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44篇
大气科学   137篇
地质学   3篇
海洋学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使用IAP2-LAGCM(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2层大气环流模式),就西太平洋暖池区海温异常影响夏季大气环流和季风低频变化的问题进行了数值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暖池区海浊正常常可引起大气环流低频变化的明显改变,使海平面气压低频方差在季风区增强;对流层中上层气温之低频信号增强;改变低频扰动的空间型;更清楚地显示出自池区向北排列的波列;改变低频振荡的位相;使南半球低频变化的向北传播更为清楚。  相似文献   
92.
东亚夏季风与中国夏季降水年际异常的分型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海陆气压差定义的夏季风强度指数为依据,讨论了东亚夏季风年际异常与中国夏季降水的关系,发现东亚夏季风强时,中国夏季降水可能多也可能少,但以少雨为主,季风弱时,中国降水也是或多或少,但以多雨为主,依此可以将季风与降水的异常关系分成强季风强降水(A),强季风弱降水(B),弱季风强降水(C),弱季风弱降水(D)四种关系,其中(A)型和(D)型,(B)型和(C)型的降水呈反相似性分布,主要特殊性反映在东北  相似文献   
93.
运用1854~1990年的冬季海温资料,对赤道东太平洋海温的年际及年代际变化进行分析,并运用滑动t-检验方法对其突变性进行了讨论,发现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具有三次突变增温过程,分别发生在上世纪末、本世纪20年代和50年代。另外,通过求滑动相关系数,发现赤道东太平洋海温与全球其他地区海温变化的相关性具有显著的年代际的阶段性。通过对比及相关分析,发现全球增温与赤道东太平洋的增温具有显著的同步性。在年际及年代际尺度场均表现出较强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94.
中国气温与全球气温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利用1951~1989年全球格点及中国160站逐月气温资料,分析了中国气温场与全球温度场变化的关系及其相应的环流异常,指出:年平均气温显著增暖的中国东北,新疆北部,属中心位于欧亚大陆中北部增暖区的一部分,而中国西南地区的变冷局地现象。年平均气温变化的时空特征主要由冬季气温贡献所致,与中国冬季气温的增暖相对应,欧亚大陆北美大陆地也增暖,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地区则变冷,这种变化可从欧亚大陆纬向型流加强和  相似文献   
95.
印度洋-太平洋海温长期变化的周期性及其年代际变化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运用小波分析方法对近百年来印度洋-太平洋海温的周期变化特征进行了详细讨论,并且结合以前的工作,运用方差分析的方法对近半个世纪以来各周期振荡水平分布的年代际变化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表明:近百年中,赤道东太平洋海温的长期变化不仅具有准两年(QBO)和3-7年(LFO)的年际振荡,而且具有10-12年、18-20年和30-40年的年代际振荡。各振荡分量的振幅和周期具有显著的年代际变化特征。近半个世纪各振  相似文献   
96.
本文根据NMC客观分析资料进行诊断分析,揭示了1976-77年及1982-83年这两次ElNino事件海气相互作用过程中的若干特征。结果表明:70年代末赤道西风异常背景场、SST背景场及其准4年周期振荡均存在年代际变化;SST背景场冷(暖)、80°W-0°E赤道区域850hPa纬向风异常西(东)风以及赤道太平洋SSTA准4年周期振荡东传型(西传型)共同决定了这两次事件的强度与类型的差异,即1976/77年事件为较弱的东部型EINino事件,而1982/83年事件表现为很强的西部型EINino事件。  相似文献   
97.
十年际大气环流及东亚季风气候异常成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十年际大气环流及东亚季风气候异常成因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十年际大气环流及东亚季风气候异常成因研究”(编号:49475265)经过三年努力,已于1997年12月圆满完成预定计划目标,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1)首次提出用气象序列与自然数序列之间...  相似文献   
98.
大气环流年代际变化问题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本文对大气环流的年代际变化问题的研究工作和结果作了综合评述并给出了一些新的结果。  相似文献   
99.
亚洲东西季风区之间的能量交换及其周期振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1982年8—9月的气象资料,分析计算了亚洲东部的南海季风区和华北季风区与其西部的印度季风区和高原季风区之间的能量交换及其周期振荡。高原季风区向华北季风区输送各种能量,南海季风区向印度季风区输送感热能、位能和动能,主要是从高层输送的。值得注意的是印度季风区向南海季风区净输送潜热能,主要是由低层西南季风输送的,虽然其数量相对地较小,但对于季风降水却是重要因素。南部季风区能量通量的主要振荡周期较北部季风区长,前者为准双周和准四周,后者为准双周和准三周。高层的振荡周期长于低层,准单周振荡主要出现在低层。同一主要振荡周期,高、低层的初始位相有差异,这种位相差可能是造成强对流天气周期性出现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