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7篇
测绘学   5篇
地质学   32篇
海洋学   7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31 毫秒
21.
地质统计学新进展   总被引:59,自引:2,他引:59  
地质统计学(空间信息统计学)是数学地质领域中一门发展迅速且有着广泛应用前景的新兴科学。结合地质统计学发展现状,对地质统计学的新进展进行了研究,从地质统计学理论体系、应用及软件开发等方面探讨了地质统计学的发展前缘。并指出时空多元技术、条件模拟、非参数和非线性将是地质统计学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2.
将海洋模式与声传播模型结合在一起,设计开发了一种适用于高性能计算机的全球海洋声学预报系统FIO-GOAFS,该系统以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全球0.1°分辨率海浪-潮流-环流耦合模式(FIO-COM)为基础,利用海洋模式预报的温、盐、深参数计算声速剖面,并对声速剖面进行水声环境特征诊断,之后将海洋模式与水下声场传播模型协同连接,结合地声模型(海底地形和底质参数),实现了全球海域的水声环境特征诊断及水下声场及相关结果的预报。海洋模型提供水下声学预报所需的水体声速、海浪波高等参数,地声模型提供海底地形、底质声速、密度以及衰减等参数,通过调用海洋-声学连接模块提取声传播路径的地形及海洋环境参数剖面,实现海洋模型和声学模型的有效连接。全球海洋声学预报系统在高性能计算机上并行实现,主要包括声场计算中的频点、方位角并行以及声学预报时针对地理空间区域的并行。最后,利用该系统预报并分析了全球海域的水声环境特性及声呐作用距离的季节变化和空间分布特征,为现代声呐的设计、操作和水下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3.
高甲荣  肖斌 《山地学报》1999,17(3):244-249
荒溪生态系统是流域研究和管理的基本单元。基于阿尔卑斯山区近20年荒溪近自然管理的研究成果,简要地介绍了荒溪近自然管理的概念、研究进展和实际应用,分析了荒溪与其周围景观的相互作用特点,并对荒溪在景观中的输送功能、生活空间功能和自净化功能以及在流域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评价和探讨。  相似文献   
24.
归来庄金矿床w(Au)/w(Ag)异常的地质统计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肖斌  赵鹏大 《地球科学》2000,25(1):79-82
w (Au) /w (Ag) 比值在金矿床评价方面是一个重要的标志, 也可以提供金矿成因的重要信息.对归来庄金矿床的w (Au) /w (Ag) 异常进行地质统计学研究, 利用指示克立格法研究w (Au) /w (Ag) 的分布规律, 查明Au的赋存部位, 并对该区今后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5.
大红山铜铁矿床因其构造环境复杂,矿产储量丰富而备受关注。本文通过对大红山铜铁矿床现有不同分段进行构造编录、化学样品采集分析,并结合前人资料,尝试研究断裂构造与铜铁矿床成矿关系。研究发现,在矿区A29―A40勘探线之间深部铁矿体受EW向和NE向断层控制赋存产出。  相似文献   
26.
通过对钻井、测井、三维和二维地震资料的综合研究,将内蒙古银额盆地查干凹陷白垩系至新生界划分为2个一级层序、4个构造层序、6个超层序和11个层序。根据等时层序格架下各层序单元内部的沉积充填演化特征,建立了不同级次构造成因层序的构造-层序关系。在此基础上,结合构造应力机制研究和区域构造应力场演化,采用平衡剖面技术解析查干凹陷的构造-沉积史,将该凹陷的构造和沉积演化序列划分为4个一级构造-沉积演化阶段和若干二级、三级构造-沉积演化阶段,进而分析了各构造-沉积演化阶段的构造和沉积特征、凹陷原型的性质及成因机制。  相似文献   
27.
针对目前航空放射性测量行业飞行作业安全风险高,飞行人员易受到安全威胁等问题,综合考虑无人机平台、任务传感器、数据采集处理软件的集成关系,实现包含结构设计、电气设计、控制流设计等多载荷一体化集成设计,研发出一套全新轻便应用型无人机航空放射性资源勘查环境监测系统,使之能应用于大比例尺(大于1:5万)放射性矿产勘查,环境监测,放射性评价等生产工作。试验表明,数据稳定可靠,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8.
高精度三维测图是室内三维制图的重要支撑,基于三维激光雷达扫描技术的三维测图成本高,需要提前布置标靶,在室内复杂环境中易导致数据不完整;基于图像序列的三维重建建模时间长,易受多种因素影响。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将RGB-D SLAM技术应用于室内高精度三维测图中。通过将深度相机与SLAM技术相结合,计算相机位姿并恢复三维空间信息,获取室内三维点云模型,并以目标物实际量测为基准评价密集点云精度。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快速获取精度较高的三维点云模型,成本低且效率高,能够较好地满足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29.
The performance of a z-level ocean model, the Modular Ocean Model Version 4(MOM4), is evaluated in terms of simulating the global tide with different horizontal resolutions commonly used by climate models. The performance using various sets of model topography is evalu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ptimum filter radius can improve the simulated co-tidal phase and that better topography quality can lead to smaller rootmean square(RMS) error in simulated tides. Sensitivity experiments are conducted to test the impact of spatial resolutions. It is shown that the model results are sensitive to horizontal resolutions. The calculated absolute mean errors of the co-tidal phase show that simulations with horizontal resolutions of 0.5° and 0.25° have about 35.5% higher performance compared that with 1° model resolution. An internal tide drag parameterization is adopted to reduce large system errors in the tidal amplitude. The RMS error of the best tuned 0.25° model compared with the satellite-altimetry-constrained model TPXO7.2 is 8.5 cm for M_2. The tidal energy fluxes of M_2 and K_1 are calculated and their patterns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ose from the TPXO7.2.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of the tidal energy fluxes can be used as an important index to evaluate a model skill.  相似文献   
30.
基于全球海洋-海冰耦合数值模式,研究了不同时间和空间分辨率的海表驱动场对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Atlantic Meridional Overturning Circulation,AMOC)和海表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模拟的影响。敏感性数值实验结果表明,海表驱动场时间和空间分辨率的不同不仅会影响SST的模拟,而且会显著影响AMOC强度的模拟。相比高时间分辨率的海表驱动场,时间和空间分辨率的降低会造成AMOC模拟强度的减弱和SST的升高。月平均驱动场驱动的AMOC比6h分辨率驱动场驱动的控制实验减少6.7Sv,降低了34%;同为6h分辨率,粗空间分辨率大气驱动场模拟的AMOC比高空间分辨率实验减少1.4Sv,降低了7%。对海洋上层流场和海表热通量进一步分析表明,低时间和空间分辨率的海表风场的减弱是导致AMOC减弱和SST升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