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40篇
测绘学   28篇
大气科学   21篇
地球物理   10篇
地质学   68篇
海洋学   30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20篇
自然地理   1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中川复式岩体位于西秦岭中带,与成矿关系密切,主体岩性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一般认为其形成于印支期。对中川岩体采集样品并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和岩石化学分析。结果表明,岩体钾钠含量较高,Na2O/K2O〈1;里特曼指数δ值为1.70~2.17,主体属高钾钙碱性系列;轻稀土元素富集,具中等程度的负Eu异常;K、Th、Rb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富集,同时显示出低Sr、低Yb的地球化学特征,形成于地壳加厚的构造环境。锆石U-Pb定年指示了08-49号样品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的形成时代最早为264.4Ma±1.3Ma,即二叠纪末期,略早于前人研究的结果。结合其构造环境,认为西秦岭从二叠纪末就开始了陆陆俯冲和地壳加厚的造山活动,并一直持续到三叠纪。  相似文献   
122.
北秦岭造山带西段商丹断裂带北侧岩湾一带分布的含石榴石二长花岗岩以含富铝的石榴石、白云母等矿物为特征,属含白云母过铝质花岗岩类(MPG);SiO2含量为73.39%~74.4%,Na2O/K2O小于1,A/CNK(分子比)为1.07~1.18,里特曼指数(δ)为2.02~2.15,CIPW标准矿物中出现刚玉(C),具强过铝质钙碱性岩石系列的地球化学特征,为典型的“S”型花岗岩;稀土总量为121×10-6~151×10-6,轻重稀土比值为14.91~21,δEu为0.55~0.74,为δEu负异常明显的右倾型稀土分配模式;大离子亲石元素洋脊花岗岩标准化形式及各类构造环境判别图解均显示其形成于同碰撞环境,为大陆碰撞的地球动力学背景。岩体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414.3±1.9Ma,属末志留世晚期,该侵入体应是早古生代晚期加里东运动碰撞造山过程的产物,其形成时代(414.3±1.9Ma)结合同一地区红花铺俯冲型侵入体出现相近的变质锆石的年龄(413.5±1.3Ma),较精确地约束了北秦岭西段加里东运动碰撞造山的时限。  相似文献   
123.
依据中基性火山岩主量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的差异,白勉峡组可分两部分,一部分火山岩TiO_2大于1%,变质程度较高,主要分布在下段;另一部分火山岩TiO_2小于1%,变质程度较浅,主要分布在上段.下段火山岩属拉斑玄武岩系列,上段主体属钙碱系列,稀土总量高(∑REE=83.4~180.8μg/g),轻重稀土分异较低(LREE/HREE=2.17~5.85),有弱的Eu负异常(δEu=0.79~1.01),微量元素原始地幔蛛网图显示有弱的Nb、Ta亏损,具有板内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点,形成于板内裂谷环境.上段火山岩稀土总量低(∑REE=40.3~82.4μg/g),轻重稀土分异较高(LREE/HREE=2.3~7.6),无Eu负异常(δEu=0.90~1.11),微量元素原始地幔蛛网图发育明显的Nb-Ta槽和Zr-Hf槽,Ti、Sr发育较强的低谷,具有典型岛弧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点,形成于岛弧或大陆边缘弧环境.三湾组玄武岩和安山岩稀土元素分配型式呈LREE亏损的左倾型或呈近平坦型,类似于N-MORB,明显不同于白勉峡组,岩石组合和地球化学特点类似于弧后盆地火山岩.火山岩及相关侵入岩LA-ICPMS锆石U-Pb定年及元素及Sr-Nd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揭示,白勉峡组下段火山岩形成时代可能为1144Ma,其源区为与洋岛玄武岩类似的软流圈地幔源区,部分熔融发生在石榴子石二辉橄榄岩稳定区,岩浆在演化过程中经历了一定分离结晶作用(分离结晶矿物为斜长石+单斜辉石)和地壳混染作用.白勉峡组上段火山岩形成时代可能为437Ma,有可能跨到晚古生代,其源区为受俯冲作用改造的富集地幔区,部分熔融亦发生于石榴子石二辉橄榄岩稳定区.三湾组中基性火山岩源于N-MORB近似的亏损地幔源区.白勉峡组下段代表中元古代末板内拉张事件的地质记录,白勉峡组上段和三湾组目前的火山岩样品可能代表了古生代同一洋陆转化的地质记录.  相似文献   
124.
大红柳滩二云母花岗岩被认为是白龙山等伟晶岩型锂矿的成矿母岩.为约束大红柳滩地区花岗岩-伟晶岩的岩浆-热液演化过程.本文选取大红柳滩岩体二云母花岗岩及不同矿化程度伟晶岩中的贯穿性矿物——云母和电气石,开展了背散射结构观察(BSE)和电子探针成分分析(EPMA).二云母花岗岩(Ms1)和白云母-微斜长石伟晶岩(Ms2)中云母结构均一、化学成分变化小;白云母-钠长石-锂辉石伟晶岩(Ms3)中云母类型多样,除白云母外,还发育富锂多硅白云母、铁锂云母、锂云母,后者常交代白云母.Ms3中Li、F含量突增,其中Li2O最高可达4.68%、F可达6.47%.二云母花岗岩(Tur1)和白云母-微斜长石伟晶岩(Tur2)中电气石为碱性黑电气石,白云母-钠长石-锂辉石伟晶岩中(Tur3)发育碱性锂电气石.相较于黑电气石,锂电气石具有富SiO2、Al2O3、Li...  相似文献   
125.
对2012年9月23日贵港市西北部突发性大暴雨过程的形成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低层水汽输送骤增,静止锋南压过程中受莲花山脉的阻挡,与山脉前堆积的暖湿气流汇合,激发出中尺度辐合线,与短波槽东移共同触发不稳定能量充分释放,是造成大暴雨的主要原因.(2)静止锋和中尺度辐合线的长达6h的停滞,强对流单体长时间在贵港西北部稳定少动,使降雨非常集中.  相似文献   
126.
同位素与水文地球化学方法在矿井突水水源判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抚顺老虎台矿区各类水体的同位素及水化学特征研究,阐述了地表水与矿井各开采水平及73003#突水点的同位素和水化学特征及其相互关系,论证了矿井上覆白垩系砾岩含水层与73003#突水点的联系。研究表明:73003#突水点的同位素及水化学特征与地表水及其他开采水平差异较大,而与白垩系砾岩水的同位素及水化学特征相似。根据同位素、水化学特征及混合计算发现,突水点的水是白垩系地下水与第四系地下水的混合,且白垩系砾岩水占67%,占主导作用;矿井突水通道为活化的F1断层。  相似文献   
127.
春天伊始,乍暖还寒,第七次全国实验区工作会议暨2012部委政策信息对话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这是中国国土经济学会成功主办的一次空前盛会,是一场部委政策与地方实践激烈碰撞的盛宴。150多名部委官员、专家、学者和各实验区代表济济一堂,经过两天的热烈讨论和授业解惑,会议圆满收官。自从2009年被称为"史上最牛会议"的哥本哈  相似文献   
128.
利用宁夏972个地面自动站的10 m风场、2 m温度及露点温度,银川、大武口、平罗、贺兰4个常规地面观测站的能见度、温度及相对湿度逐时观测资料和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ERA-Interim逐6 h再分析资料(0.125°×0.125°),对2018年8月22日宁夏北部局地突发浓雾天气过程的环流形势、逆温结构及其热力、动力条件和形成维持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8月22日宁夏北部局地浓雾发生在地面冷高压、高空暖脊及近地面微风的静稳天气条件下;较为深厚的暖平流和近地面冷空气侵入所形成的稳定大气层结,是大雾形成的必要条件;弱上升运动使混合层扩展至840 hPa左右,是该地区雾的发展和维持的重要原因。在本次过程中,深厚的弱水汽辐合较水汽自身的饱和与否更为重要,是大武口站浓雾形成的关键性因素。浓雾呈现平流-辐射雾特征,地面热通量在过程前期促进浓雾的发生,后期对浓雾起到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9.
通过对安徽省气象酸雨台站近5年参加中国气象局组织的未知水样考核结果统计分析,认为仪器电极换型,是2014年安徽酸雨站未知水样电导率考核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用990型酸雨测定仪和铂黑电极测量电导率会产生较标准值偏大的系统误差;光亮型电导电极物理形状未变,其电极常数基本不变,通过标准液标定可以长期使用;为提高电导率测量质量,台站可以通过市购84.3或146.5μS·cm-1电导率标准液每年定期对仪器电极进行标定。对酸雨仪器设备的保障检定体系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0.
选取2000—2015年发生在宁夏23次由深厚湿对流引起的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为研究对象,研究确定暴雨预报的配料方案,采用2016年6—8月宁夏25个常规站和947个自动站逐小时降水量、ECMWF 72 h内模式资料,从统计分析和个例剖析两方面探讨配料法暴雨预报效果,结果表明:(1)通过对比2016年6—8月ECMWF暴雨预报与配料法暴雨预报发现,不同预报时段,配料法暴雨预报均优于ECMWF暴雨预报;(2)配料法能准确预报所选两次暴雨个例降水的中心强度、落区及变化趋势,但强度和落区较实况偏强、偏大;(3)配料法对六盘山区暴雨过程弱降水预报效果较差,对贺兰山沿山暴雨过程存在降水空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