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9篇
  免费   186篇
  国内免费   331篇
测绘学   152篇
大气科学   118篇
地球物理   194篇
地质学   608篇
海洋学   122篇
天文学   13篇
综合类   53篇
自然地理   10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87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1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梅冥相 《现代地质》2007,21(4):738-748
天津蓟县剖面高于庄组,组成一个复杂而特别的叠层石—非叠层石碳酸盐岩沉积序列,其中,第三段构成一个特征迥异的非叠层石碳酸盐岩沉积序列。在该非叠层石序列上部的均一石灰岩(隐晶质泥晶灰岩)中普遍发育大小不等的带状臼齿状构造,与臼齿状构造共同产出的是一些数毫米乃至厘米级的球形体或似球形体。这些球形体或似球形体,曾经被解释为球形臼齿状构造,也被解释为灰岩结核、燧石结核或凝灰岩结核。岩石薄片的显微镜观察表明,这些球形体或似球形体的内部,显示出较为明显但又较为原始的多细胞组织,如分生组织和类似于薄壁组织的成熟组织,其中一些成熟细胞还保留着较为明显的细胞显微结构,表明这些球形体或似球形体的内部结构明显不同于臼齿状构造的特殊填充物——等粒状微亮晶方解石。因此,这些球形体或似球形体应该归为丘尔藻或拟丘尔藻之类的宏观藻类化石,而不是球形臼齿状构造。尽管前人在前寒武纪地层之中描述了若干宏观藻类化石,但多以碳质压型的形式保存在泥岩之类的细粒沉积之中。发现于天津蓟县剖面高于庄组灰岩中的实体球形或似球形宏观藻类化石,以其较老的地质年代(大于1400Ma)、较为明显而又原始的多细胞组织和一些成熟细胞的可能细胞显微结构,表明该球形实体化石具明显的多细胞真核生物属性。这些初步研究和发现为探讨真核生物的起源演变、揭示宏观藻类化石的生物学属性提供了罕见的实际材料,因而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2.
The Qom Formation in the Central Iran Basin contains not only relatively abundant calcareous nannofossils and a small number of dinoflagellate cysts, but also a number of stratigraphically significant benthonic foraminifers and ostracods. Calcareous nannofossils reported for the first time from this formation include Coccolithus pelagicus, Cyclicargolithus abisectus, C. floridanus, Dictyococcites bisectus, D. scrippsae, Helicosphaera euphratis, Ericsonia fenestratus, Pontosphaera sp., Reticulofenestra dictyoda, R. minuta and Sphenolithus moriformis. Dinoflagellates include Homotryblium plectilum, Hystrichokolpoma rigaudiae, Operculodinium centrocarpum, Palaeocystodinium golzowense, Spiniferites pseudofurcatus and Thalassiphora pelagica. Benthonic foraminifers include Assilina aff. spira, Discocyclina sp., Neodiscocyclina cf. barkeri, Nummulites aff. variolarius, Operculina sp. and Orbitolites sp. Among the ostracods recovered are Alocopocythere dhansariensis, Asymmetricythere samalutensis, Bairdia montiformis, Cytherella jonesiana, Cytheretta virgulata, Cytheridea cf. bundensis, C. cf. scruposa, C. sp., Eopaijenborchella sp., Hermanites cf. grafica, Krithe oryza, K. cf. pernoides, Loxoconcha sp., Paracypris sp., Propontocypris zongbuensis, P. sp. and Xestoleberis sp. This assemblage indicates that the Qom Formation is Eocene in age instead of Middle-Late Oligocene to Early Miocene as previously determined.  相似文献   
993.
中国南方经历了多阶段构造演化的历史,具有典型叠合盆地性质,海相地层以次生油气藏为主,成藏流体源成为首要控藏要素。结合中国南方8个典型油气藏的实例,总结了叠合盆地成藏流体源类型,分析了其随时空的演化规律及其对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认为中国南方海相地层的成藏流体源包括烃源岩热解烃、原油裂解气、二次生烃、水溶气、无机气及混合气等多种。在印支期之前以烃源岩热解烃为主,印支-燕山期主要形成原油裂解气和水溶气,燕山-喜马拉雅期主要形成由各种气源构成的混合气。受成藏流体源控制,混源型气藏主要分布干上扬子区(四川盆地);原生型油(气)藏主要形成干江南等古隆起区,但大多已演化为古油藏;二次生烃型气藏主要分布干下、中扬子白垩系-古近系覆盖区,及楚雄盆地、十万大山、南盘江等地;无机型气藏形成干张性构造区。  相似文献   
994.
用套片方案研制24位地震数据采集器的优越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早期推出的套片中没有最小相位滤波,故国际国内研制地震数据采集器都采用了DSP滤波抽取方案(简称通用方案).随着电子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有条件采用Cirrus Logicg公司推出的新一代套片CS3301、CS5371/72、CS5376A设计地震数据采集器.该套片方案与通用方案相比优点如下:专用性能好,电路简洁,同步性能好,噪声低,滤波速度快,研制周期短等.本文对由套片方案研制出的24位地震数据采集器及优点进行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995.
24位地震数据采集器中的数据处理过程是:地震计将感应到的地面运动信号转换成电压值输出给采集器,采集器将模拟电压信号进行滤波放大,再进行A/D转换成512KSPS的1位数据码流,该码流经DSP的两段滤波后得到COUNT值,DSP从RAM中取出COUNT值归一化后打包输出。  相似文献   
996.
新疆莱历斯高尔铜钼矿床的同位素年代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11,他引:6  
前人根据区域地质背景的研究,提出莱历斯高尔铜钼矿区岩浆与成矿作用的时代为加里东期。笔音通过对该矿床的围岩、辉钼矿及其共生石英的年代学研究,分别获得花岗闪长斑岩锆石 SHRIMP U-Pb 和全岩 Rb-Sr 等时线年龄为362±12Ma(95%可信度)和350±15Ma(95%可信度)、辉钼矿 Re-Os 等时线和舍矿石英矿物 Rb-Sr 等时线年龄为359±8Ma(95%可信度)和341±9Ma(95%可信度)。上述测定结果表明,产于西天山博罗科努地区的莱历斯高尔钼矿床及其相关的岩石形成于晚泥盆世-早石炭世,与区域上同时代的陆相火山岩型金矿(如阿希)及吐拉苏火山盆地北侧博罗霍洛隆起带上的喇麻苏斑岩-矽卡岩型铜矿相伴,均属海西期岩浆活动的产物。  相似文献   
997.
前人曾对与水口山矿田成矿关系密切的花岗闪长岩、花岗闪长斑岩、花岗斑岩、英安玢岩等进行了黑云母、全岩K-Ar 法和颗粒锆 U-Pb 稀释法同位素年龄测定,年龄结果介于120~172Via 之间,不同的研究者和不同的方法所测定的结果大不相同。本文对水口山矿区花岗闪长岩中的锆石进行了 SHRIMP U-Pb 年龄的精确测定,结果为163±2Ma(95%可信度,MSWD=1.2)。因此,本文认为:(J)该矿床形成于燕山早期,与华南中生代大规模的成矿作用时间一致,而且与花岗闪长岩有密切的成因联系,成岩与成矿是同时的;(2)结合岩石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认为,矿床是在中晚侏罗世时地壳处于拉张-减薄构造环境下形成的。  相似文献   
998.
湖南宝山是一个 Cu-Mo-Pb-Zn-Ag 多金属矿床,成因上与花岗斑岩、花岗闪长斑岩关系密切,矿床以宝岭倒转背斜(宝山中区)为中心,空间上具有明显的蚀变与矿化分带,其中心部位(宝山中区)的矿体产在花岗闪长斑岩(花岗斑岩)的内外接触带,围岩蚀变主要为矽卡岩化,成矿元素组合以 Cu-Mo 为主,而宝山东区、宝山西区及北部的财神庙矿区则主要为产于石炭系碳酸盐岩中的铅锌艰矿化。通过对与成矿作用关系密切的花岗闪长斑岩中锆石 SHRIMP U-Pb 同位素测年,获得了高精度的花岗闪长斑岩的成岩年龄为158±2Ma (MSWD=0.26,Probability=0.61,n=12),与前人(伍光英等,2005)的 SHRIMP 数据合并计算则可得到一个161±1Ma(MswD=0.66,Probability=0.42,n=23)的高精度 U-Pb 和谐年龄。该年龄可以代表宝山矿区中酸性小岩体的成岩年龄。通过对含矿矽卡岩中辉钼矿 Re-Os 同位素测年,获得辉钼矿的成矿年龄为160±2Ma。因此,本文认为宝山矿床成岩与成矿具有同时性,花岗闪长斑岩与宝山矿床的形成有成因联系。通过对区域上已获得的成岩-成矿年龄资料的综合对比分析,表明湘南乃至整个南岭中段地区中生代大规模岩浆作用与成矿第一高峰期为155~165Ma,宝山多金属矿床正是华南这一高峰期的产物。这为进一步研究区域成矿规律提供了重要同位素年代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9.
梅冥相  张海  孟晓庆  陈永红 《中国地质》2006,33(6):1292-1304
上扬子区特别是贵州及邻区的下寒武统发育完整,是一套从黑色页岩系到碳酸盐岩的地层序列。寒武系与震旦系之交的台地淹没事件之后。在研究区域普遍形成一套以牛蹄塘组为代表的缺氧盆地相黑色岩系,随着沉积环境的逐渐变浅,在下寒武统顶部发育一套以清虚洞组为代表的碳酸盐岩地层。因此。下寒武统组成一个二级层序.其中可以进一步划分为5个三级层序,形成一个有序的海侵-海退旋回序列。在二级层序之中,三级层序形成一个有序的垂直叠加形式。自下而上三级层序由“凝缩段(CS)+高水位体系域(HST)”序列演变为“海侵体系域(TST)+凝缩段(CS)+高水位体系域(HST)”,层序界面类型由淹没不整合型层序界面演变为明显的暴露间断面,意味着二级层序的相序组构与三级层序存在相似性。上述时间变化在不同的空间古地理背景之中形成了一些差异,从北西向南东,古地理背景由浅变深,下寒武统厚度变薄,向东南变为一个难以进行三级层序划分的凝缩序列。以不同古地理背景的典型剖面的层序划分为基础。根据三级层序的两大属性——空间上相序的有序性和时间上环境变化的同步性.可以建立研究区域能反映出地层记录中“两种相变面和两种穿时性”的层序地层格架。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表明.研究区域的下寒武统是一个复杂而有序的地层序列,代表以凝缩序列为基底的碳酸盐台地生长与形成过程;伴随着寒武纪早期的快速海侵作用事件所造成的生态空间的拓展.为寒武纪生物大爆发奠定了古地理基础,同时意味着沉积环境变化与生物多样性事件之间的较为密切的关系以及若干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00.
缅甸船厂12000DWT干船坞工程在抽水试验井施工过程中发生部分井壁坍塌,究其原因,有地下水动力作用的自然因素,又有桩基础挤土效应、压密注浆等人为诱发因素。通过现场观测和分析,在利用地下水动力作用方向的基础上,采取了改善泥浆性能、预先释放挤土应力等措施后,井壁无坍塌现象出现。经抽水试验验证,成井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