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地质学   10篇
海洋学   24篇
综合类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5 毫秒
21.
太平洋北部铁锰结核及其与沉积环境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太平洋北部14个站位的铁锰结核及其相对应的沉积物、间隙水等资料研究表明:结核中Fe可能主要来自上覆水的缓慢沉积,结核中Mn可能主要来自间隙水中Mn~(2+)的扩散;由于硅钙软泥区的成岩作用比褐色粘土区强烈,导致硅、钙软泥区的结核,其生长速率普遍比褐色粘土区高。  相似文献   
22.
240C型元素分析仪是美国PERKIN-ELMER公司的第三代元素分析仪。可测定碳、氢、氮、氧、硫等非金属元素。在发达国家,70年代已将该仪器应用于海洋研究工作中。我国化纤和石油部门进口过第二代元素分析仪——240B型。240C型元素分析仪由主机和微电脑两大部分组成,比240B型增加了自动数据处理、贮存、显示、打印、自动操作等功能。  相似文献   
23.
南海铁锰结核(壳)的元素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南海11个铁锰结核(壳)样品的化学分析资料,研究了铁锰结核(壳)中Fe,Mn,Cu,Co,Ni,Pb,Zn,Cr,K,Na,Ca,Mg,Si,P,Al,Ti,Sr,Ba及∑REE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1)铁锰结核(壳)以高Fe,∑REE,低Mn,Cu,Co,Ni等元素为主要特征;(2)铁锰结核(壳)中Fe,Mn间无明显相关,而Fe与∑REE,∑Ce,∑Y呈弱的正相关,Mn与∑REE,∑Ce,∑Y呈明显的正相关,结壳中Fe,Mn与Si,Al,Cu Co Ni呈负相关;(3)结核(壳)中Mn/Fe与Cu/Ni,Ce/La呈负相关,Mn/Fe主要受Mn控制;(4)结核(壳)中Fe,∑REE等元素主要来自南海陆源中酸性岩类的风化、淋滤和沉积。  相似文献   
24.
25.
26.
长江口表层沉积物中硫酸盐还原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在本研究系列的前三篇中,笔者曾对长江口区及邻近陆架区,现代沉积物中硫化物的存在形式、地球化学特征及沉积动力学和矿物学上某些意义,作了较为详细的研究,指出了,长江口及邻近陆架区现代沉积物中硫化物,主要以可溶于酸的单硫化铁(FeS、Fe_3S_4、Greigite矿和Mackinawite矿)和不溶于非氧化性酸(本文指盐酸)的自生黄铁矿(FeS_2、Prite)两种形式存在。它们的分布规律主要受控于细菌。同时,指出了开展对现代海洋沉积物中这些铁的硫化物分析,结合其他沉积项目的观察,可以作为测定现代海洋沉积速率的工  相似文献   
27.
本文通过对杭州湾及其邻近陆架区29个表层沉积物样中有机碳、全氮、全磷和全硅的资料分析,及与水文、地质、矿物等资料的对比研究,详细地探讨了研究区沉积物中有机碳、全氮、全磷和全硅的含量分布、来源及地球化学特征。  相似文献   
28.
29.
南海铁锰结核(壳)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于1987年5—6月间,中、西德在南海进行地球科学调查,获得5个铁锰结壳、6个铁锰结核样品。本文在利用X荧光法测定15个稀土元素的基础上,对南海铁锰结核(壳)的稀土丰度、配分模式与伴生元素的关系以及稀土的来源作了较为详细的探讨。研究表明,南海铁锰结核(壳)的平均丰度为1625×10~(-6),铁锰结核为2167×10~(-6),分别要比太平洋结核高1—2倍,比太平洋北部沉积物高3—4倍,比南海沉积物高10—20倍;结核和结壳的稀土经球粒陨石标准化后的配分模式基本相同,Ce正异常,Eu亏损不明显;与伴生元素、沉积物及岩石稀土对比研究表明,结核(壳)中稀土主要来自南海中酸性岩类风化、淋漓后缓慢沉积。  相似文献   
30.
本文通过对长江口及邻近陆架区10个站位表层沉积物和间隙水中锰、有机碳、硫化物和细菌的资料研究表明:沉积物中锰的变化范围为0.062—0.123%,平均含量为0.091%。间隙水中Mn~(2+)的变化在0.03—8.00ppm之间,平均含量为1.27ppm。沉积物中锰由河口向海洋减少,表层高于深层;间隙水中锰由表层向下递增。间隙水中Mn~(2+)主要来自沉积物中Mn~(4+)的还原,这种还原作用并不是沉积物中硫化物引起的,而是在细菌的媒介下,Mn~(4+)参与沉积物中某些有机物的降解反应时获得电子后被还原的,故它的含量和分布主要受细菌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