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44篇
大气科学   137篇
地质学   3篇
海洋学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夏季亚洲季风槽的断裂过程及其结构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1982年7月一次亚洲季风槽的断裂过程。结果发现,在盛夏亚洲季风盛行期间,中南半岛与南海地区的季风槽可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东退与孟加拉湾季风低压的西移过程中断裂消失。与此同时,热带西南季风北进,梅雨雨带北移,雨景加大。此外,根据季风区内纬向风的垂直结构,说明了下列事实的成因:在印度和中南半岛季风槽附近及其南侧广大地区内,经常出现大量的季风云团和季风低压;而在西太平洋季风槽的北侧及槽的附近,则经常产生强的热带气旋和台风螺旋云系;南海地区的状况介于以上两者之间,在这里可以有弱的台风生成,也可以有季风云团存在。   相似文献   
52.
亚洲热带地区对流爆发和推进的气候特征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利用日本GMS TBB资料和GPCP降水资料,用滑动t-检验法研究了亚洲热带地区春夏季节转换期对流爆发和推进的气候特征。结果表明,亚洲热带地区对流爆发首先于4月中旬发生在中南半岛中部,然后向东缓慢推进。  相似文献   
53.
南亚高压季节变化中的正斜压环流转换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958~1997 年的 N C E P/ N C A R 再分析资料,采用将大气环流在垂直方向分解为正压和斜压环流两个分量的方法,讨论了南亚高压季节演变中的正斜压环流的转换特征。指出(1)夏季,南亚高压以斜压性为主,其斜压分量约占 70 % 的比重,冬季以正压性为主,其正压分量约占 70 % 的比重;(2)由冬季的正压性高压向夏季的斜压性高压的季节演变中,南亚高压是在其斜压分量环流的引导下移动的,即其斜压分量环流的变化超前于其自身的变化;(3)由夏季的斜压性高压向冬季的正压性高压的季节演变则相反,南亚高压是在其正压分量环流的引导下移动的。  相似文献   
54.
发展了一个用于台风路径预报的初始场人造台风方案。该方案除包含对称台风环流外,也考虑了非对称风的作用。使用双向移动套网格模式作的试验预报结果表明,初始场中引入人造台风后能明显提高径预报的水平。  相似文献   
55.
Investigated statistically is the interrelation between East Asian winter monsoon(EAWM)and SST over sensitive areas of the Indian and Pacific Oceans.with focus on the relation of EAWMto strong ENSO signal area.i.e.,the equatorial eastern Pacific(EEP)SST.Evidence suggeststhat the EAWM variation is intimately associated not only with the EEP SST but with theequatorial western Pacific“warm pool”and equatorial Indian/northwestern Pacific Kuroshio SSTas well:the EAWM and ENSO interact strongly with each other on the interannual time scales,exhibiting pronounced interdecadal variation mainly under the joint effect of the monsoon QBO andthe monsoon/SST background field features on an interdecadal basis—when both fields are in thesame phase(anti-phase).strong EAWM contributes to EEP SST rise(drop)in the followingwinter,corresponding to a warm(cold)ENSO cycle;the EAWM QBO causes ENSO cycle to bestrong phase-locked with seasonal variation,making the EEP SST rise lasting from April—May toMay—June of the next year,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maintaining a warm ENSO phase.  相似文献   
56.
ENSO及其年代际异常对中国东部气候异常影响的观测分析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1  
在不同的SST年代际背景下,东亚季风和ENSO事件的关系是不同的。中国东部降水异常在冷态和暖态下,不是简单的线性反相关关系。在冷态时,最大的正距平中心发生在第二年早夏的长江以南地区;在暖态时,发生在第二年冬春季的华南地区。气温变化与降水变化并不对应,高温高湿的相关性不明显。不同的年代际海温背景使海气交换发生变换,改变了海陆热力对比,从而改变了海陆气压差,也就改变了季风的强度,使ENSO和东亚季风的  相似文献   
57.
与长江流域旱涝相联系的全球低频环流场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通过对梅雨前后低频风场和速度势场的分析,发现全低频风场 仅在长江流域的旱年及涝年表现现显著的不同,而且在同一年的夏季降水变化的不同位相中也表现出明显相反的环流分布。着眼于1980,1988年两年,我们发现这种不同与低频速度势场的波动有关。1980年降水与东亚季风区内人工频振荡的北传以 半球高纬的涡旋列不断东移相联系。而1988年降水变化则是与源于热带太平洋中部的小代频涡旋北进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58.
高低空急流耦合对长江中游强暴雨形成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对1998-07-22T08-14发生于武汉附近的一次强暴雨过程的分析发现,这次强暴雨发生于南方暖区与北方冷空气脱离的孤立系统中,副热带经圈环流上升支是暴雨发生的大尺度背景场,它的低空入流和高空出流对大尺度雨区的生成与维持具有重要作用。边界层南风急流、低空西风急流和高空西风急流上下的耦合作用理强暴雨发生的重要原因。925hPa上边界层偏南风急流是暴雨区所需水汽的最大提供者和暴雨区对流不稳定能量释放的触发者,850hPa上低空偏西风急流的主要作用是建立和维持了暴雨区中低空的对流不稳定,200hPa上中纬高空西风急流的主要作用是建立和维持了暴雨区高空的条件对称不稳定,三者上下耦合使得中低空对流上升运动得以向上发展和加强,从而产生强暴雨。  相似文献   
59.
本项目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四方面的成果和认识: 一、深入揭示了冬季风期间冷涌的结构、南下传播特征和动力学特征。指出了冷涌是一股从冷气团中自低层泄出向南传播的东北气流;青藏高原大地形对冷涌传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动力方面。大地形可迫使冷空气沿高原东侧加速南下,形成一支动量集中的冷空气输送带。  相似文献   
60.
本文应用1972年入梅和1973年出梅两次暴雨过程,对压能场在暴雨分析预报中的应用作了进一步的探讨。发现压能场特征不仅能够指示暴雨的生成和短期变化,而且还能表征暴雨的中期过程特点。可作为天气图分析预报方法的一个有用的辅助工具。同时本文还导出了准压能近似的压能倾向方程和ω方程,可用于诊断压能场形势转变和进一步分析暴雨的变化趋势,并指出了压能平流项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