锆石U-Pb年龄,但32~44 μm相比16~24 μm小斑束直径所测得的年龄更加精准。   相似文献   
66.
基于2006—2015年西宁曹家堡机场的雷暴观测资料,从雷暴日(次)数、持续时间、初现方位、伴随天气现象和雷暴初终日特征方面对该高原机场的雷暴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曹家堡机场年平均雷暴日数为34.7 d,主要发生在5—9月,夏季是该机场雷暴的集中爆发期;雷暴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集中发生在午后至夜间(16—22时),持续时间在2 h以内;雷暴初现方位以偏西、偏北为主,偏西、偏北的对流云团发展是该机场飞行保障的关注重点;雷暴伴随天气现象以干雷暴和小阵雨为主,而少数伴有中、大阵雨的强雷暴主要发生在夏季;雷暴初终日平均间隔为173.2 d,并且初雷能充分体现该机场的典型雷暴特征。  相似文献   
67.
国内生产总值能够全面反映全社会经济活动的总规模,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实力,评价经济形势的重要综合指标,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采用这一指标.研究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对研究国民经济有着重要的贡献.国内生产总值有着众多构成要素,其中包括:农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批发零售贸易及餐饮业、房地产业等等.就国内生产总值的6个主要构成要素,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理论对构成因素进行定量的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68.
本文对1980~2007年间18次蓬莱海市出现的特征和气象水文条件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显示:蓬莱海市主要出现在5月下旬至8月上旬的100天之内,绝大多数出现在下午;春夏季节海市主要出现在降水停止后的36~48小时之内的晴好天气,冬季海市出现于山东半岛北部特有的冷流降雪的间隙;海市出现时的主要气象条件:日温差4.0~10.1℃;能见度主要在20~30km之间;风速在2~6.7m/s之间;春夏季节均以偏东风为主,冬季以西北风为主;蓬莱海市主要出现在望、朔日前后五日内,半数以上出现在望、朔日前后的三日内.  相似文献   
69.
李克让 《地理研究》1982,1(1):104-104
中国科学院地理所海洋气候组自五十年代成立以来,即从事大尺度海-气相互作用和海洋气候学的研究。他们系统地收集整编了中国近海及西北太平洋海区十年以上约110万组船舶和五年以上高空观测记录,出版了一套海洋气候图集(共三册)。最近他们在广泛征集意见的基础上,对原图进行改编,增加了大量新图,即将由海洋出版社以八开版本彩色印刷,公开发行。  相似文献   
70.
分光反射率和植物物体的颜色是由于它对被照射的和特定波长的阳光,有不同的反射所产生的视觉反映。因此,地面上万紫千红的各种色调,是不同波长阳光反射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