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5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129篇
测绘学   65篇
大气科学   28篇
地球物理   38篇
地质学   267篇
海洋学   37篇
综合类   46篇
自然地理   3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干旱是威胁我国及世界农业发展的自然灾害之一,遥感技术已经成为监测土壤水分与旱情的重要手段.本文总结分析了近年来利用MODIS资料监测土壤水分和干旱的优势,回顾总结了目前利用MODIS资料监测土壤水分和干旱的方法,着重从光谱法、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空间法、植被水分监测法、水分亏缺指数法等几方面进行了重点介绍,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2.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网络上信息呈爆炸性增长.理解互联网上信息的特征对信息的快速获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互联网信息载体的特征,然后分别按照互联网信息在时间上的演化特征、信息的大小特征、信息的内容特征以及信息的类型特征从不同的角度对互联网信息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归纳和总结,最后,对互联网信息特征潜在的应用给出了一个可能的实际例子.  相似文献   
103.
出露于华北克拉通南缘泌阳春水及其附近的黄山、祖师顶和角子山三个花岗岩体主要侵位于汝阳群和新元古代花岗岩中,本文采用锆石LA-ICPMS U-Pb定年方法,获得三个岩体的主体岩性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的岩浆锆石年龄分别为132.8±0.8Ma、131.9±1.1 Ma和120.9±0.8Ma,代表岩体的结晶年龄。三个岩体的岩性虽有差异,但主体岩性均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主要矿物为微斜条纹长石,暗色矿物为黑云母。三个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均表现为高硅、高钾、贫Mg、贫Ca、高碱度率、高FeO~*/MgO比,和相对富集高场强元素Ta、Zr、Hf以及总体亏损不相容元素Ba、P、Sr、Ti和Nb等特征。SiO_2含量较高且变化范围较宽,K_2O/Na_2O比较高,主要属高钾钙碱性系列,A/CNK在1.023~1.094之间,属弱过铝质,MgO和CaO含量较低。微量(包括稀土)元素特征总体相似,∑REE含量总体较低,LREE相对HREE元素富集,具弱-中等负铕异常,(La/Yb)_N比9.32~42.43,Ga/Al(10~4Ga/Al)比、Nb/Ta比、Rb/Nb比均与A型花岗岩的类似;t_(2DM)约为2.0Ga,ε_(Nd)(t)值在- 12.4~-13.5之间,与秦岭群负片麻岩的相似,(~(87)Sr/~(86)Sr)_i初始比值在0.70648~0.70823之间,表明物源来源于壳源。综合分析表明,三个岩体的花岗岩均为壳源铝质A2型(PA型)花岗岩,岩浆主要来源于早期俯冲进入华北克拉通南缘下部地壳中的北秦岭古老基底秦岭群负片麻岩的部分熔融以及分异作用,源岩熔融的热量主要由拆沉作用诱发的软流圈上涌物质的底侵作用提供。黄山、祖师顶和角子山三个花岗岩体形成于燕山期古太平洋板块对欧亚板块俯冲引起的岩石圈伸展环境。  相似文献   
104.
回填压注对缺陷病害隧道结构承载力影响的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隧道建设过程中施工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衬砌背后与围岩之间常有空洞存在,而使衬砌受到不均匀的荷载作用,同时因空洞部位不能产生被动抗力约束衬砌的变形,结构极易产生病害而使隧道尽早的进入到维修管理阶段。文章以重庆市在建的笔架山隧道为现场原型,室内采用几何比为1∶25的大比例模型试验,全面研究结构在同级围岩中相同缺陷形式下,采用相同加载方式至结构产生病害后进行不同补强方式的破坏性试验。通过对回填压注的效果进行对比性分析得出:对于存在空洞的病害隧道,回填压注应作为首选补强形式。  相似文献   
105.
Carbonate minerals and water (or geofluids) reactions are important for modeling of geochemical processes and have received considerable attention over the past decades.The calcite dissolution rates from 50℃to 250℃at 10 MPa in deionized water with a flow rate varying from 0.2 to 5 mL/min were experimentally measured in a continuous flow column pressure vessel reactor.The dissolution began near the equilibrium with c/c_(eq)>0.3 and finally reached the equilibrium at 100℃-250℃,so the corresponding solubility was also determined as 1.87,2.02,2.02 and 1.88×10~(-4)·mol/L at 100℃,150℃,200℃and 250℃respectively,which was first increasing and then switching to decreasing with temperature and the maximum value might occur between 150℃and 200℃.The experimental dissolution rate not only increased with temperature,but also had a rapid increase between 150℃and 200℃at a constant flow rate of 4 mL/min.The measured dissolution rates can be described using rate equations of R=k(1-c/c_(eq))n or R=kc~(-n).In these equations the reaction order n changed with temperature,which indicates that n was a variable rather than a constant,and the activation energy was 13.4 kJ/mol calculated with R=k(1-c/c_(eq))~n or 18.0 k J/mol with R=kc~(-n),which is a little lower than the surface controlled values.The varied reaction order and lower activation energy indicates that calcite dissolution in this study is a complex interplay of diffusion controlled and surface controlled processes.  相似文献   
106.
属性和网络结构双重视角下农民工流动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微观层面的农民工流动与宏观层面的城市间经济联系存在关联性,属性与网络关系结构相结合为分析这种关联性提供了有力工具。运用1142名农民工调查数据和198个城市官方统计数据构建的网络数据,分别分析了属性因素和个体网络以及城市整体网络因素对农民工流动的影响。结果显示:年龄、文化程度、行业类型、打工年限、流出与流入地区域等个体属性因素,以及求职帮助关系人类型、是否有公职人员等个体网络因素对农民工打工地选择、流动距离和工资收入影响显著。通过分析城市属性与整体网络出度入度、网络相关性、无标度特征、核心—边缘结构和小世界特征等因素,得出了农民工流动具有从落后地区流向发达城市,以远距离流动为代价追求高工资,选择务工城市具有扎堆趋势,聚集在发达城市并非必然获得高工资,向发达地区流动倾向于一步到位等结论。在此基础上,提出引导农民工合理流动,降低信息费用,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7.
淹没丁坝是一种典型的航道工程整治建筑物,工程实施中坝头附近局部冲刷防护问题尤为重要。为研究护底条件下的淹没丁坝坝头局部冲刷特性问题,采用正态模型试验方法,重点研究了护底条件下淹没丁坝坝头局部冲刷坑形态、最大深度与护底宽度的变化响应规律,结果表明,护底条件下坝头局部冲刷坑位于护底边缘附近,当护底宽度小于20 m左右时,最大冲刷深度变化较小,但冲刷坑位置有所远离坝体,最大冲刷深度随着护底宽度的变化规律可用指数关系表达。基于量纲分析原理,建立了粉细沙河床护底条件下淹没丁坝局部冲刷最大深度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08.
为了开发新型的脱色填料,进行海绵铁对活性艳红K-2BP的脱色动力学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海绵铁对活性艳红K-2BP具有较高的脱色率,在10min,30min和60min脱色率分别为58.78%,85.2%和93.89%。在海绵铁表面衰减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脱色动力学模型,并研究了pH值、温度、粒径和投加量对反应速度常数K和表面衰减系数Ka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9.
对南海S08-57站柱样岩心的CaCO3、SiO2、Al2O3、TFe2O3、MgO、CaO、Na2O、K2O、TiO2、P2O5、MnO、Cu、Pb、Zn、Co、Ni、Ba、Sr、Rb、V、Cr、La、Ce和Ta的含量变化进行了分析;根据CaCO3含量变化建立了碳酸钙地层时标,提出了南海碳酸钙地层学的SB4.0事件,进一步完善了南海标准碳酸钙地层学时标;讨论了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古海洋学意义。结果表明,S08-57柱样岩心的SB3.33m事件附近存在一次强碳酸盐沉积,Al2O3、TiO2、Nb、SiO2、K2O、Ta、La、Rb、Ce、MgO、Zn、TFe2O3、Na2O、V、Pb和Cr的沉积曲线与CaCO3近似呈镜像关系。  相似文献   
110.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智能入侵检测系统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介绍了BP神经网络的基本知识,设计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智能入侵检测系统。并提出了根据不同的网络协议使用不同神经网络的思想,指出了每个神经网络需要的网络数据,并阐述了训练和测试神经网络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