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7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25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31.
风电场流场特性及风机布局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风电场流场特性研究对风力机工作性能提高的重要意义,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在单机风力机模拟验证的基础上,对某风电场单风力机和三种布局条件下的风电场流场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考察了不同布局条件下风电场速度、叶轮表面压力以及湍流涡的分布特性。结果表明:叶轮后方尾流效应明显,速度损失随着相对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小,风力机处中心尾流速度比率最低降为0.4;当相对距离超过4 d后,风速可恢复为初始速度的90%以上;尾流速度与涡流粘性呈负相关性;三风力机平行布置时,各风力机尾流速度比率基本一致;三风机组在错落布置时,尾流效应对下游风力机工作性能影响较小,错落角度越大,尾流损失越小。  相似文献   
32.
倾斜航空摄影建模逐渐取代传统手工建模,成为安徽省数字城市三维建设的主要技术手段。介绍了单一倾斜航空摄影建模方式和倾斜航空摄影与LiDAR数据相结合建模方式的技术路线,比较了二者的优劣,并展望了倾斜航空摄影建模成果在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3.
为研究汉中盆地不同径流条件下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在汉江南北两岸以及汉江支流褒河和文川河共选取了31件潜水样品进行水质分析.综合运用数理统计、Piper三线图以及矿物的饱和指数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汉中盆地不同径流条件下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在不同径流条件下,地下水主要离子组成差别不大;在空间上,沿径流方向,在...  相似文献   
34.
赵超 《辽宁气象》2001,(2):43-44,46
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证券公司计算机网络防雷工程的设计实施,阐述雷电对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危害以及防雷工程的设计实施要求准则。  相似文献   
35.
实时洪水抗差预报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超  洪华生  包为民  张珞平 《水文》2008,28(2):26-29
把抗差估计理论引入实时洪水预报系统,提出适合于实时洪水预报系统的抗差特征函数,建立降雨误差的动态监控模式,研究实时修正模型参数的动态抗差估计,结合洪水预报模型,形成具有水文学特点、抗差性强的实时洪水抗差预报系统.将此系统和传统实时洪水预报系统运用于闽江七里街流域,比较当降雨和流量资料存在异常误差时两系统的预报效果.结果表明,实时洪水抗差预报系统能抵御异常值的影响,获得比较稳定且高精度的预报结果.  相似文献   
36.
五隆屯——红星地区地处大兴安岭东北部伊勒呼里山东端,中生代形成了大面积分布的光华期火山建造,区域构造上属大兴安岭火山活动带呼玛火山沉积盆地。在1:5万五隆屯、旁开门、玉什大夫等三幅(即五隆屯—红星地区)区域地质调查区内,光华组岩性分布较广泛,总面积214km^2,占本次工作区面积的28%。光华期火山岩岩石可分为如下五大类,其矿物组成及特征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37.
青海湖湖东风成剖面化学元素特征及其环境指示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青海湖湖东沙地风成沉积剖面化学元素特征的分析,结合光释光测年结果,并和已有研究进行对比,探讨了青海湖区12.5 ka BP以来的气候环境变化过程,将其划分为5个阶段:12.5 ka BP前气候寒冷干燥,青海湖应处于冰川消退的寒冷期,风沙活动强烈;12.5~11.9 ka BP气候向暖湿转变,其中12.2~11.9 ka BP发生一次寒冷事件,对应于新仙女木事件;11.9~8.0 ka BP气候冷暖波动频繁,期间出现了3次寒冷事件;8.0~2.6 ka BP是一个持续时间较长的温暖湿润期;2.6 ka BP至今,气候以干冷为主,与现代气候相近。  相似文献   
38.
为分析不同装置高密度电法在第四系潜水含水层圈定工作中的适宜性,本文采用温纳、偶极和施伦贝谢尔3种装置对地下岩土体结构清晰的地区开展高密度电法剖面测量.数据采集、处理和反演解译成果表明,各类高密度电法装置都能够比较有效的识别第四系潜水含水层,但不同装置之间具有较为显著的差异.温纳装置数据采集效率高、纵向分辨率好,并具有较...  相似文献   
39.
赵超 《地球》2023,(6):12-15
<正>钴是新一轮找矿战略突破的目标矿种之一,或许很多人对这种化学元素和矿产并不熟悉,但是它以各种方式融入我们的生产生活,它被人类利用的历史也很悠久,今天就让我给大家讲讲“钴”(故)事。人类艺术发展史中的精彩“钴”事钴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至少有3000多年的历史。古罗马和古希腊人曾用钴的化合物来制作深蓝色玻璃。同一时期,在中国唐朝唐三彩器物中彩色瓷器上的蓝色就是以含钴矿物作为着色颜料,在古埃及图坦卡蒙法老的坟墓中发现了一块用钴的化合物染成深蓝色的玻璃器物。  相似文献   
40.
末次盛冰期以来气候环境经历了低温-升温-高温等诸多场景,成为评估未来气候变化的理想相似型.基于中国东北地区花粉记录,重建末次盛冰期以来特征时期植被格局,为预测未来气候环境变化影响下的生态环境格局提供依据.末次盛冰期(~18000cal a BP),东北地区草原植被急剧扩张,松嫩平原形成大面积的寒旱草甸草原,辽河平原和呼伦贝尔高原也被草原和荒漠占据,中南部平原发育森林草原植被;山地存在寒旱型针叶林和寒温性针阔叶混交林.早全新世阶段(10000~9000cal a BP),东北地区东部山地丘陵区和三江平原地区为针阔叶混交林植被,中部地区仍以草原植被为主,暖温性阔叶林向北有所发展.全新世大暖期( 6000cal a BP),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和寒温带针叶林向北方扩张,落叶松向南略有推进,云冷杉林向北扩展,在小兴安岭东部和三江平原出现高值.落叶阔叶林分布中心向南迁移至长白山南部和辽东半岛.松嫩平原草原区岛状林地增加,辽河平原地区草甸草原植被扩张.增温导致东北地区季风降水增加,有利于暖温型森林植被发育.东北地区全新世暖期是植被发育最好时期,增温导致的夏季风降水增强,可能是植被和生态环境良好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