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47篇
  免费   574篇
  国内免费   724篇
测绘学   272篇
大气科学   640篇
地球物理   809篇
地质学   1577篇
海洋学   422篇
天文学   134篇
综合类   378篇
自然地理   313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99篇
  2021年   156篇
  2020年   107篇
  2019年   118篇
  2018年   139篇
  2017年   133篇
  2016年   146篇
  2015年   121篇
  2014年   149篇
  2013年   141篇
  2012年   166篇
  2011年   185篇
  2010年   189篇
  2009年   191篇
  2008年   189篇
  2007年   172篇
  2006年   166篇
  2005年   123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101篇
  2002年   101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115篇
  1999年   134篇
  1998年   142篇
  1997年   151篇
  1996年   127篇
  1995年   102篇
  1994年   125篇
  1993年   106篇
  1992年   73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55篇
  1989年   45篇
  1988年   48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9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4篇
  1973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31.
闵茂中  沈保培 《沉积学报》1997,15(1):118-122
据对某大型古岩溶型铀矿床中铀-铅同位素体系及硫、碳、氧、氢同位素组成的研究结果,表明该矿床成矿物质源自矿区众多地层,成矿流体的变质水和古岩溶水(古大气降水)的混合水;成矿经历了古岩溶铀淋积富集,燕山早、晚期构造运动促使两次含铀热水溶液改造、叠加成矿(135~119。65Ma),成矿作用与古岩溶和区域地质构造演化密切相关,属古岩溶型热造铀矿床。  相似文献   
132.
Mineralization Ages of the Jiapigou Gold Deposits,Jili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Jiapigou gold deposits are typical vein type deposits associated withArchaean greenstone belts in China. According to the crosscutting relationships between dykesand auriferous veins, single hydrothermal zircon U-Pb dating and quartz K-Ar,~(40)Ar-~(39)Ar andRb-Sr datings, the main mineralization stage of the Jiapigou deposit has been determined to be2469-2475 Ma, while mineralization superimposition on the gold deposit occurred in1800-2000 Ma and 130-272 Ma. They form a mineralization framework of one oldermetallogenic epoch (Late Archaean-Early Proterozoic) and one younger metallogenic epoch(Mesozoic) of gold deposits in Archaean greenstone belts in China.  相似文献   
133.
吕梁山北段变质岩系变形分解作用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梁山北段变岩系中,变形分解现象从宏观到微观的各级尺度上均有表现。平面上强弱变形带(域)常呈网结状形态产出,剖面上随深度的加深,强弱变形带(域)互为消长。在变形分解作用一,角闪石转化为黑云母、绿泥石、斜长石牌号降低。固流限较低的矿物发生溶解,或充填缍裂隙形成同构造分泌结晶脉,或在一定条件下形成变斑晶,致使岩石的结构构造由块状向片麻状、片状转化。Mg、Fe、Ti、P、K、Rb增高,Si、Na、Sr降  相似文献   
134.
IntroductionAccordingtoEarthquakeResistanceandDisasterReductionLawforthePeoplesRepublicofChina,twomethodsareadoptedforseismicdesignoftheconstructionprojectsinChina.Forkeyprojectsandtheprojectseasytocauseserioussecondarydisasters,seismicsafetyevaluationsmustbecarriedout.Andbasedontheresults,seismicfortificationstandardsaredeterminedtomakeseismicdesign.Forgeneralindustrialandcivilbuildings,seismicdesignsarecarriedoutaccordingtotheseismicfortificationstandardsstipulatedbyseismiczonationmap(Ch…  相似文献   
135.
IntroductionSeismologistsbeganaftershocksequenceinvestigationasearlyasendofthe19thcentury.Theaftershockoccurrencefrequencyhasdifferentmodels,whichincludepowerfunctiondecaymodel(Omori,1894),hyperboladecaymodel(Utsu,1961).Mogi(1962)presentedthattheafter-shockoccurrencefrequencydecayedwithdifferentprinciplesduringdifferenttimephasesaftermainshocks.Henceforthseismologistshavestudiedalargenumberofaftershocksequencesbasedonthesemodels.Chineseseismologistsstudiedthetemporal-spatialcharacteristicsof…  相似文献   
136.
华北地区700年来地壳应力场演化与地震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目前地震断层相互作用问题已引起地震学家的广泛关注。许多研究表明一条断层的破裂可以影响附近其他断层趋于破裂的进程,两条断层间的确切作用取决于它们的相对位置、破裂机制、错动量和介质力学性质。本研究给出了华北地区700年来由于长期构造加载及地震断层错动导致的累积库仑破裂应力变化(ACCFS)的演化过程。长期构造加载场由GPS观测得到的地壳平均应变率场给出。关于历史地震断层破裂参数的估算,根据的是华北地区有现代仪器记录的大震资料归算地震烈度与断层破裂长度、震级和地震矩的统计关系;根据地质调查得到的地震断层走向、倾角以及本地区的构造应力场方向估计滑动角。考虑粘弹性成层介质地壳模型,计算长期构造加载和地震形变(同震及震后介质粘弹性驰豫变形)造成的累积应力场变化。将累积应力场变化投影到后续地震断层面和滑动方向上得到△CCFS,并研究其对后续地震发生的触发作用。对1303年以来华北地区发生的49个M≥6.5地震研究结果表明:ACCFS对48个后续地震中的38个有触发作用,触发率达到79.2%。应用当今累积应力场变化于华北地区1303年-2003年发生的M≥5地震,我们发现触发率达到75.5%,于1976年以来发生的M≥5地震触发率达82.1%。未被触发的地震中有些是发生在断层破裂区附近的余震,很可能是由于历史地震破裂参量估计的误差落入影区中,若排除这些影响,触发率会更高。研究表明ACCFS与发生的后续地震有很好的相关性。当前ACCFS显著上升的地区包括渤海及其邻域地区、西秦岭北缘断裂带、张家口-渤海地震带西端和太原盆地,其地震危险性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37.
安徽淮河构造变形带及邻近块体现代构造应力场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针对安徽省较特殊的构造环境及历史地震分布特点,利用直达波最大振幅比和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在对安徽淮河中游区1974年以来近百个中小地震震源机制反演、聚类及空间合成的基础上,分析了华北断块南缘的安徽淮河构造变形带及邻近块体震源断层滑动方式、构造应力场分布及块体运动方式、应力场随时间变化等。结果显示:淮河构造变形带及其邻近块体上震源断层总体上以近走滑型或斜滑型破裂为主,但倾滑型破裂也占一定比例;该地区构造应力以水平作用为主,但也存在一定的垂向作用。其中淮北和皖中块体仍可能分别向SWW和NEE方向运动,并在淮河构造变形带上产生左旋剪切作用,呈现一定的继承性活动特征;各块(带)上主压应力P轴走向随时间的变化在总体上较为一致,而各时段之间P轴方位存在一定差异,显示安徽淮河中游区受华北和华南应力场的共同作用,但其地震活动可能主要受控于华北应力场。  相似文献   
138.
闸基渗透压力是影响水闸闸室稳定的关键性因素。当水闸同时受到上下游水位差、基底承压水头、粘性土地基扬压力滞后等多重因素作用时 ,闸基渗透压力的估算就变得比较困难。通过对嶂山闸闸基历年实测渗透压力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初步揭示其基底渗透压力的变化规律 ,为该闸闸室稳定性分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9.
鄂西地区完整灰岩地层的视电阻率、密度、声波、自然伽马等曲线形态受灰岩胶结物质成份和泥质含量影响并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当灰岩地层受到构造、溶蚀作用产生破碎带、岩溶、裂隙等不良地质体或存在地下含水体时,各测井物理参数发生变化并在曲线形态上呈现异常反映,据此可以对不良地质体的位置、规模、类型进行准确判断。测井技术在鄂西地区灰岩地区隧道深孔勘探中的应用,补充、验证了钻探资料,为隧道设计、施工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0.
晋城境内河流污染现状分析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申富生  任焕莲 《地下水》2004,26(4):242-244,289
以2003年枯水期化验资料为基础,对现状条件下的晋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进行了分析评价,并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定量地对河流污染程度给予了分析评价,发现地表水体大部分严重污染、地下水也不同程度受到污染,分析了污染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