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6篇
  免费   159篇
  国内免费   262篇
测绘学   86篇
大气科学   119篇
地球物理   151篇
地质学   387篇
海洋学   278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72篇
自然地理   13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七里山金矿床位于焦家金矿田的东部边缘,赋存于灵山—北截断裂的次级断裂——七里山断裂的末端部位,属于典型的蚀变岩型金矿床。文章通过对七里山金矿床控矿断裂构造的系统研究,认为其主控矿断裂是由多条延伸长度有限、呈雁列状产出的断裂组构成的断裂带,即雁列式断裂,并在雁列单体叠合部位发育一系列与主断裂斜交收敛的压性断层桥,这两者共同构成了矿区主断裂控矿构造的基本格架;雁列式断裂及压性断层桥共同控制了矿化局部富集,矿体呈似等距分布、侧伏,以及矿体规模大小相间变化等空间展布规律。认为矿区59勘探线以西、Ⅰ号矿脉上部侧伏线以下部位有可能找到一定规模的金矿体。  相似文献   
992.
通过分析1995—2018年广东地区1 090起雷灾伤亡事故, 发现共有伤亡1 976人, 伤亡比达1.26倍, 其中1次雷灾事件伤亡人员最多高达17人, 多人受伤概率明显高于多人死亡。广东省每百万人口的年平均雷灾死亡率和雷灾事故率均为0.44, 各地市雷灾死亡率从人口较多的地区向人口较少地区转移, 雷灾伤亡密度向面积较小地区转移。分析雷灾事故发生环境, 发现有42.56%的事件是发生在与农业密切相关的环境(农田附近和稻田水塘), 且直接遭受雷击伤亡的事件占63%, 其次是由于旁络闪击(25%)造成。考虑年龄性别因素统计发现, 雷电伤亡事件中男性略高于女性, 成年人(25~64岁)年龄段伤亡最多, 占全部的70.9%。总体而言, 雷电对广东地区伤亡影响较大, 尤其是农村地区的防雷减灾工作有待改善。   相似文献   
993.
通过对黑龙江省新林-塔源地区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数据的统计分析,结合多学科知识,对研究区Au、Ag、As、Sb、Bi、Cu、Pb、Zn、Mo、W、Cr、Ni、Hg 13种元素的平均值、标准离差、变异系数、相关性和元素空间分布情况等各项地球化学参数特征进行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总结出各元素的地球化学分布特征及地质意义。通过对研究区典型矿床的综合研究,总结出区域成矿地质和地球化学条件,结合单元素异常和组合异常的解释评价,最终认为矿集区北部有找到表生铅锌多金属矿的可能,而南部是寻找隐伏铅锌多金属矿的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994.
牛杏  何云龙  庄新国 《地球科学》2021,46(10):3549-3559
基于丽水凹陷钻井和地震资料,综合天然气地球化学参数、基底断裂和岩浆底辟发育特征等,研究丽水凹陷CO2的分布特征及其成藏主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丽水凹陷CO2纵向上主要分布在灵峰组、明月峰组下段及元古界基底片麻岩中,不同层位CO2的含量差别很大;平面上,温州13-1、丽水35-7和南平5-2 CO2气藏均位于岩浆底辟体之上或者附近,同时周围亦发育断层,而丽水36-1高含CO2气藏和LF-1井含CO2气藏周围底辟不发育,均紧邻灵峰凸起西侧的控洼断裂.丽水凹陷幔源CO2成藏主要受早中新世和晚中新世两期火山岩浆活动的影响,这两期火山活动将幔源CO2带到地壳浅层,通过砂体侧向输导进入有利圈闭聚集成藏.   相似文献   
995.
黄钢  宋玉财  庄亮亮  田力丹  吴畏  张滢 《矿床地质》2021,40(5):1100-1118
沉积岩容矿的天青石矿床是锶最主要的来源.文章对全球该类矿床的资料进行了系统梳理,对矿床的发育特征和成因进行了综述和探讨.研究显示:①该类矿床的产出与含石膏或硬石膏的蒸发盐密切相关,或赋存在碳酸盐岩-蒸发岩沉积建造中,或出现在蒸发岩底辟环境;②多数为后生成因,表现为富锶流体交代石膏或硬石膏,或富锶流体与富硫酸盐流体混合、充填开放空间;少数矿床为同生成因,天青石直接从蒸发环境的水体中沉淀出;③后生天青石矿床中的锶可以来自不同途径,包括盆地流体与富钙矿物相互作用萃取的锶、碳酸盐岩重结晶过程文石转变为方解石或硬石膏转变为石膏释放的锶;同生天青石矿床中的锶来自沉积水体本身,沉积源区岩石提供了锶;④天青石中的硫来源于围岩地层中的石膏或硬石膏,有些矿床中的硫来自发生过硫酸盐还原作用后的(溶解的)石膏/硬石膏,而在个别矿床中,还原硫氧化成硫酸盐提供了部分硫;⑤一些天青石矿床中出现有铅锌硫化物,两者可以有成因关系,也可以无成因关系;⑥少数天青石矿床中重晶石含量较高,与高Ba/Sr流体与富硫酸盐流体混合有关.天青石从低钡流体中结晶时,钡在流体中含量的震荡变化会导致SrSO4-BaSO4固溶体的形成,从而使天青石出现环带或出溶结构.  相似文献   
996.
近海营养盐和微量元素的大气沉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传输和沉降到全球近海的大气污染物急剧增加.1997年后对近海营养盐和微量元素大气沉降的众多研究表明,通过大气沉降至近海的氮和磷分别为13~73 mmol N/(m2·a)和0.11~1.6 mmol P/(m2·a),微量元素的沉降通量具有显著的时空变化特征,在不同海区最高可相差3个数量级.对于很多近海包括东海(East China Sea)和黄海(Yellow Sea),大气沉降的营养盐和部分微量元素可能超出了其河流输入量.大气沉降除了对近海富营养化有重要贡献之外,其事件性特征可使初级生产力在短期内大幅度增加,从而影响赤潮发生.微量元素沉降还可能抑制某些藻类生长,对初级生产力和生态系统结构产生更为复杂的影响.未来研究重点是准确估算近海各物质的大气沉降通量,了解其对浮游植物生长的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997.
下扬子区印支—早燕山期的构造特征及应力场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深入探讨下扬子区印支—早燕山期构造变形特征的基础上,应用SHELLS有限元方法模拟了该时期下扬子区的构造应变率和块体位移速率。结果表明:秦岭—大别造山带与郯庐断裂相接地带为强压应力区,南黄海东部为强张应力区,而苏鲁造山带及江绍断裂带为压扭应力区。下扬子地块应变率大小为5.0×10-15/s~1.0×10-14/s,块体位移速率约50mm/a。在该应力场控制下,下扬子地块表现出大规模的南北"对冲"推覆构造样式。  相似文献   
998.
张征  杨俊弢  庄道泽 《西北地质》2010,43(2):169-183
采用激发极化法、磁法、重力法对土屋东、延东铜矿化点进行了评价,发现了土屋东、土屋、延东等出露地表的斑岩型铜矿床。在完成了土屋东-延东矿区的物探面积性工作基础上,初步提出"三位一体"模式,经全面系统地研究了土屋东、土屋、延东矿床找矿规律性后,建立了"三高二对应一相关"的找矿模式,即高极化体直接反映斑岩型铜矿体两翼的硫化物带,间接反映出硫化物带包裹着铜矿体。高磁体直接反映闪长(玢)岩,间接反映成矿母岩——斜长花岗斑岩体。剩余重力高主要反映闪长(玢)岩也包括了斑岩体。斑岩体对应分布高、低阻之间的接触带,也对应分布高、低磁性体之间的接触带,斑岩型铜矿床的出现与火山岩地层密切相关。以此为基础,对延西矿区掩埋矿体运用了"三高二对应一相关"找矿模式,发现隐伏斑岩型铜矿床。应用"三高二对应一相关"找矿模式对土西靶区、延西靶区进行了分析和预测,认为两矿区仍具有进行进一步工作的前景,目前正进行验证工作。  相似文献   
999.
重力异常对地壳横向密度变化敏感,而无约束重力反演得到的密度模型其垂向分辨能力往往不理想.为了改善反演结果的垂向分辨率,本文参考已有先验分层模型,基于贝叶斯原理,提出了一种重震联合反演的新策略,可实现多种参考模型和复杂加权参数条件下的最大后验概率估计.理论模型测试结果表明,对于深度加权、多参考模型约束等多种问题,本文提出的新方法都可以稳健地获得最优化的模型参数.本文同时以中国地震科学台阵在龙门山地区及周边的一维接收函数分层模型和地震层析成像结果为参考,通过此方法对该区的重力异常进行反演,获得了该区的高精度三维密度结构,其水平分辨率优于10 km,垂直分辨率优于5 km.结合四条通过汶川和芦山地震震中的剖面进行分析后发现,反演得到的密度结构模型在过强震震源区位置横向变形显著,其揭示的分层地壳结构和变形模式与地表已知断裂构造具有相关性.本文提出的重震联合反演新策略,可为研究潜在强震风险源区的地壳结构和物性特征提供有效的科技方法支撑.  相似文献   
1000.
洪泽湖区风能资源的数值模拟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WRF模式对洪泽湖地区风能资源状况进行数值模拟, 模拟结果风速季节变化的规律是春季最大, 夏季最小;沿湖风速大于陆地, 湖岸带附近风速梯度变化十分明显。风速垂直变化的规律是洪泽湖地区风速随着高度增加而有所增大, 当增加到一定高度时, 风速增幅减弱。并将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证明模拟结果是可信的。模拟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表现出洪泽湖风能资源的特性, 模拟风速的日变化趋势与实测风速日变化趋势一致, 较好地体现了该时段内风速变化规律, 为洪泽湖地区风能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