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11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20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对比研究了山西沁水盆地李雅庄煤矿、寺河煤矿和附城七一煤矿煤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讨论了煤岩的热演化程度、可溶有机质含量、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热成因煤层气与次生生物成因煤层气的气源潜力,对研究区煤层气勘探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2.
In this paper we adopt annual land use conditions change data, land sifting data, social, economic and population data and environment information of nine districts and four counties in Xi'an city from 1980 to 2000 to analyze its structural and degree change of land use since the 1980s, and calculate the benefits and transformation of land use typ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non-agricultural land increased rapidly, especially the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ial spots and industrial and mining (RIM) land use increased mostly rapidly, an increase of 64%. Meanwhile, the intensity of land exploitation was accelerating, land was transformed to industries with better benefit and areas experiencing faster urbanization process. By analyzing the harmonious degree of land exploitation in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aspects, we find out that the land use imbalance mainly existed in the municipal area of Xi'an, and the imbalance index of land use based on GDP and non-agricultural population were respectively 12.37 and 14.67 in 2000, which were far higher than those in other regions. Nevertheless the environmental harmonious degree in the municipal area of Xi'an ranges between 0.6 and 0.8, which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suburban area. Some proposals addressing to the problems of harmonious level in all scales, resources utilization, projects management and feasibility analysis and intensive urbanization are also put forward.  相似文献   
23.
为指导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古近系-新近系咸化湖盆油气勘探,建立咸化湖盆聚砂富砂模式,结合青海湖现代咸化湖盆沉积考察结果,开展了咸水介质条件下的三角洲沉积模拟实验研究,实验表明:咸化湖盆三角洲沉积以三角洲平原相为主,可占整个三角洲面积的80%以上,而在三角洲前缘亚相中河口坝微相最为发育;同时表明咸水介质对不同粒度沉积物的搬运距离及沉积有控制作用,较淡水介质,咸水介质中细粒沉积物在河口区快速沉降,而粗粒沉积物搬运距离更远,沉积范围也广;模拟结果也表明咸化湖盆三角洲沉积纵向上“坝上河”砂体构型发育。咸化湖盆三角洲沉积模拟实验的成功,明确了咸化湖盆储层分布特征,拓展了储层分布范围,为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油气勘探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4.
通过对沙河水库提高汛限水位的必要性、可能性的分析。从而说明了提高汛限水位挖掘现有水库蓄水能力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的一个有效方法,这不仅可以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也是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的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25.
气温、气压对脑梗塞患者血液流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观察气候因素对脑梗塞的影响,分析了遵化地区一年四季气温、气压与脑梗塞血流变的关系,并进行相关分析,推导出回归方程。结果表明:气温、气压与脑梗塞患者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电泳时间明显相关。随着气温、气压的变化,全血高切粘度、低切粘度、红细胞电泳呈现明显波动性,为不同季节脑梗塞的治疗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6.
利用MICAPS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和NCEP资料,对2010年8月10日08:00-11日08:00(北京时)毛乌素沙地南部边缘地带一次大暴雨过程的中-γ尺度特征及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强降水发生时,在多普勒气象雷达速度场上可观测到西南低空急流的生成和增强,以及西南低空急流左侧中-γ尺度气旋式辐合的生成和维持,并在反射率因子图上出现>50dBz的强回波区;暴雨过程中单站要素表现为气压持续降低并出现≥4.0m·s-1的最大风速(南风);伴随强降水的开始,暴雨区主要受水平平流项和水平辐散项作用,600hPa以下对流层低层的涡度收支增大,800~700hPa达6×10-9s-2;受水平平流项作用,350~100hPa维持涡度收支负值,在150hPa附近达-6×10-9s-2;视热源Q1的垂直廓线显示,伴随暴雨区最强降水即将开始时,主要受局地变化项和垂直输送项作用,Q1在780~300hPa形成正值层;受水平平流项作用,Q1在300~220hPa形成负值层,大气热力强迫作用有利于上升运动加强和云团发展;Q1的累积分布显示,临近暴雨发生时,暴雨区靠近上游生成Q1>20J·kg-1·s-1的大值中心,而且暴雨区视水汽汇Q2>10J·kg-1·s-1。  相似文献   
27.
河西内陆干旱区出山径流特征与变化趋势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一般情况下,水资源的变化主要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但在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地区的中高山地带,径流的形成主要受前者的影响。甘肃省的河西内陆干旱区是该省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和经济开发区,这里各项社会和经济活动与出山径流的变化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笔者根据有关水文气象台站的降水、气温和径流观测资料,分析了以黑河、昌马河、西营河等主要河流为代表的河酉内陆区出山径流的变化特征与规律。结果表明,河西内陆区出山口径流的季节变化主要受地理位置和河流补给来源的影响,而年际变幅则受山区降水量年际变化及变幅的影响十分明显。目前,梨园河以西河流水量处于上升阶段,梨园河以东的河流则处于下降的阶段;以黑河干流莺落峡水文站年径流为代表的走廊中部地区的出山口径流正处于1990年开始的枯水段的上升段。但总体而言,河西内陆干旱区出山口径流的变化相对比较稳定。预计今后若干年内,河西内陆干旱区东段河流出山口径流的变化以偏枯为主,中段、西段河流出山口径流的变化以平水或平水偏丰为主。  相似文献   
28.
2016年12月,嘉兴市南湖区2016年度土地卫片执法检查工作进入关键阶段,在相继收到省国土资源厅、嘉兴市《关于开展2016年度土地矿产卫片执法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后,区政府高度重视,区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专门做出指示,要求各镇(街道)结合"三改一拆""环境综合整治""退散进集"等中心工作,用好耕地补偿机制、"无违建"创建等抓手切实抓好违法用地的拆除复垦工作,确保南湖区违法占用耕地比例大幅降低,维护良好的国土资源管理秩序.12月26日,南湖区收到国土资源部下发的2016年度土地卫片数据,共计318块图斑;12月29日,嘉兴市国土资源局南湖区分局便组织人员完成内外业核查工作;12月30日,南湖区政府召开专题部署会,要求各级迅即行动起来,严格按照时间规定、标准要求,高质量完成卫片执法监督检查工作.通过上下齐心、共同努力、强力推进,2017年1月11日,南湖区2016年度土地变更调查顺利接受省厅外业核查,51块拆除复垦图斑通过市局验收,面积约94.4亩,违法占用耕地比例为1.95%,创历史新低.  相似文献   
29.
利用榆林多普勒雷达、FY-2卫星云图和地面观测资料对2006年9月20-21日发生在黄土高原一次强对流天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多普勒雷达反射率因子图上,低涡发展表现为3个阶段即发展、强盛和减弱消亡阶段;回波螺旋特征明显,强回波带呈螺旋状排列;最大反射率因子位于螺旋回波带的后部下方;螺旋状强回波带反射率因子整体自后向前减小,回波带中从外围到螺旋中心强回波由位于回波带移动方向的后侧边缘逐渐过渡到回波带前侧;冰雹和强降水天气时段对应着低层偏南急流;强回波带位于高层5.6km以上西北气流风速≥18m/s的前缘。  相似文献   
30.
对沁水盆地李雅庄煤矿煤岩样品,进行了饱和烃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研究,检测到了丰富的无环类异戊二烯烷烃,特别是C25、C30及头—头连接的高碳数无环类异戊二烯烷烃,这些化合物被认为是甲烷菌的特征标志化合物。李雅庄煤矿煤岩沉积时为偏氧化的环境,原始环境不利于细菌发育,故检出的无环类异戊二烯烷烃应主要是成煤作用后期,煤层中甲烷菌发育的痕迹。认为李雅庄煤矿煤岩样品中丰富的、与古细菌,特别是甲烷菌有关的无环类异戊二烯烷烃化合物的检出,为该地区甲烷碳同位素组成在-56.3‰-61.7‰煤层气的次生生物成因提供了地球化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