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1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84篇
测绘学   31篇
大气科学   50篇
地球物理   43篇
地质学   180篇
海洋学   37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31篇
自然地理   6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58年   1篇
  193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 毫秒
81.
文化生态学视角下的南海诸岛地名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静  张争胜  陈冠琦  南文龙 《热带地理》2016,36(6):1045-1056
地名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正日益受到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是中国政治敏感地带,多国为主权归属问题摩擦不断,研究其地名文化历史演变问题可为维护中国领土主权提供有力证据。基于南海诸岛地名命名、变更和演变等资料,采用文本分析方法,分析《更路簿》和不同时期公布的南海诸岛命名资料,并利用 GIS 将地名的演变情况进行地理可视化表达,同时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的开发者--渔民和老船长等进行深入访谈。研究发现:南海诸岛的土地名主要依据岛礁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而命名,地名的更替、消亡与社会文化环境紧密相关;1935 年公布的地名以音译英文地名为主,1947 年更名以去外国化、美化、纪念地名为主,1983 年对 1947 年所公布的标准地名更改很少,在这 118 个地名中,增加了前几次未公布地名 39 个,这些地名几乎都沿用渔民命名的土地名。  相似文献   
82.
甘肃省文县阳山金矿带围岩蚀变地质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阳山金矿带位于扬子板块、松潘一甘孜地槽褶皱系和秦岭地槽褶皱系交接的碧口地体北缘的文县弧形构造带内,矿体赋存于泥盆系中统三河口组浅变质碎屑岩建造中。矿体与围岩界线模糊,研究矿区围岩蚀变特征对下步找矿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3.
南洋  饶晓琴  尤媛  关良 《气象》2021,(2):253-260
2020年11月大气环流的主要特征为:北半球极涡呈偶极分布,环流呈三波型,东亚大槽偏弱,南支槽偏弱,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西偏强。全国平均降水量为16.9 mm,比常年同期(19.0 mm)偏少11%,月内17—19日出现了一次强雨雪天气过程,湖北恩施建始县和辽宁丹东出现大暴雨,黑龙江牡丹江、鸡西和七台河、内蒙古通辽和赤峰等地出现大暴雪或特大暴雪。全国平均气温为3.9℃,比常年同期(2.9℃)偏高1℃,11月共出现4次冷空气过程,其中1次为全国强冷空气过程(18—22日)。10—17日,大气扩散条件较为不利,华北中南部、黄淮西部、汾渭平原等地发生一次雾-霾天气过程。  相似文献   
84.
分析了高品质钻头的应用需求,指明了高品质钻头的研究方向。设计了一种层叠式结构钻齿,采用预冷压工艺进行压制后,再经过装模热压烧结的新型孕镶金刚石钻头。给出了此类钻头的原材料选择和制作工艺参数,分析了钻探试验结果。结果表明:预压层叠式钻齿型孕镶金刚石钻头,有利于改善钻进条件,提高钻进效率,有效地实现钻头制造过程中节能降耗,是一种广谱性应用前景的孕镶金刚石钻头新型式。  相似文献   
85.
利用观测资料及NCEP再分析资料对2009年1—2月内蒙古地区降水异常的成因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2009年1—2月内蒙古西部、中部、东部偏南地区降水明显偏少,内蒙古东部偏北地区降水出现一定程度的增加。500 hPa高度距平特征表现为:以45°N为界,其南北两侧分别为正负距平区。这一环流特征是导致内蒙古东部偏北地区降水增多的原因之一,但对内蒙古中西部及东部偏南地区的降水异常并没有决定性的影响。内蒙古中部地区湿度条件和动力抬升条件均不利于降水,因而形成异常干旱;内蒙古东部偏南地区动力抬升条件有利于降水,但湿度条件不利于降水,实况降水的减少表明湿度条件是影响该地区降水的关键因素;内蒙古东北部地区湿度条件接近常年,而动力抬升条件明显有利于降水,因而导致降水增多。  相似文献   
86.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及NCEP再分析资料,对2010年7月18-20日海河流域暴雨过程进行了天气学诊断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本次暴雨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是高空低涡及低空暖切变,暴雨是产生在前期大气对流不稳定区域里,暴雨期间对流层中低层的辐合及上升运动为暴雨的产生提供了动力条件,亦是本次暴雨动力场结构的主要特征,而西南暖湿气...  相似文献   
87.
以探地雷达、电磁测深、钻探等技术方法获得野外数据及数字高程(DEM)遥感数据为基础,通过聚类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对高程、坡度、坡向等因素对多年冻土分布的影响进行了定量化研究.利用非线性的多元自适应回归样条(MARS)方法建立了基于高程、太阳辐射的多年冻土分布模型,通过自身的交叉验证及对比年平均地温模型和逻辑回归模型的总体分...  相似文献   
88.
In order to discuss the role and influence of water during the generation of natural gas, the participation mechanism of water during the evolution of organic matter and its influences were summarized. In addition, we carried out an anhydrous cracking experiment of oil extracted from the Feixianguan Formation source rock in a closed system, which led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kinetic models for describing carbon and hydrogen isotopic fractionation during gas generation from organic matter. The models were calibrated and then applied to the northeastern Sichuan Basin. By combining a series of gas generation experiments from octadecane pyrolysis without water or with distilled water in varying mass proportions, several results were proved: (1) the hydrogen isotopic composition of natural gas becomes lighter with the participation of formation water; (2) we can quantitatively study the hydrogen isotopic fractionation with the kinetic model for describing carbon isotopic fractionation; (3) more abundant and reliable geological information can be obtained through the combined application of carbon and hydrogen isotopic indices.  相似文献   
89.
溶质类型与矿化度对土壤水分扩散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甘肃省秦安县果园石灰性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水平土柱入渗法,探讨了不同矿化度下(lg/L、3g/L、5g/L、10g/L)的三种钠盐(Nacl、Na2SO4和Na2CO3)对石灰性土壤水分扩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盐复合迁移体系中盐分与水分迁移具有不同步性,影响不同步性的因子与盐分类型有很大关系.NaCl对水分移动速...  相似文献   
90.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三叠系延长组长6段是石油勘探开发的重要层位,该段普遍发育高自然伽马砂岩,但对其相关研究却很薄弱。一般认为,该区长6段砂岩自然伽马异常高是与长石、黑云母、粘土含量及火山凝灰岩有关。文中通过对高伽马砂岩及邻近常规砂岩的显微镜薄片观察、X光衍射及粘土矿物分析、电子探针及质谱仪化学元素分析以及沉积与分布特征分析,认为与常规砂岩相比,高伽马砂岩具有以下特点:钾长石、绿泥石、铁泥质粘土杂基含量明显上升,石英含量明显减少,长石高岭石化强烈,岩屑含量较高,且岩屑假杂基化较为普遍。Th、U、K放射性元素含量较高,其中Th元素含量上升最为显著,主要存在于独居石、金红石、铁泥质粘土、钾长石及部分锆石、磷灰石、黑云母、岩屑中;U元素主要存在于大多数的锆石、部分磷灰石、黑云母及含镁方解石中;K元素主要存在于钾长石、黑云母、金红石、铁泥质粘土、部分钠长石及岩屑中。高伽马砂岩不受沉积相的控制,火山凝灰岩与高伽马砂岩的形成无必然联系,高伽马砂岩与来自于盆地东北方向的物源有一定的亲缘性。综合分析认为,深部热液活动可能导致了高伽马砂岩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