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48篇
  免费   1027篇
  国内免费   1316篇
测绘学   546篇
大气科学   622篇
地球物理   781篇
地质学   2392篇
海洋学   591篇
天文学   46篇
综合类   279篇
自然地理   534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86篇
  2022年   201篇
  2021年   239篇
  2020年   204篇
  2019年   215篇
  2018年   207篇
  2017年   213篇
  2016年   210篇
  2015年   259篇
  2014年   245篇
  2013年   266篇
  2012年   332篇
  2011年   324篇
  2010年   325篇
  2009年   316篇
  2008年   288篇
  2007年   329篇
  2006年   302篇
  2005年   241篇
  2004年   195篇
  2003年   136篇
  2002年   156篇
  2001年   123篇
  2000年   112篇
  1999年   72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5篇
  1974年   2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6篇
  1942年   1篇
  194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方法(GC/MS)对7种常见润滑油中的生物标志化合物(正构烷烃、姥鲛烷、植烷、甾烷、萜烷、多环芳烃)进行定性分析,并基于其生物标志化舍物指纹信息进行了多元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润滑油的气相色谱图中不可分辨的混合物(UCM)具有明显优势;润滑油中含有丰富的甾、萜烷类稠环生物标志化合物,仅含有非常少量的饱和...  相似文献   
992.
介绍了W114A平台在南海服役15年的水下钢结构的腐蚀与防护特检报告.检测表明,生物污损严重,最大附着厚度可达20 cm,阴极保护系统正常,保护效果良好.对检测方法和结果进行了分析发现,电位测量程序不妥,牺牲阳极物理尺寸的测量方法不准确,测厚点的基面清理不干净,不能准确地对平台的阴极防护效果进行评估,并对此提出了修改意...  相似文献   
993.
喀英迪铅锌矿主要产于早石炭世阿克沙克组及其与晚奥陶世呼独克达坂组的接触带上。通过普查工作共圈定15个铅锌矿体。其中主要矿体4个,Ⅰ-4矿体处于晚奥陶世呼独克达坂组灰岩与早石炭世阿克沙克组的不整合接触面上及其两侧,工程控制总长度为523m,最大斜深100m。倾向70°~100°,倾角一般20°~50°,连续性较好。该矿体铅单工程厚0.86~5.64m,平均2.86m,厚度变化系数为70.57%;锌单工程厚0.80~5.64m,平均1.81m,厚度变化系数为93.97%,属于变化较稳定型矿体。铅单工程品位0.62%~16.47%,平均4.53%,品位变化系数114.34%;锌单工程品位0.53%~12.37%,平均3.78%,品位变化系数57.47%。属于有用组分分布较均匀型矿体。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的研究,认为该矿床属沉积岩容矿的、层控的、构造控制非岩浆型低温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994.
毛蚶受精和早期卵裂过程核行为的荧光显微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Hoechst33258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方法,对毛蚶受精和早期卵裂过程中核行为的细胞学变化进行了详细观察.结果表明,毛蚶成熟未受精卵呈卵圆形,卵径为52.909±2.092μm,核相处于第一次成熟分裂中期.在水温为26±1℃条件下进行受精,在受精后15~18、20~25 min,受精卵先后排出第一、第二极体,完成第一次和第二次成熟分裂;受精后30 min左右,雌、雄性原核形成;受精后35 min,雌、雄性原核各自形成染色体组,在卵子中央发生联合,染色体共同排列在纺锤体的赤道板上,形成第一次有丝分裂的中期分裂相;受精后40 min左右,受精卵进行第一次卵裂,形成2个大小不等的卵裂球;受精后55~60 min,受精卵完成第二次卵裂,形成1大3小4个卵裂球.另外,在研究中还发现了极少量的多精受精、多极分离等异常细胞学现象,对其成因及机制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995.
浅地层剖面测量是海洋工程勘察、灾害地质调查和大陆架海洋地质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资料解译的准确程度将对地质调查和研究成果的可靠性造成直接影响.由于C-Boom型浅地层剖面仪的发射换能器与水听器是分开安置的,当调查区域的水深过浅时,将其近似为自激自收的单道地震系统会导致地层的畸变,水深越浅地层畸变率越大.根据浅地层剖面仪的基本原理,推导出了C-Boom型浅地层剖面仪地层畸变率的计算公式及地层畸变校正公式,为用C-View软件更准确地解译此类浅地层剖面资料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96.
提出1种将消频散变换应用到海底地声参数反演的方法。对单一水听器接收声压信号进行消频散处理后,根据群延时差建立代价函数,反演得到主要海底参数,最后根据贝叶斯统计理论给出了待反演地声参数的边缘后验概率密度。对单层波导进行仿真证明这种新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97.
1980~2007年喜马拉雅东段洛扎地区冰川变化遥感监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1980年地形图和多年遥感资料,采用目视解译方法手工提取了喜马拉雅东段洛扎地区4个时期的冰川信息,对冰川时空分布特征和变化与不确定性进行了分析,并结合近28年(1980~2007年)的气温、降水量资料对研究区的冰川变化原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1980~2007年,洛扎地区冰川面积从491.64 km<'2>...  相似文献   
998.
区域旅游形象塑造中的人文要素分析——以黟县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区域旅游形象是目的地核心吸引力,形象感知是影响旅游动机转化为旅游决策的关键因子.区域旅游形象构建过程中存在两个系统,一个是内牛变量系统,一个是外生变量系统,目的地人文要素归属外生变量系统.目的地人文要素系统对旅游目的地认知形象、情感形象和最终形象均产生重要影响,影响机制为:①信息来源影响形象感应;②景区管理影响形象认知...  相似文献   
999.
利用习水C波段双偏振雷达和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对2021年5月9日发生在毕节的一次冰雹和雷暴大风强对流天气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上干冷下暖湿层结使得毕节大气层结极不稳定,午后地面辐合线叠加露点锋抬升触发对流形成有组织性的多单体强风暴。反射率因子表现出典型强风暴型雷暴单体特征,有利于大冰雹的生成和发展。双偏振雷达参量ZDR和CC能有效识别降水粒子类型,其中已识别冰雹区中相关系数ρHV异常低值区能较好地反映出大冰雹或超大冰雹特征。阵风锋的出现以及风暴单体底层的冷池出流是百里杜鹃—黔西一线大风出现的主要原因,配合径向速度图上低层强气旋式辐合使得地面大风加强,造成黔西县出现极端破坏性大风天气。  相似文献   
1000.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加密地面自动站、闪电定位仪和ERA5再分析资料,将2011—2020年湖北冷季91次高架雷暴事件,按照形成机制分为雷雨型、强对流型和雷打雪型3类,并细致归纳了3类事件的时空分布特征、大气环流背景及关键环境参数等特征。(1) 湖北冷季高架雷暴雷雨型最多,强对流型次之,雷打雪型最少。3类型存在明显的时空分布差异,雷雨型主要发生在秋末冬初(11月)和冬末初春(1—2月),强对流型及雷打雪型常出现在早春2月,3月基本以强对流型为主。(2) 低槽冷锋、850 hPa切变线及低空西南急流是冷季高架雷暴发生的有利环流背景,近地面为稳定的冷气团控制,逆温明显,西南低空急流沿着锋面逆温层以上的850 hPa附近触发抬升,水汽、上升运动及不稳定层结均出现在850 hPa以上。雷雨型和雷打雪型距离冷锋超过100 km以上,强对流型不足100 km。(3) 850 hPa是风场转换的重要层次。强对流型850 hPa露点温度(Td850)、K指数、850 hPa与 500 hPa温差(ΔT85)、850 hPa假相当位温(θse850)、西南急流厚度和强度(I700)、切变线强度(S850)最大,中低层(850~700 hPa)垂直风切变(SL78)最小;雷打雪型对水汽和不稳定能量的要求最低,SL78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